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质量的勤奋比懒更可怕
一位正在听课的同学问我:“老师,我每天都在听课学习,剩下的时间也都泡在自习室里,不是看书就是听回放,为啥感觉自己现在啥也不会?成绩甚至还不如那些每天只听课,听完就去玩的朋友。”

我想了想,回复说:“抱歉,可能是我讲的不好吧!让你听了课,没有得到预期的收获。”

他回复说:“老师,您讲的挺好的。我说的不是您的课,而是学校的课程。”

我说:“哦!那样的话,我心里的惭愧少了很多。你平时学习,一次性能坚持多长时间?”

他说:“每次都能一坐就是一个上午。”

我说:“你有个好屁股,不错。”

他问:“老师,您怎么这么不正经?”

我说:“幸亏你是个男孩子,要是女孩子就骂我调戏你了。”

他继续问:“老师,您是什么意思?是要夸我吗?”

我回答说:“我说你有个好屁股,是想说你能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坐得了冷板凳去学习、看书或听课,一定比那些闭眼睡觉、睁眼吃鸡的人强很多。”

他回复说:“谢谢老师夸奖!”

我继续说:“你虽然坐得住,但我也严重怀疑你可能是低质量的勤奋。”

他问:“您能说具体点吗?”

我说:“我之前也经历过类似低质量的勤奋,比如,看上去人坐在教室里看书一上午,但真正集中注意力、高效学习的时间可能不足一小时。”

他说:“天哪!这不就是我吗?有时候,开始的半小时,还有点效率,后来的时间,人还在那里坐着,心不知道飞到哪去了;有时候,人在座位上坐着,但迟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感觉啥也没干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我说:“你跟曾经的我一样,看起来努力,但实际上是低质量的勤奋。”

他说:“那我怎么办?”

我说:“其实,在《成长训练营》中,我曾讲过,人的精力和注意力的特点之一就是无法长时间集中,所以你要学会主动去适应它。比如,设置一个学习时间单元(25-30分钟),在每个25-30分钟的学习/工作时段,不理俗务,锁上手机,关闭一切通知,强制进入高效学习/工作时间。第一个时间单元结束后,休息五分钟后,再进入下一个学习时间单元。”

他说:“老师,我懂了,感觉您好像在课上讲过,但我没落实到行动上。”

我说:“没事,不着急,大不了不就是考不上研究生吗?也不是多大的事。”

他说:“老师,您说笑了,我还指着考上研您给分配对象呢。”

我说:“你得先考上,再来找我。”

当然了,我没说的是,即便考上了来找我要对象,我也不可能随意给他分配一个,一是因为这只是一个噱头,用来骗他们努力学习;二是因为太容易到手的,往往不被珍惜,对象还得自己追,经历千辛万苦才追到手的对象,才会倍加珍惜。

二、

你羡慕别人月薪数万,却不知人家深夜加班的辛苦;你羡慕别人说走就走的潇洒,却不知人家为这份洒脱付出过怎样的代价;你羡慕别人一战成硕,逆袭考上名校,却不知人家无数个日夜里默默地多少次跟自己死磕。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当然要学习优秀者的努力,但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方法。

低质量的勤奋比懒惰更可怕。如果你不想要低质量的勤奋,就要从提高自己做事的效能入手。

什么是效能呢?“效能”不同于“效率”,你可能很努力,也很有效率,但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努力和效率,更需要的是效能。

管理大师彼得·格鲁克说:效能,强调的是选择正确的方向,并向目标迈进; 效率,强调正确的方法,提高达成的速度。

显然,效能比效率更重要,因为一旦方向偏离,即便效率再高,也无法到达目的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在美国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这本书曾经占据美国的畅销书的排行榜首达7年之久。

这本书中,讲到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书很厚,内容很多,我也没时间给你一个个掰扯。选说几个吧!

比如:通过培养“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这三个习惯,我们可以变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从而实现个人从依赖期到独立期的成长。

所谓“积极主动”,就是我们要主动创造环境,而不是被环境改变。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就是考研,我经常听一些同学说自己舍友天天打游戏或聊天到深更半夜,一点不顾及自己要考研,要早点睡觉休息的需求。交涉,甚至打了一架也没用,越想越烦躁,结果是烦躁的睡不着觉觉,第二天更学不进去。

我经常鼓励他们说:“考研这件事,有条件要学,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学。”

说完这样的话,总担心别人说这是鸡汤没营养,于是,我还继续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我会继续说:“你如果想睡,就买个降噪耳机或租个房子自己住,创造条件让自己进入安静的环境。你如果不累,睡意不足,或还没让自己累到挨枕头就睡着的地步,就别让环境或舍友来背你睡不着的锅;睡不着,就起身去学习,在楼道里打着手电筒你也能看书学习。”

当然,如果晚上学的时间长了,第二天当然要奖励自己多睡会。

其实,考研遭遇这样的破事,算困难吗?以后,你会知道,比起社会的毒打,考研期间遭的这点罪,根本不叫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封信]——寄给公众号内的3000人
如何远离低质量的忙碌,开启高效率的人生?
你是在假装努力吗?这些感动自己的努力方式,你中了几个?
2017考研:一个考研人,怎样才算是努力?
考研复习,你使对劲儿了吗?
985学姐分享15个考研建议,助你上岸名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