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付建:网络社会思潮的表现形态与主要特征分析

[摘要]网络空间成为社会思潮的新领地,当前,网络空间社会思潮争论十分激烈。网络空间已经形成了诸多形态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可从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群体的政治派别、主张的政治倾向等维度进行多维划分。随着网络社会思潮的生成、扩散,当前网络社会思潮在宣传目标、依托素材、观点呈现、边界划分、成长策略、传播方式、组织状况以及关注对象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需要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网络社会思潮;思潮形态;思潮特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络的广泛运用推动了现实社会的虚拟化呈现和虚拟世界的现实化影响,由此造就了一个与现实社会既有差异又广泛交融的网络社会。随着网络社会日渐成型并影响日盛,现实世界的种种社会思潮开始进入网络空间。在社会思潮网络化过程中,网络不仅改变了社会思潮的发育方式、传播模式,也造就了新的思潮形态,并催生了社会思潮的某些新特征。[1]

 

一、当前网络社会思潮的表现形态

 

网络社会思潮多元多样,纷繁复杂,可依据不同维度对其形态进行划分。

(一)社会思潮与意识形态关系维度

网络社会思潮与意识形态表现出复杂的纠葛关系,依据网络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的对抗、从属等关系,可将网络社会思潮划分为3大类。第一类是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对立甚至相对抗的网络社会思潮。这类网络社会思潮在价值取舍、政策倾向、现实解读等方面与主流意识形态差异极大,有些甚至吸纳和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价值和主张,以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影响力、接纳度和认同度,如网络中传播的发端于西方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等思潮。第二类是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关联甚至相从属的网络社会思潮。这类网络社会思潮多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修正或重构,表现为两种取向:一种是认为主流意识形态不足以指导经济、社会及政治变革,需构建新的更具指导力的主流意识形态,如一些思潮人士主张以民主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另一种是认为主流意识形态对现实社会解释力不够,需要重新寻找思想资源,如从西方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寻找思想资源以解释并指导现实。第三类是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的网络社会思潮,其典型特征是“破而不立”或“只破不立”,表现为两种亚形态:一种是认为在价值多元、利益分化、矛盾重叠的当代社会,没有必要再强调意识形态,如学者陆攀在其论文中指出,当前出现了认为意识形态已经过时,主张淡化甚至终结意识形态的观点[2];另一种则直接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质疑或否定,如林泰教授在其著作中指出,当前思潮领域出现了社会主义渺茫论、早产论及乌托邦论的论调。[3]90-116

(二)社会思潮群体的政治派别维度

在多元多样、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思潮中,也可依据思潮群体政治派别进行思潮划分,一般较为流行的划分维度是“左”与右,即依据对平等、公正、自由、民主等价值选择与排序的不同,以及对中西关系、改革开放等议题认知与态度的差异而分为“左”派与右派。网络中有不少意见领袖或思潮人士被贴上了“左”或右的标签,也有不少网站被认为是“左”派或右派的阵地,甚至一些社会思潮直接以派别倾向进行命名,如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除了以“左”、右为标签进行思潮或思潮群体划分外,一些研究以“左”、右为基础进行了更多元的划分,如有学者根据网络意见领袖政治主张的派别特点或意识形态倾向性,将意见领袖划分为中性、左翼温和、左翼极端、右翼温和、右翼极端5类,并提出在300名意见领袖样本中,政治价值观偏右翼的人数较多,约占54%,偏左翼的约占18%,属中性的约占28%。 [4]此外,除了以“左”、右作为划分维度外,也可以激进、保守作为划分标准,这一划分维度是以对现存体制或制度进行变革的程度为标准,对现存体制或制度进行激烈变革,对现有指导思想和基本价值进行颠覆性变换的被认为属激进派,相反则被认为属保守派。不过激进与保守的划分存在明显的混乱,如激进派中既包括要求推进激烈改革举措确保社会绝对平等、公正的极端左翼,也包括要求推进激烈改革确保社会绝对自由、民主的极端右翼。

(三)社会思潮主张的政治倾向维度

特定社会思潮会呈现一揽子政治主张,在诸多政治主张中,特定社会思潮会凸显某一个或某几个政治主张,因而一些社会思潮以凸显的政治主张命名,其典型表现形式就是××主义。从网络空间中各种主义看,网络社会思潮可划分为两种典型形态:一类是现实社会中特定主义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这类网络社会思潮往往被研究者标称为“网络上的××主义”“网络中的××主义”“网络空间中的××主义”等,如网络上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5],网络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6],网络文化中的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7]等;另一类则是由于现实社会中特定主义在网络空间广泛传播而诱发或衍生的与现实社会特定主义有一定差别的新型主义,这些主义往往加上了网络这一标识词,如网络民族主义[8]1-20、网络民粹主义[9]。也有一些研究者虽没有直接使用“网络××主义”,而是使用了“网络时代的××主义”或“网络化的××主义”,如网络化的虚无主义[10]等。

