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这样十二位皇帝

       中国历史上有400多位皇帝,十全十美的皇帝几乎没有,但对历史作过巨大贡献的皇帝还是不少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潮起又潮落,皇帝也是换了又换。皇帝作为九五之尊。享受最高权力的同时,也承担着重大责任。他们性格迥异,功过成就各不相同,擅长的领域也不一样,天才型,文质型,好战型,仁慈型,各种类型都有。下面给大家分享为中华民族作过巨大贡献的十二位皇帝。 

      1.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

      嬴政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人物,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施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派王剪南征百越,派蒙括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础。

       但是,秦始皇嬴政并不是一位典型的明君。典型的明君是功劳大于过错的,功劳要占70%以上,过错在30%以下就可以被称为明君。但嬴政是一个功过参半的皇帝,他建国前期还是一位进取、勤勉、人和的好皇帝。很多皇帝到了后期就会变得不太一样。秦始皇到了秦朝后期,变得解怠、腐败和残暴。尤其是晚年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政策过于残酷,民众纷纷起义,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但嬴政在历史上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位列前十二名,也是妥妥儿的。

         2.汉高祖刘邦(前256年-前195年)。

       汉高祖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自高祖建汉开始,炎黄子孙始称汉族。

       刘邦出生于战国时期的农家,为人豁达大度。秦朝建立后,出任沛县泗水亭长。后因释放刑徒,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义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投奔反秦义军首领项梁,任砀郡长,受封武安侯。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同年五月,重返三秦之地,定都栎阳。他能够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积极整合反对西楚霸王项羽的力量,最终迫使项羽兵败自刎,于汉五年(前202年)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建立西汉。后迁都长安。称帝之后,刘邦为稳固统治,陆续消灭臧荼、韩王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同时建章立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兵员归家,豁免徭役,重农抑商,恢复社会经济,安抚人民,稳定统治。“白登之围”后,他宣布开放边境关市,缓和汉匈关系。汉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于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而“汉高祖”这个称呼是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称呼,而后人也就习惯了用“汉高祖”这个称呼。

        刘邦曾说:“吾尝为布衣,然未以为无能,后见秦王,威武无比,吾思曰:'大丈夫当如此矣’。” 他最经典的三句话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回故乡后又出凌云壮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历代史家对其多有称赞,毛泽东评价他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3.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

        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代王[1]汉高祖去世后,吕后临朝称制,汉惠帝英年早逝,诸吕掌握朝中大权。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等人粉碎诸吕势力,迎立代王刘恒进京继位,史称汉文帝。[2]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小康,开启“文景之治” 的发端。汉文帝谨慎对待诸侯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对待诸侯王,采用以德服人、以武平乱的态度。对待匈奴,采用和亲止战的方式,营造安定团结、休养生息的政治局面。

       文帝名言:“各伤其任职,务省新费以便民”。出自《史记·孝文本纪》。译为:官吏们要整顿好各自所担任的职事,务必减少摇役和费用,以便利民众。“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法是国家治理的正当规范,是禁止横暴凶恶、引导民众向善的手段。.“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如谷物和丝麻”。

       后元七年(前157年)驾崩于未央宫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葬于霸陵。汉文帝曾经亲自为母亲薄太后尝药,深具孝心,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汉文帝着旧衣住旧宫,一生无劳民伤财。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较完美的一位皇帝。

       4.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十六岁继承皇位,在位五十四年,功业甚多:对内,为加强中央集权,颁行推恩令,又制订左官律和附益法,严格禁止诸侯王参与政事;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提拔有才能的士人为侍从,以备顾问;裁抑丞相职权,设十三州刺史部,加强对郡国的控制;为解决财政困难,改革币制,禁止郡国铸钱,又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制度;建立正规的察举制度,令郡国举孝廉及秀才、贤良方正等;实行尊崇儒术的文化政策,设五经博士,在京师长安兴建太学,又令郡国皆立学官。对外,汉武帝人如其名,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一位喜欢打仗的皇帝,大家应该非常熟悉。汉武帝刘彻打过的战役,一口气都说不完。他热衷于开疆拓土,自从汉武帝亲政开始,几乎每天都在打仗。他的战绩满满当当,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迫其远徙欧洲;命张骞出使西域,沟通汉与西域各族联系;又征服闽越、东瓯、南越、朝鲜,经营西南夷,在其地设置郡县。当时刘彻的名号响彻整个亚欧大陆,即保卫国家,稳定边防,巩固统治,又能宣扬国威,振奋气势。

