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考点 | 传播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内涵及相关考试要点

每 日 考 点

木铎独家策划出炉,从四月份开始,木铎的学长学姐每天都会以小专题的形式,给大家送上新闻传播考研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近几年热门院校考过的,并且学长学姐还为你们准备了考点相关的论文,作为考点拓展。


考研倒计时 | 距离2018年考研还剩228天

核心概念辨析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定义和主要观点(名词解释模板)

  • 基本定义:

1965年联邦德国议会选举中发生选民“雪崩现象”,引起了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诺依曼)的研究,她发现:对“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导致许多人最终改变了投票对象,在此基础上提出“沉默的螺旋”假说。

  • 理论观点: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的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意见环境”的形成来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而后者的作用更强大。

  • 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名词解释时,这点一定不能忘记。)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两种观点)

“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关系的理论,这个理论在两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 (1)舆论观

这个假说中的“舆论”(public opinion)与传统的舆论概念不同,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由此不难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这一点,诺依曼本人也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中作了明确的说明。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社会的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不仅如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 (2)效果观

第二,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这里所反映的“强大影响”已经不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判断→行动”的全过程。这个假说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实际上是“沉默的螺旋”理论缺陷)

  • (1)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中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正是传统的舆论学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 (2)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假说中对传播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和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做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四、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评价和分析

  • 1、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研究证明,对自己观点确信度低的人,往往会通过寻求与他人的类似点来加强自己的信念,因而比较容易接受多数派的影响,而确信度高的人则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 2、“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在有关社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争议,技术性、程序性的问题上,与自己是否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等几方面,其压力和抵制力是不同的。

  • 3、“多数意见”产生的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 4、在说明舆论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于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如“中坚分子”表现出意志的坚定性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推动新的合意的形成。

五、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的运用(重要考点,一定好掌握,最好能理解透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激增,我们在愉悦中进入了网络时代。在这个时代,网络成为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并重的主流媒体,甚至已经超出其中某类媒体的态势。因此,我们在研究传统传播理论对网络传播的效用时,就应该把这种理论放诸到整个时代的大背景中,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

  • 从宏观的层面来看

网络传播本身的数字化、多元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传播特点,使网络传播具有比其他传播方式更即时、更广范围的传播优势,使得其它传播方式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对更多的受众进行“链接”;而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那些网络上的活跃者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因此而不负责任的用极端言语抨击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

由于沉默螺旋的心理机制仍然存在,网际传播与现实传播的相似性,沉默的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网络中的受众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群,而且具有相当的流动性,可以说网上的交流是属于“临时拼凑的群体”之间的交流。人们在临时拼凑的群体中,虽然彼此素不相识,群体中多数人的行为尚且能作为一种压力而使个体产生从众行为,如果在真实的情境中,即在各个个体之间相互熟悉的情境中,当群体中大部分成员发生相同行为时,可能对个体造成的压力会更大,更会迫使其发生从众行为。

六、新媒体环境下的“反沉默的螺旋”现象成因(拓展考点,比较新颖,下方已经有学校真题 涉及到,引起重视。文末附有相关参考论文,详细研读。)

  • 网络的虚拟性与互动性

虚拟性是网络传播区别于传统传播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虚拟性主要体现在网络交往的虚拟身份和匿名性。我国网络并没有强调和执行严格的实名制,受众在网络上用虚拟身份与网友进行交流互动,网络成为了一个既可以隐藏身份又可以无障碍信息交流的平台。于是,群体压力开始失效,人们自由度扩大,从众心理弱化,自我意识获得了回归与宣泄,对孤立的威胁感获得了消解。人们“坚持己见”付出的成本降低,对个人切实利益影响不大,因此更加敢于直言敢于表达心声。这种开放自由平等的氛围可以更好地表达民意、汇集民意,使网络成为一个更加真实地不加掩饰地表达自己见解的平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恐惧被“无所谓”心态所代替。 

  • 网络的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是单向的,是一种从媒体到受众的单向信息传递,媒体和受众的地位不平等,媒体主语主导地位。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中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接受信息,并通过网络将信息和感想上传网络,这种网络的互动性带来了信息的多元化,从而产生了舆论的多元化。在互动过程中,权威舆论弱化,舆论走向不再是一元化,而是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另外,新媒体还催生了自媒体时代到来,网络中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传递者。在网络上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中,受众获得了主导地位。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极强的信息互动性使得意见气候不甚明朗,权威舆论不甚强大,传统“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挑战,“反沉默的螺旋”理论开始逐渐发挥作用。

  • 议程设置的削弱

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成为普遍权力和能力,议程设置不再是媒体一枝独秀局面,出现了媒体议程设置与公众议程设置博弈的局面。公民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参与信息发现与信息共享。在新媒体中,网民可以自由选择信息,发挥网民主动性,信息接收主动权和自主权让网民知情权大大扩大,而与之相对应的议程设置作用则在不断削弱。因此,新媒体信息追求即时性,对于新闻价值的追求并不执著,造成网民接收发布信息自主性加大,极大地削弱了网络媒体对于舆论的控制力,因为信息掌握不全面或者知情权受限制而出现的“沉默的大多数”都变得不再沉默。

  • 网络“把关人”角色定位的变化

新媒体环境下,海量信息充斥于网络,“传统“把关人”理论已经很难适应新媒体把关的需要,网络“把关人”角色定位出现了变化。首先,网络把关人不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而是逐渐发展成了全民把关,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把关人,从而遏制把关不足带来了谣言。其次,“把关人”出现了多元化、区域化、行业化、个性化、自由化、互动化等趋势。把关人将不同的信息进行分类,满足不同网民的需求,实现他们搜索信息或拒绝接受某种信息的权利。可见,新媒体环境中,把关人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守门人,而是信息的疏通者、引导者与监督者,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历年真题梳理

  1. 论述题:沉默的螺旋理论?(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真题)

  2. 名词解释:沉默的螺旋?(2017年浙江大学考研真题)

  3. 简答题:微信中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2017年郑州大学考研真题)

  4. 简答题: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观点?(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真题)

  5. 简答题: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互联网时代是否适用?(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真题)

  6. 简答题:简述你所认识的“反沉默的螺旋”现象?(2016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

  7. 名词解释:沉默的螺旋理论?(2016年同济大学考研真题)        

相关论文拓展

  1. 新媒体环境下的反沉默的螺旋——田艺霏《青年记者》(推荐细读)

  2. 新媒体环境中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运用——周敏《新闻前哨》(推荐细读)

  3. 新媒体环境下沉默螺旋理论的复杂表现——黄京华《现代传播》(推荐细读)

  4. 当代视域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反思——朱珉旭《国际新闻界》(理解即可)

  5. 从消极沉默到积极互动—新媒介环境下沉默的双螺旋效应——高宪春《新闻界》(推荐细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沉默的螺旋”理论——国民性、网络与“沉默的螺旋”
【睡前一背14】传播效果理论(上)
每日一背 | 关于沉默的螺旋 你该知道的一切
《传播学概论》第十二章大众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学
大众传媒在企业危机公关中的舆论引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