 

二、当前网络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当前网络社会思潮在宣传目标、依托素材、观点呈现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需关注。

(一)宣传目标:寻求合法性,谋求主导性

各类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空间中宣传社会思潮时,既有在意识形态视域内谋求合法地位的要求,也有试图替代意识形态谋求成为国家或执政党指导思想的渴求。

从寻求合法性维度观察,部分网络思潮领袖十分关注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指导思想变动方向,十分关注领导人关于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指导思想的最新表述和最新研判,力求从中寻找到与其宣扬的特定社会思潮相契合、相匹配的元素、观点和主张。网络思潮领袖之所以愿意以从属性身份寻找契合点,是希望摆脱边缘性地位,让思潮受众注意到其所宣扬的特定社会思潮的政治价值和指导功能。

从谋求主导性维度观察,网络社会思潮不甘处于政治思想体系的边缘地位,不甘只扮演主流意识形态遵从者角色,而会力求对抗、消解甚至替代主流意识形态,谋求成为国家和执政党的指导思想。网络所带来的权力结构的重构、主导话语的再造等助长了网络思潮领袖的野心,使其认为日益拓展的网络空间和日益成型的网络社会是让特定社会思潮成为意识形态的大好时机,因而,一些思潮领袖不断在网络空间中展开主动作为,对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指导思想发动攻击,试图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指导思想的认同度,并提升其所宣传的社会思潮的认同度。

(二)依托素材:用史料分析,借事件论证

在网络话语环境中,空洞的理论推演和观点灌输难以获得网民注意力资源,更难以获得网民接纳和认可,因而,在网络社会思潮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网络思潮领袖不断寻找能够承载其观点和主张的素材,如将史料和事件作为素材进行加工,以承载思潮观点和主张。

史料作为“历史上的社会现实”,以史料为基础提炼的观点、主张较能获得网民接纳和认同。为了让历史的资料能够承载现时的观点,网络思潮领袖采取了一些策略:一是对史料进行取舍、嫁接和整合,即利用某个有利于承载思潮观点和主张的史料片段进行言说,或将某些片段化的史料进行嫁接或整合,以让其能够承载思潮观点和主张;二是对一些有疑点、有空白或有缺陷的史料进行重构、虚构或再发挥,并让重构或虚构的史料成为特定思潮观点和主张的有力论据;三是对一些本属于枝节的、支流的史料进行放大,并强化宣传,通过由枝节变主干、由支流变干流的方式让史料发挥助力或助长特定社会思潮的功效。

事件作为当下发生的社会现实,能够吸引网民注意力,成为网民议论的焦点。现实中不少事件呈现的信息有限,面对事件发生的原因、根源,事件与社会环境、结构有何关系等问题,网民没有确定的答案,由此,网络思潮领袖寻找到了以事件作为宣扬特定思潮观点和主张的契机。通过收集事件信息、把脉事件因由、分析事件特点以获得网民注意,并在评议事件过程中渗入特定思潮一贯的观点和主张,借助事件让社会思潮能够较大范围传播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让特定事件能够承载思潮观点和主张,网络思潮领袖会将事件政治化、标签化。在诸多事件中,有一类是思潮热点事件,这类事件多由特定思潮人物或思潮观点而引发,事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能让各种思潮人物、各个思潮派别参与其中,展开思潮之间甚至思潮与意识形态之间激烈的交锋。

(三)观点呈现:两端声音强,中间声音弱

由于网络具有信息冗杂、观点多样等特点,网络中温和、中性的观点和主张难以吸引网民注意力资源。在这一背景下,各类社会思潮领袖为了促使其所宣扬的观点和主张能够被网民关注,获得点击率、转载率,不惜将思潮观点和主张极端化、片面化,不惜使用粗暴化、攻击性语词和概念,以刺激甚至引诱网民参与和表态,一些思潮领袖甚至刻意挑起争端,引起对立派别反击,从而获得网民围观。

在猎奇、求异的网络话语环境和争论格局下,网络思潮领袖形成了一种“网络上越是极端的声音越容易广泛传播并产生影响”的基本心理预期,基于这一心理预期,网络思潮领袖中的极端者发现了自我的价值性和存在感,愿意发表极端观点和主张。由于中性的、温和的观点和主张缺乏网民关注,因而中间派不愿意在网络中发言、表态或传播观点,由此形成了网络社会思潮中两端声音强、中间声音弱的话语格局,且在这一格局下,遵循着群体极化的规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四)边界划分:复合的主张,模糊的身份

不同的社会思潮有不同的价值内核和主张表征。从现实空间看,不同社会思潮有不同的观点、主张,也有不同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受众,且观点、主张,传者、受众有一定边界。然而,网络空间中思潮边界不再明确,思潮观点或主张不再明显相异,思潮领袖的身份也不再显著区别。