        刘彻晚年迷信神仙,热衷于封禅和郊祀,曾多次巡游各地,宫廷发生“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杀。常年不在朝堂上,不利于朝堂稳定,而且年年作战,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不利于汉朝综合国力的提升。但是刘彻是一位知错能改的皇帝,听取大臣对他的劝谏,在不足的地方提升,在有错的地方改正,是一个会自我检讨的皇帝,历史上的第一份罪己诏是汉武帝刘彻下的。刘彻就是黄帝界的一股清流,这胸襟还有谁?后元二年(前87年),刘彻驾崩,享年七十岁。

         在中国历史上,是秦始皇、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共同奠定了强盛的西汉。汉武帝至宣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开启了中国文明富强的序幕。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留下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四夷宾服、万邦来朝无不彰显着西汉的强大。

     5.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

      刘秀(公元前6—公元57),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刘秀的先世,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则而从列侯递降。到他父亲刘钦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元始三年,父亲去世,年仅9岁的刘秀和兄妹成了孤儿,生活无依,只好回到祖籍枣阳舂陵白水村,依靠叔父刘良抚养,成了普通的平民。

        刘秀是一个因为打仗出名的皇帝。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刘秀跟随兄长起兵。在刘秀建业前期,他带兵打仗,各种以少胜多,出名的战役数不胜数,经常绝处逢生,用两万人把王莽的40万大军瞬间收拾了。刘秀是一位用魔法打仗的皇帝,既有天赋又很幸运,简直太秀了。刘秀建立东汉统一全国后,勤于政事,励精图治,改革官制,加强尚书台权力,整饬吏治,精简结构,重视人才,善待功臣,和刘秀打天下的兄弟都得善终。经济上,休养生息,实施度田,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了古代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对后世影响颇深,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东汉政权,促进社会发展。光武帝刘秀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明君,后人对他评价很高。

       而且刘秀还有个最独一无二的功绩:当初西汉王朝被王莽终结,身为汉室之后的刘秀,则顺应民心,举起光复汉室的大旗,成功恢复了刘氏王朝;其后他行仁政、除苛政,轻徭薄赋、减轻刑罚,安抚百姓、稳定人心,北御匈奴、南定交趾,与民休息、天下太平,成功实现了汉帝国的中兴。纵观数千年的历史,一个王朝被彻底颠覆后还能卷土重来、并且创造新巅峰的,只有两汉,刘秀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功勋。

      6.隋文帝杨坚(公元541-604年)。

       杨坚,汉族,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威望日隆。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杨坚在位期间统一南北,结束了南北朝长达100多年的分裂。中国再次完成了大一统局面。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对外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仁寿四年(604年),在仁寿宫离奇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也是隋文帝、李渊、李世民、武则天共同奠定了大唐帝国。

     7.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

       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142]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李世民不仅骁勇善战,还非常会用人管人,拥有伯乐的眼光,发现的千里马堆满这个唐朝。房玄龄、长孙无忌和秦叔宝等人才数不胜数,唐太宗还非常尊敬人才。有一次,魏征到皇宫向李世民报告工作,李世民正好在斗鸟。魏征来的太突然,一下儿就出现在李世民面前,他赶紧把鸟藏了起来,捏在手中,直到魏征报告完工作,才把鸟拿出来,小鸟已经被闷死在手中。李世民是怕魏征吗?一朝之君怎么会怕一个大臣?他不是怕魏征,是对魏征无比的尊重。李世民尊重每一个人才,但是他有一个很大的污点,他的皇位是杀兄弑弟得来的,说明李世民非常冷血残酷。追随他的秦叔宝就是因为这一点,晚年才装病12年,因为他的皇位来路不正。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8.武周女皇武则天(624年-705年)。

          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

       都说女子不如男,武则天来告诉你,女人能顶半边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可谓传奇,侍奉两代帝王,在帝王之间玩儿转,后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李治病逝后,独掌朝政大权,两度废立君王,直接改朝换代,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周,当上中国第一位女皇。武则天重视人才,开创殿试改革,立志奖励农耕,是一位注重民生的好皇帝。但后期他大杀唐朝宗室,十分血性残忍,晚年更是豪奢专断。在位期间的政绩并不精彩,但是他女皇的称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一代传奇人物。另外,强势的女人克夫克子,也在武则天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9.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

