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考点 | 网络实名制的必要性与利弊性

每 日 考 点

木铎独家策划出炉,从四月份开始,木铎的学长学姐每天都会以小专题的形式,给大家送上新闻传播考研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近几年热门院校考过的,并且学长学姐还为你们准备了考点相关的论文,作为考点拓展。只要关注关注“木铎考研”每日考点,做好相关笔记,专业课轻松拿下260+。


考研倒计时 | 距离2018年考研还剩200天

核心概念辨析

 一、网络实名制

  • 网络实名制是指将上网者的身份和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等相对应联系及统一的一个制度。其目的主要在于净化网络环境,抑制网络犯罪。

  • 网络实名制作为网络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指用户在发布信息之前, 网站必须对其进行信息登记和身份认证,只有通过真实身份验证的用户才被允许在网络空间留言或进行其他活动。网络具有虚拟的特性,但网络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是现实生活的延伸。作为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虚拟世界”的任何活动都必须遵守现行社会规范。脱离监管,没有约束的网络只会变成新型犯罪的聚集地、个人隐私的爆料池。实施网络实名制有利于约束有不良企图和不经过认真思考的网民发言,能够避免网民在网络上盲从、跟风、意气用事;有利于行政部门进行监管,打击犯罪,从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可控、理性、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

这里用“微博实名制”的名词解释为例:2013年武汉大学考研真题

【参考答案】微博实名制:微博实名制是指微博用户通过微博客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信息内容,应当使用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账号的制度。根据2011年12月公布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应当使用真实身份信息,用户“实名注册”,发言可用匿名。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网站微博均在2012年3月16日实行实名制,采取的都是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方式,即真实身份信息只用于后台注册,前台发言则可以继续使用匿名。这种方式不会影响用户的微博体验,对使用微博客浏览信息的用户没有限制性规定。微博实名制引发了关于信息安全、隐私权等的广泛争论,实名制考量仍应以社会公益为先。

二、网络实名制提出的背景及渊源?(作为拓展知识,了解即可。)

1、网络实名制的渊源:

中国网络实名制的源头,一般都认为是2002年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在南方谈及新闻改革时提出建议“中国人大应该禁止任何人网上匿名”。2002年4月29日,广州电视台《都市在线》栏目在邀请李希光做了一期访谈节目。谈到网络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李希光提出了“人大应该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网上发表东西”的观点。他认为网络也应该严格的受到版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网上写东西要负法律责任。”“包括传统媒体,应该提倡用真名,不用笔名发表文章,利用假名发表东西是对公众的不负责。”

他的这番言论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李希光事件”。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言辞激烈的争论,但是随后并没有相应的措施出台,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2、网络实名制的背景:

目前,我国网络中危害行为屡屡发生,如网络暴力、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等现象都日益凸显。特别是近年来,网络犯罪成为犯罪新动向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网络匿名制的大环境下,网络犯罪侦查存在犯罪时间和地点难以确定、调查取证困难以及对犯罪人员难以跨区域搜索、追捕困难等问题,加之当前互联网监管过程中还没有实行全面的网络实名制管控,不能从心理层面对犯罪分子构成一种威慑力,因而,网络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网络实名制管控可以有效遏制不负责任的言论,减少网络暴力对公众的伤害,降低网络谣言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稳定的影响,强化对企图通过网络实施不法行为的人员的心理威慑力,提高网络犯罪的侦查能力和破获效率,促进有序的网络环境的形成。

提炼出网络实名制的必要性:

  1. 有效遏制网络犯罪,提高网络犯罪的侦破效率;(犯罪)

  2. 减少不负责的言论,增强对舆论的把控能力;(舆论)

  3. 降低网络谣言,提高网络信息的透明度。(谣言)

  4. 维护社会稳定,拓宽社会治理的渠道;(稳定)

三、网络实名制的利弊性/两面性?(重要知识点,北京大学考过,辨析题容易出。)

赞 成:

1、网络实名制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网络道德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利用互联网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匿名”,网络实名制的实施无疑可以让这样的这些人在想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时候有所顾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2、网络实名制对于保护青少年将起到重大作用。互联网的交互性使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是其它方式无法比拟的,必然也会被青少年用于现实世界。诱发青少年犯罪,这也不得不为我们敲响警钟。

