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机厂商费尽心思把裸机手感做到极致,为什么我们却还是总带壳?

前言

手机取代了太多的数码产品,它可以是MP4,也可以是掌上游戏机,也可以是便携式相机,也可以是电话。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正因为如此重要,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在买了新手机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贴膜戴壳,生怕手机出现半点磨损,就差把手机供起来了。

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脑洞的问题:为什么手机厂商费尽心思把裸机手感做到极致,但网友们却还是总带壳?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得从3个角度来看。

给手机带壳是规避风险,和收入水平挂钩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种说法:国人喜欢给手机戴壳,外国人却基本不带壳。其实这种说法是有一定偏见的,从本质上来看,给手机带壳是为了规避风险,这和收入水平直接挂钩。

以iPhone 13为例,如果消费者要花一个月的收入才能买得起,半个月的收入才够修个屏幕。那么不管手感多好,正常人都会选择带壳。如果只用一个星期的收入就能买得起,就算再买一台也不心疼,这种情况下就会追求裸机手感。

国内产业发达,配件入手成本低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是世界制造工厂,手机壳这类数码配件的“原产地”都在国内,售价非常低廉。随便花个二三十块钱,就能买到一个不错的手机壳。你甚至可以直接去批发市场拿货,成本可以低至几块钱。

而在海外地区,一个质量上乘的手机壳普遍要上百元。有些高端手机壳更离谱,GRAY旗下的高端iPhone手机壳比手机原价还贵。总之,商品是根据市场需求、购买力、成本等因素定价的。国人更喜欢给手机戴壳,是因为我们这方面的产业发达,所以入手成本低。

手机越来越娇贵,买得起摔不起

罗永浩曾经提过一个观点:iPhone 4是2010年最易碎的手机,但是这不影响iPhone 4打败了功能机。和功能机的发展趋势不同,这十年来,智能手机其实是越来越“娇贵”的。正是因为维修费用越来越高,我们才会放弃裸机带来的手感,强迫自己戴壳。

以前智能手机都是用全塑料材质,或者全铝合金材质,如今基本都是双面玻璃;以前手机屏幕是16:9比例,如今基本都是全面屏,屏幕维修的难度变得更高;以前手机屏幕都是LCD屏,碎屏了换一个玻璃盖板就行,如今全是OLED屏,维修必须换总成,费用动辄上千元。

写在最后

其实在黑猫看来,手机厂商越来越追求裸机手感,在手机外观设计上费尽心思,并不是因为“裸机手感”的优先级很高,而是因为竞争越来越残酷了。既然核心配置都一样,那就只能在外观设计、系统OS、快充续航等方面做出差异性,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而作为消费者,我们戴壳的原因很简单:为了降低维修的风险,减少手机的使用成本。不同的出发点,决定了不同的思维。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一起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为“手滑式“一炮打响, 从此手机不塞兜! 厉害了中国造, 就是牛
为什么很多人买新手机后,喜欢裸机,不喜欢贴膜带手机壳?
iPhone公司松了一口气!日本新发明的自愈合玻璃可以终结碎屏了
当iPhone 11用这个189元手机壳后,手感蓬荜生辉,还暗藏黑科技
总是纠结电脑没有手机的长截屏功能?你早该看看这款截图利器了
128元的中兴天机3D打印手机壳,会引发新的消费爆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