从思潮观点和主张看,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日益交织的利益格局下,某种观点和主张只能够获得一部分人甚至少部分人关注和认可,如果社会思潮领袖想扩大思潮覆盖面和受众范围,需提出能够兼顾多种诉求、多样偏好的观点和主张,而这样的观点和主张须有弹性和可扩展性,为适应这一要求,网络思潮领袖往往不断吸纳其他思潮派别的主张,并力图将本派思潮的观点和主张复合化,形成一个包容多样的观点和主张体系,从而出现了网络社会思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从思潮领袖身份和角色看,一方面,为确保自我宣扬的思潮观点和主张具有广泛覆盖面和接纳度,网络思潮领袖会注意学习其他思潮派别的观点和主张,从而弱化自我的政治标签和派别色彩,出现了一些难以界定身份和派别的网络思潮领袖;另一方面,一些网络思潮领袖并不完全是某种思潮的坚定信仰者或绝对拥护者,其信奉或传播某种思潮仅是为了获得注意力资源,生产和传播特定思潮只是“出名”的手段,一旦生产或传播某种思潮无法实现其“出名”,特别是足够、长期“出名”的效果,那么,这些思潮领袖会转向其他思潮阵地、进入其他思潮派别,成为另外一些思潮的代言人,由于投机性现象的存在,思潮领袖身份和角色也变得不再固定。

(五)成长策略:树一面旗帜,占一块阵地

网络空间中社会思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与网络思潮领袖主动作为密切相关。当前,宣介各种社会思潮思想主张的专业网站种类繁多、不胜枚举。[11]为了推动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中成长和壮大,网络思潮领袖采取了一些助长策略。

网络思潮领袖注重树立旗帜,并在网络空间中凸显这一旗帜。网络思潮领袖选择旗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人物作为旗帜,如选取历史上著名人物,有些思潮网站直接以特定人物命名;另一种则是以特定理念为旗帜,这些理念作为社会发展或特定群体急需的理念而被发掘并放大,并作为网站标识,以吸纳网民参与。网络社会思潮选取的理念有些是抽象的价值,如公正、平等、民主、自由、正道、复兴等,有些则是一种为人处事或为官为学的准则,如“以天下为己任,为万世开太平”,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

在树立旗帜的同时,网络思潮领袖也注重建立阵地,网络思潮阵地包括两种形态:一类是以个人为主体建立的阵地,如网络思潮领袖开设的个人网站、博客、微博及由个人建立的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这类思潮阵地带有较强个人色彩;另一类是以组织、团体或群体为主建立的阵地,如思潮网站、思潮论坛及微博机构账户、微信公众号等,这类思潮阵地往往聚合了一批在思潮方面志同道合的领袖或人士,并围绕网络阵地开展各类组织化的活动。

(六)传播方式:多元化传播,交互式扩散

网络社会思潮为了扩大覆盖面,为扩展受众队伍及为吸纳忠实信徒,会注重思潮观点和主张的传播、扩散或推送。为了最大化地实现特定思潮的影响,网络思潮领袖及组织采取了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和交互式的扩散策略。

在多元化传播方面,网络思潮领袖和组织注重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体系。一方面,一些思潮领袖和组织不仅建立了专门的网站,还在网站上设立或链接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建立覆盖多种网络载体特别是新型网络载体的多元化传播网络,力图实现传播触角的全面延伸;另一方面,思潮领袖和组织在进行线上或网内传播的同时,也注重利用线上平台构建线下或网外传播体系,如利用线上或网内传播载体发布各种研讨会、读书会、讲座、论坛、考察、专题调研甚至组团旅游、参观等信息,并建立基于新兴媒体的报名和参与机制,促使有兴趣的大众网民参与组织化的线下活动。

除构建多元化传播体系外,网络思潮领袖和组织还注重通过交互式方法将思潮观点、主张及时甚至同步传播到多载体。交互式扩散方式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及时转载,如将思潮领袖个人博客中的观点和主张转载到公众网站或公众号,或将网站中思潮观点和主张转载到微博、微信等新载体,通过多元载体之间相互转载、转发,实现无缝隙扩散;另一种是将线下或网外研讨、交流、讲授、协商的新的思潮观点和主张及时发布到网络空间,实现从网外、线下到网内、线上的交互式扩散,通过网内网外、线上线下交互式扩散,促使思潮观点和主张从小众、分众传播到广覆盖的大众传播。

(七)组织状况:群体有核心,受众有圈层

虽然网络空间中社会思潮的孕育和传播有不少是个人化行为,但从当前网络传播状况看,要使网络社会思潮有较多“信徒”,能产生影响,则需要建立组织化体系。组织化体系有利于思潮观点和主张的大众化生产,也利于思潮观点和主张大范围传播。为避免思潮组织体系过于松散,当前,一些网络社会思潮在构建组织化体系方面颇有作为。