3、网络实名制是对自由的保护。限制的是那些别有用心者的自由,而对大多数网名来说是更好地保护。实名制维护了网络的次序,有次序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4、实名制可以提升人们的责任感和坦诚度。虚拟世界只是暂时为人们提供宣泄空间,但人总归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实名制能让互联网和现实生活真正接轨。在这样一种公开、公平的氛围中,人们的网络生活会更加理性和生动。所以网络实名制反而让大家更加亲切友好的气氛交流和生活。同时也会有效阻止那些谩骂攻击行为,也可很好杜绝垃圾信息的泛滥,从而净化了互联网环境。

反 对:

虽然网络实名制利好甚多,但其弊端也不可忽视,主要就体现在个人信息可能遭泄露,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我们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手段应对这些问题,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也要求互联网相关企业加大力度保护网民的信息安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网民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相信这些问题会逐渐被控制和解除。

四、网络实名制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网民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

网络实名制要求网民提供个人的真实身份信息,从而达到网络虚拟主体和现实主体的对应。这样做可以促使网民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提高网民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改善网络空间诚信缺失的状况,并最终实现规范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促使网络空间健康发展的目的。

2、有利于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网络的虚拟性和网络匿名制使得追查及确认网络犯罪人非常困难。虽然可以追踪到网络地址,但是由于该网络地址的流动用户数量众多且未经实名登记,利用该网络地址实施犯罪的行为人自然难以被追查。网络实名制可以帮助公安机关快速确认网民身份,增加破案线索,节省社会运行成本。

3、有利于保护网民言论自由权

任何自由都不是无限制的,言论自由权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现,不得侵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国家利益。因此,只要网民不违反法律规定,就可以像以前一样自由表达思想。同时,网络实名制的配套法律法规及其他配套措施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规范政府行为,避免行政权力过度扩张,从而为绝大多数网民充分行使言论自由权提供保障。

4、有利于保护网民隐私权

网络实名制的有效实施将会使网民隐私权得到较以前更充分的保障。网络实名制却可以通过对侵犯网民隐私及其他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达到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秩序的目的,从而保护网民的个人隐私在网络空间内不被随意侵犯和利用。

5、有利于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

网络实名制可以增强电子交易主体间的相互信任感,可以提高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性。这必将促进网上银行、网络消费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进入网络产业,从而提升网络整体服务质量,带动网络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五、网络实名制的实现途径?

1、实行网络实名制需要配套制度。网络实名制的实施,要求公民将一部分个人信息交由网络服务提供者保存,如果没有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者国家机关能随意获取、使用这些个人数据,将对公民权利构成极大危害。

2、实行网络实名制,必须解决个人数据保护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规定保护个人数据的法律,只有少数部门规章对个人数据保护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

3、实现网络实名制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身份管理制度。除了为网络实名制建立保护个人数据的法律制度外,实行网络实名制还需建立网络身份管理制度。网络身份管理制度要求网络用户使用的网络身份能与自己的真实身份对应,虽然其他人不能从网络身份直接判断出网络用户的真实身份,但身份管理系统能将二者一一对应。

4、实现网络实名制要靠政府、网络经营商、广大网民的共同努力下共同来实现。政府在宏观上把握,广大网民和经营商共同配合。网络实名制的提出,与互联网应用、网络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络社会本质上是现实世界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的一种延伸,无论它多么特殊,它仍然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现实世界中的自由有一定的限度,网络空间的自由同样也要有一定的限度。实行网络实名制,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增强信任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历年真题梳理

  1. 论述题:你是否同意国家立法实行网络实名制?谈谈你的理由。(2009年北京大学考研真题)

  2. 名词解释:微博实名制?(2013年武汉大学考研真题)

  3. 实务题:网络实名制评论(2015年南京大学考研真题)

相关论文拓展

  1. 网络实名制与匿名表达权——张文祥《当代传播》(大概了解)

  2. 网络实名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王高峰《传媒观察》(推荐细读)

  3. 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刘德良《人民论坛》(推荐细读)

  4. 从网络实名制看中国的互联网博弈——冉继军《当代传播》(大概了解)

  5.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实名制引发的争论——邵成圆《当代传播》(推荐细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秘乐短视频实名认证靠谱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网络实名制喜忧参半 净化关键在于立法
网络实名制可行性研究
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与韩国实名制并非一回事
"人肉搜索"演化成"网络暴力" 网络实名制任重道远
【社会】应对网络暴力 韩国实名制培养网民自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