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碎片化时代,有哪些实践过的高效学习方法

自从毕业进入工作后,我们会发现:

每天除了工作和通勤时间,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充电学习了

一个月看不完一本书,年初制定阅读50本书计划,又泡汤了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鸭梨山大,对学习的效率要求更高了

身边的人都在进步涨薪,自己的学习效果却看不到一点点起色

......

工作之后,由于太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工作和社交中,我们没有太多整块的时间来慢慢学习了,个人拥有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这无疑考验着我们的高效学习能力。

谈到高效学习,怎样才算高效呢?我们先来谈一谈我们的学习方式

如果你认为学习就像背单词一样,不断地重复记忆,那就可能会面临学习效果不佳的烦恼了。

我记得我在初中、高中的时候,就觉得学习就是记忆,比如大量记忆一些诗词课文、数学公式等,读文科出身更不必说,仿佛学习=记忆。

后来出身社会,经过几年认知学习,发现很多人的学习方式太土了,书一本本看、摘抄佳句、经常度娘搜索资料......

长久下来,要么知识经常记不住用不上,要么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致于思考力一点长进都没有(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思考),整体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最明显的对比就是,自己对新领域的认知和思考比较慢,别人却很快就轻轻松松上手,给出多种解决方案,这就是底层能力的差别。

那么,基于我的实践经验,我分享一些个人觉得比较高效的学习方法。

  • 利用碎片时间刺激大脑,捕捉记录

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刺激灵感、寻找创意思路、思考问题、快速记录。

准备一个自己喜欢、经常看得见、用得到、随时能够记录的笔记本或者软件

最好是云笔记,不是纸质笔记本,这样方便编辑和长久保存。

平时坐公交、坐地铁,突然有灵光一闪想到什么,如果当时依靠脑子记忆,很容易忘记,甚至回想很久也未必能记起来。

那么,如果当灵感来了,能够马上记录下来(只需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即可),就高效忒多了。

此外,我们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经常强迫自己在座位上想出来,效果未必好。

利用环境的刺激,比如公园跑步、坐地铁、咖啡厅休闲这种场景,就非常适合个人思考(只要环境不是特别吵闹)。

给自己设定一个思考主题和方向,比如怎么管理情绪,怎么高效学习等。

然后掐一下时间,在5-10分钟内,自己围绕这个主题方向去想,最后同样把所想的内容,以关键词形式记录到笔记本中。

等自己在家了,有空闲时间了,再将自己在云笔记里记录的东西,详细整理出来,可以形成脑图、文章、段句等适合自己需求的内容。

从灵感记录到详细整理,这个间隔时长不应太久,最好在1-3天内就完成,否则容易丢失之前的一些好想法。

  • 生活处处是学问,边看边学边思考

这个方法,主要是适用于提高学习效果、学习能力、深度思考能力。

学习真的不仅仅在于记忆,而是在于思考和实践

有时候,学习的目的我们都搞错了,比如“我要记住这个”就会消耗我们过多注意力,导致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要记忆它,这个知识可以用来干嘛。

可是,我们学那么多书面知识,很多时候不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么?

所以,知识是用来帮助我们的,不是用来存储的,我们自己是主人,而不是被知识操控。

怎么让知识为自己服务呢?那就是联想

看到或听到任何东西,哪怕书本上的一段话、同事的一句话、路边商家的宣传海报等,都能在脑子里延伸联想,将新旧知识链接起来。

比如看到一句有哲理的话,联想到这个是谁提出来的,这个原理能应用在哪些领域,我可以利用这个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哪些问题?

时间碎片化不要紧,即便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的任何场所,哪怕在逛街、等公交、观察行人这些小事里,都能成为高效学习的试验场。

关键是利用好我们眼睛和脑子,通过思考和实践,真正把知识收入囊中,变成自己的财富。

  • 减少手机干扰,建立学习的条件反射

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在单位碎片化时间里,尽快调整自我进入学习状态。

碎片化,导致时间被分割成很多小块,但是我们依然有一定的掌控权

类似老板打电话谈工作,爸妈发视频聊急事这些,我们只能把注意力抽出来,立马投入此中。

然而,类似某个App弹出一条推荐,微信群有了一个新消息,这些都不是非常紧急的事情,我们可以控制自己不立马采取行动,而是等结束自己手上的事情后,再处理。

比如自己正在津津有味的研究一个文章,突然App弹出界面说娱乐圈谁谁又离婚了,你一个不小心点了就可能被吸引过去了,然后吃瓜吃的不亦乐乎,都忘记了自己本应该在干嘛了。

等注意力又重新回来时,这个思维切换,以及重新调整自己进入学习状态,就又要费些时间了。

所以最好自己把App的消息提醒,都设为不打扰,就更省事了。

由于本身手机具有通讯功能,很难保障自己一点也不受干扰,所以最好给自己划定一个学习场所(虚拟或者实体都行)。

比如,我给自己设定:

我只要一进入订阅号界面,就表示我学习开始了。

我只要一打开kindle读书,我就开始学习了。

当进入学习状态后,只要没有紧急且重要的事情打扰时,就不立即切换注意力。

这样久而久之,我们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进入学习状态快,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 练习快速阅读技巧,抓住精华内容

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在时间不太充裕的情况下,通过快速阅读方式,快准狠地抓住干货内容学习。

现在看完一本书,一篇长文,需要的时间较长。

然而事实上,很多文章和书籍,并不需要长时间来读。

尤其是工作之后,很多时候看书,不需要我们像在学校里那样,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读了,我们只要抓住自己觉得干货和核心的内容,去细品即可。

那么,如何快速抓到书中或文中的精华呢?

技巧就是,类似一目十行的扫读法

看一本书,先看目录,再看对应章节布局,最后看详细内容。

看文章也一样,看完标题,先看开头,中间扫一下,看一下结尾,了解了文章结构和大致内容后,最后回过头来慢慢品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比如这个部分作者写了什么观点,想说明什么问题,对我有什么启发。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我们能提前预知作者的行文结构,先形成对该文章主题的初步印象,便于理解把握重点,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主要投放在文章哪个部分,从而减少把注意力和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地方。


以上就是我目前总结的一些高效学习方法了,都是自个儿亲身体验过的,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觉得好就转发点个赞吧,鼓励一下我码字不易,哈哈。

本文,是否对你有启发?我留下两个问题,你可以自由选择回答,分享出来。

1、你还有哪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享我们?

2、你认为碎片化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




作者简介
陈小杰,热衷结合个人真实经历感悟,分享认知学习经验。职业经历为7年品牌策划师,擅长品牌策划、文案写作、个人品牌打造。公众号名称:陈小杰Jane,ID:chenxiaojieJane。

干货推荐

主动辞掉卖命了3年的工作,聊聊得与失

如何深度思考,让学习效果事倍功半?

真人真事,我就是这样戒掉了坏情绪


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哪些让你“相见恨晚”的高效学习方法?
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以教为学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碎片化时代,普通人怎样高效学习?方法:系统性思考,建立认知树
初三如何高效学习?
大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清单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高效学习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