       赵祯(原名赵受益,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出生于东京开封府,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宋朝第四位皇帝(公元1022年-1063年在位),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因此受到后世的称赞。他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赵祯在位期间,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史上有“庆历嘉祐之治”之称。

         说宋仁宗是最仁慈的皇帝,完全没有吹捧。赵祯爱民如子,体恤百姓,包容天下,他治理的国家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赵祯非常开明,性格也温和,对大臣很宽容,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皇帝,他是第一个以仁为庙号的皇帝。赵祯驾崩时,京城之内所有人都悲痛不已,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朝使者的手号啕痛哭。可见,宋仁宗赵祯确实是历史上最仁的一位皇帝。

     10.成吉思汗.铁木真(1162年--1227年)。

       铁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尊号“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颜部人,生于漠北斡难河(今鄂嫩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大蒙古国可汗(1206年-1227年8月25日在位),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铁木真早年丧父,被敌对部族驱逐,投奔克烈部。后集合部众,于1189年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经过一系列战争,在1204年基本统一蒙古高原诸部。1206年在斡难河源即皇帝(汗)位,建立大蒙古国。建国后,实行千户制,建立护卫军,颁布《大扎撒》。经过多次的对外战争,他占领了东亚金朝的大片领土,并灭亡西夏、西辽及中亚的花剌子模,其征服足迹远抵黑海海滨。1227年,铁木真在西夏投降前夕病逝,终年六十六岁。临终前定下“联宋灭金”的战略,死后被秘密安葬于起辇谷。元朝建立后,累赠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铁木真及其继承人领导下的蒙古帝国发动的对外征服战争,建立四大汗国,促进了欧亚大陆间的相互影响,对之后的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铁木真至今仍被蒙古人视为民族英雄,成为蒙古国的国家象征。

    11.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贫农家庭。原名朱重八,字国瑞。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他先后击败了众多诸侯军阀,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

        明太祖朱元璋拿碗开局,结局一个国。朱元璋少年时期家破人亡,为了活命做过和尚,因走投无路参加起义军,一路披荆斩棘,终年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布衣出身,白手起家,没有任何背景,靠着自己一步步登上皇位,是中国历史上帝位最正的皇帝。有人当皇帝是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或一生荣华富贵,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朱元璋就不一样了,他决定起义是被逼无奈,只是为了穷人有口饭吃,不再四处乞讨过日子。朱元璋是农民,他建立明朝后非常注重民生,体恤百姓,对侵犯穷民百姓的官吏豪绅决不姑息。为了能让百姓吃饱,实施了很多惠民政策和制度,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史称“洪武之治”。

       到了晚年,朱元璋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留下安定的政治局势,不惜屡次发动大狱,诛杀功臣宿将。朱元璋大杀明朝开国功臣,猜忌心非常重,很多大将功臣没得善终,当然很多功臣贪腐欺压百姓拉帮结派,损害人民利益也是被诛杀的原因。虽如此,朱元璋仍是继高祖刘邦之后的又一位穷民领袖,为中国历史和穷苦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明朝中前期一段时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也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尝试着建立和平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郑和下西洋是一场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不像当今的美国强侵它国,给世界带来不和平,给人民带来灾难。

 12.清圣祖康熙(1654年--1722年)。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 。生于北京紫禁城,顺治帝第三子,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一位皇帝,一共在位61年,年幼登基,少年亲政,除奸臣平三藩掌大权。是一个非常有想法和目标的皇帝。在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族侵略,缔结合约,亲征蒙古,兴建园林,重视文化教育,吸纳西学,学习科技等政绩都堆成山了。康熙的前半生就没有消停过,每天都会工作到很晚,拼命搞事业,他的丰功伟绩基本成于前半辈子。可能是前半生太过拼命,再加上在位时间太长,后期出现了怠政偷懒的现象。

     康熙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成吉思汗和康熙虽是少数民族,但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你心中最伟大的皇帝都有谁?谁才是最强帝王?有不同见解的小伙伴儿,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刘秀叫两个字的光武帝而不叫一个字的汉某帝?
解析庙号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周、秦无庙号
西汉皇帝列表(上)
皇帝的这些称呼你未必都懂,拥有最多庙号的竟然是他
细说汉朝30位帝王之功过
为什么我们对明清两朝的皇帝一般称年号,而不是谥号和庙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