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骆丹:他们,就在那儿

骆丹的照片,有存在的忧伤感,有语言的探索热情,有丰沛的感受力,有对人的生活近于沉溺的表达欲望。我们为什么要看这些照片?我们的眼睛如何能够承载这一切?于是,骆丹他举重若轻,就如同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结尾中写下的那句话:“故事里只是提到,人们应该到达那个地方。”

——姜纬

骆丹

骆丹,1968年11月生于重庆。199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97年至2005年在报社从事新闻摄影工作。2006年拍摄完成系列作品《中国318国道》,2008年拍摄完成系列作品《北方,南方》,2010年拍摄作品《素歌》。现生活于四川成都,自由摄影师。


骆丹的这组《北方,南方》,沿袭了《318国道》以来的“在路上”气质和巨大的荒谬感,不同的是关注对象更趋向于作为个体的中国人。他认为北方和南方生活习俗、气候等方面的不同只是种表象,而人的观念、追求,人的精神内核在拜金的社会风尚下都差不多,并无地域之分,用他的话说“都在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这是莫大的悲哀,骆丹作品中的荒凉感便来自于此,从这个角度上解读他浓重个人化倾向的纪实作品,也就不再困难。


骆丹的拍摄方式不同于传统纪实(而应归入罗伯特·弗兰克引起的“新纪实”),甚至反其道行之——路上见到感兴趣的人事就按下一张,不会想要去深入对方家庭系统报道等等,他认为并无那样做的必要。因为他要做的,是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点点偶然中寻找到必然,他搜集片刻的细节,希望呈现中国人普遍的精神状态。


《北方,南方》系列影像平静,大多侧重于对庄严而日常的生活状态的观察。这些多数取自冬天的清贫的影像,不时会察觉出一些浪漫,一种对于孤独的感知,人与山水的关系,甚至他有意地进入室内,拍摄所住宾馆的走廊和餐厅,打量为旅客设计所透露出的精神格局,甚至在作品中也不乏由人造景观(其中包括权力空间)出发的冷静的呈示与批判(这不失为后来盛行的景观摄影之滥觞)。


骆丹是一个行动的巨人。2008年的行走中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是少数几个对当下生活怀着情感和警觉,同时又能通过照相机使这样的生活获得庄重形式感的中国年轻摄影师之一。这些看似路边拾遗的影像采集,是摄影师行走并观看的映照,他与这些被拍摄体正面相遇,进行对视,内心角力,影像只是角力的结果,当他按下快门,与对方打或不打招呼,都意味着角力的完成与终结。

《北方,南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住真实的瞬间| 60幅优秀的纪实影像
骆丹,潜在中国现状中的诗意
​骆丹:无穷远的眺望
【 老照片】火车上的中国人百态
纪实|凤凰集市
把影像抽象化:Kenneth Josephson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