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研存在歧视和内幕?你可能只是想多了

新浪微博:@木铎考研

三月下旬是大多数高校开始考研复试的日子了,可是清华大学性别歧视这样一个话题却在微博上迅速发酵,引来众多网友的关注。

3月18日,一名自称北京邮电大学本届19级应届毕业生的女网友发帖称,在今年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遭到清华大学性别歧视!

该女生称,她今年报考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能与核技术专业,并考出了376分的高分,初试成绩高居本届考生榜首。从微博上的初试成绩排名来看,总成绩376分,排名第一,的的确确是一名女学霸了。


涉事女生质疑清华后道歉
▲▲▲


“选择舆论武器,就要面临被舆论反噬的风险。细心的网友发现了焦同学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言论并不准确,那么反转也说来就来。比如她称“本专业复试除了我,其余13名全部是男性”,但是最后也被证实,参加复试的还有一个女生,并且已经被拟录取。这也成为否定清华大学“性别歧视”的重要根据。

事实上在事情发生的当天下午5时30分左右,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称:“没有性别歧视这个问题。同日晚,该焦姓女生通过微博发文致歉,文中回应了网友对她中午所发表文章的质疑并提到,“面试不像考试,A就是A,B就是B,怪我揣测错了老师注重的学生品质,努力错了方向。”

关于此事在网络上沸沸扬扬的讨论中,网友的主要关注点在虽然焦同学笔试成绩确实很高,但是她的确没有在复试过程中做到让老师看到自己的专业能力是值得被录取的。

焦同学的高分充分说明了她在初试过程中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但初试成绩并不代表一切。清华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部分考察的是专业课知识,题目很基础,面试部分分为自我介绍,简述论文(盲抽)以及老师问答三个环节。焦同学的复试笔试成绩不合格,可见没有认真对待复试环节。

最重要的是,面试自我介绍的环节没有着重对于科研的兴趣以及缺少对整个专业领域的个人见解,相对单薄。老师们更加重视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和对本学科的热爱,她的自我介绍与简历上关于自己的专业性介绍非常之少,也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的状况如果与其他专业性强的人做一对比,就很容易被遗忘。

事件已经过去一周了,网上的舆论还是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清华大学复试标准公平公开,并没有因为性别歧视而刻意淘汰焦同学,但是焦同学在复试失败之后,在社交网络上传播不实言论,将事件矛头直指清华大学,何尝不是想借着女权主义,将自己作为“受害者”的形象一再放大,这时的受害者,则是她笔下的那所高校。


考研初试-蒙着眼睛的冲刺
▲▲▲


考研一路走来,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在事件发生后明知是自己失误的情况下,在微博上引战舆论,就是一件极其不理智的事情了。其实每年考研初试第一,复试被刷的事件的确不少,那么是否真的有所谓的考研黑幕,考研真的公平吗?

其实考研还是非常公平的。无论是在初试还是复试环节。

在初试这一场战役中,我们每个人的准备时间都是一样的,冲往终点的时间是已知的,只是速度会有所不同。其次,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考试大纲,报录比等信息在网上都是可以找到的,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接近目标院校的机会,虽然获取信息的途径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也完全是个人因素。

再次,初试真题是由命题小组来出,并不是有的人说的某一位老师可以决定什么题目,然后存在所谓的泄题危机。专业课试卷也是严格保密,不是传统的发卷子,而是发信封,自己开封、答题、再自己密封,安全性很高。所以总体而言,初试还是相对公平的。

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初试更像是蒙着眼睛的赛跑,每位选手都拼尽全力朝终点冲刺,无暇顾忌到其他选手。在这之间,我们可能是双非院校,可能是三跨考生,也有可能是211选手,所以每年我们都能够看到,有不少来自双非院校的同学考出了很好的成绩,成功逆袭,实现进入双一流的梦想,我身边这样的朋友也不在少数,这一点都不奇怪,就是因为他们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复试成为考研歧视重灾区?
▲▲▲


然后说到复试,其实影响复试成绩的因素就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了。并不是完全由分数决定的,既有压线垫底的同学逆袭成功,也有考分第一的人遗憾出局。所以很多人谣传考研有黑幕,就是因为复试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首先大家都很关注的本科院校与专业,在复试中是占有一部分因素的。考研复试时,如果是本校本专业,且本科GPA不错,是很大的加分项,跨考的同学在这块是有些吃亏的。换位思考,站在老师的角度,学生能力都是伯仲之间,何故不选择本校生或者本科出身更好些的。本科科研经历,这也是很大的加分项,跨考的同学通常也很少在本科阶段有对口的科研经历。

容易被很多人忽略掉的性格因素,其实也是被导师们所看中的。研究生(尤其是学硕)课业压力比较大,不仅要完成平时的课程论文与presentation,而且要面对发核心期刊和找实习的压力,其实对于一个人本身的性格与抗压能力要求挺高。不要小看短短的十几分钟,其实老师完全可以看出是否你是一个适合搞科研的学生。

而对于所有已经通过初试,顺利进入到复试环节的大家来讲,真的不必太去在意是否有什么黑幕存在,复试笔试透明制,面试也有全程的录音录像,保证公平公正。所以其实最重要的事情是在面对老师的时候,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最好能够突出自己在学术方面的优势,倘若你在导师面前展现出一个见识广泛、谈吐自如、功底深厚的你,又有什么理由会被老师pass?

所有的院校歧视,不过是强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狱。因此,千万不要以偏概全,还是要相信自己,提高自己的初试成绩是硬道理呀。因为只有过了初试,我们才有机会面对更强的对手,又何尝不是锻炼自己的一种方式呢?

编辑 | 蛋仔学姐

策划 | duty学

主编 | 安安学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考研复试,你只需要知道这些就够了
360doc网文摘手
考研不“歧视本科出身”的院校,早知道更好
专科考研,起点低,被导师歧视,怎么办?
良心院校!还不快来围观?
2018二战考研要抓紧,6大备考禁忌要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