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

        弱冠指的是古代男子二十岁时的年龄称谓,也称为加冠。在这个年纪,男子会举行成人礼,主要是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但因为这个时期的身体还未完全强壮,所以称为"弱",而"冠"则代表戴上成人的帽子,象征成年。

        60花甲、70古稀、80耄耋(mào dié)、90鲐背(tái bèi)、100期颐(qi yi)。

        子曰: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我超喜欢。这段是孔子报告自己一生经历的话,甚为简洁。

“吾十有五志于学”:十五岁时立志做学问。

“三十而立”:经过十五年,到了三十岁,此时经过了人生的磨练,从此而“立”。“立”的意思就是不动,做人处世的道理不变,确定了。也就是开始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大局观。也就是说,这十五年都在学习,到此终于开始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观点,做人处世的道理,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而不是说开创了事业,这完全是两回事情。但是,虽然这个时候“立”了,还是会有怀疑,有摇摆的现象。

“四十而不惑”:再过了十年,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没有摇摆的现象了,也就是碰到事情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处世原理,不再会有犹豫不定了,然而,这还只是对形而下的人生学问而言。

“五十而知天命”:又过了十年,经历许多磨难,有些可为,有些不可为之,有些可成,有些再怎么努力也不成,方知是注定要这样了。

“六十而耳顺”:再过十年,人变得“中庸”了,什么话都能听得下去,也能辩明其事非曲直。耳顺”的道理是说,自十五岁开始做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的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的进去,心里平静。这个心里平静不是心如止水,死气沉沉,而是很活泼,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是非了。到这个境界,当是镇定自如,波澜不惊,可以举重若轻了,但是还没有达到从心而欲。

       “七十而从心而欲,不逾矩”:又过了十年,方才可以到达从心而欲。至此终于可以挥洒自如。然而从心而欲,并不是可以随便乱来,看到人家东西好就去拿,从心而欲嘛?不是这样的,后面这句话很重要,“不逾矩”,即不违反事物发展规律,从而能正确指导行动,避免重大错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祥解
谈孔子的人生志向(费钰清)
人生六种境界
养生美文欣赏:耳顺心顺养生
中国古代男子年龄称谓大全 (2)
关于年龄的特殊称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