网络社会思潮注重形成一个小群体,并在小群体内部形成一个或多个核心,小群体既是进行思潮观点和主张生产、整合的基本力量,也是思潮观点和主张传播、扩散的基本力量。从网络社会思潮小群体发展状况看,小群体有一定的固定性,即小群体多是最早聚合到一起进行特定思潮生产和传播的人员,同时,小群体也有一定的变动性,如有一些思潮领袖因兴趣改变、观点变化或内部纷争而不再活跃或脱离组织,另外一些善于进行思潮观点和主张生产、传播的活跃网民则逐步成长为核心,甚至成为小群体新的领导者。

网络社会思潮在注重无指向性、无标的化的大范围传播的同时,也注重将具有不同认同度和忠诚度的思潮“信徒”区别对待,建立圈层,并且针对不同圈层采取不同传播策略和组织策略。从思潮圈层构建看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小群体之外长期参与思潮活动的圈层,这一圈层位于小群体外围,具有地缘上的接近性,对特定思潮观点及主张表现出较高忠诚度,热衷参与思潮领袖或组织举办的各种活动,并参与思潮观点生产和传播。第二种是会员圈层,一些网络社会思潮的发起者为了聚合力量、筹措经费以及开展定向宣传,会建立会员制度,会员在活动参与、观点分享、信息推送方面具有一定权利。第三种则是非正式的被动参与圈层,这种圈层中的人员多是被特定思潮领袖或组织强拉进入思潮阵地,一般是知名专家学者或著名公众人物,因他们的观点、主张契合了特定网络社会思潮的观点或主张而被思潮组织者和传播者注意并看中,进而将其拉入圈层内部,但有时这些专家学者或公众人物并不认同自己是某种思潮的圈层成员。

(八)关注对象:瞄准领导层,寻找对立面

网络社会思潮传播者为了进行思潮生产以及为了扩大思潮影响,除了关注志同道合者之外,也会关注政治领导人以及与其对立或相异思潮派别的代表人物。

网络社会思潮领袖和组织不仅对历史上的领导人表现出较高关注,也非常关注现任领导人的言论和行动,并揣测和分析现任领导人的政治倾向和政治观点。网络社会思潮关注现任领导人,一方面是试图从现任领导人的言论和行动中发现有利于支撑或支持其思潮观点与主张的元素或内容,并在思潮内容生产中将其放大或延展;另一方面则是从现任领导人的言论和行动中发现不利于特定思潮生产和传播的元素或内容,据此要么对现任领导人展开一定程度的隐晦式批评,要么根据现任领导人的言论和行动调整思潮观点和主张的生产和传播。

在关注政治领导人的同时,网络社会思潮领袖和组织也非常关注相异思潮特别是对立思潮领袖或组织的言论、活动以及主张。从网络社会思潮生产和传播看,树立政敌、展开斗争是彰显思潮存在感及影响力的有效方式,是在知己知彼基础上调整宣传或斗争策略的内在要求,因而特定思潮领袖和组织会不遗余力地关注对立思潮派别。一旦发现对立思潮派别生产或传播了相迥异甚至相对立的观点和主张,特定思潮领袖和组织则会展开批判行动,并试图揭示对立思潮派别的政治图谋。此外,关注对立思潮派别的观点和主张也有利于发现自我宣扬的思潮观点和主张的缺陷或不足,并及时进行观点和主张的纠正和改进工作,从而确保特定思潮具有道义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完备性。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网络化进程的加速,网络社会思潮的形态将更加复杂多样,更加变动不居,网络社会思潮的某些特征将日益显现,也将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为此,需要密切关注和追踪网络社会思潮形态的发展态势和变动趋势,也需要细致归纳和描绘网络社会思潮的典型特征和运行规律,从而对网络社会思潮做出精准分析和精确研判,进而为引领和导控网络社会思潮提供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方付建.网络时代社会思潮发展动向研究[J].电子政务,2015,(8).

[2]陆攀.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6).

[3] 林泰.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4] 李培林,等.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 邓希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4).

[6] 戚甫娟,陈铮.信息时代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7] 杨立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

[8] 卜建华.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9] 陶文昭.互联网上的民粹主义思潮[J].探索与争鸣,2009,(5).

[10] 王志红,朱士群.对中国当代虚无主义思潮的哲学思考[J].河北学刊,2012,(2).

[11]仲海涛.试析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萌发条件及发展态势[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络社会思潮的发展动向与引导策略
新时期,为什么要加强“00后”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备战小论文:优化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方法
关于查理・芒格在书中提到的 20 个心理学倾向
思潮的的特质是
种族主义在网络时代的新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