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淅川史话】之三十一:记住这三句话,读懂淅川楚文化
淅川是楚文化发源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关于淅川楚文化知识,信息量非常大,特别是有一些人名、器物名称涉及考古知识和古籍文献,古字、生僻字、通假字较多,苦涩难懂。那么,怎么能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来普及淅川楚文化?近年来,笔者在深入研究淅川楚文化的过程中,总结概括了三句话,只要记住这三句话,就能把握淅川楚文化精髓,就能成为半个淅川楚文化专家了。

第一句话:淅川是楚文化发源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淅川县”名字最早起源于楚国。

楚国的先祖为黄河流域祝融部落的一部分,原定居在楚丘,因此被称之为楚人。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楚部落在芈季连的带领下进行战略转移,并最终定居在丹江与淅水交汇的丹阳。商周时期,芈季连的后裔芈鬻熊投靠周文王,成为周朝文王、武王和成王三代周王的老师,为周王朝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元前1042年,芈鬻熊去世,周成王正式封芈鬻熊之重孙熊绎为“子男之田,居丹阳”(出自《史记》),自此,楚部落便更名名为楚国,以淅川丹阳为都城,开启了楚国筚路蓝缕的发展之路,并最终成为问鼎中原的泱泱大国。

关键句:

丹淅流域是楚文化发源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丹阳故城位于今淅川县老城镇杨山村附近的丹淅交汇之地。自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册封楚国为“子男之田”,至公元前223年被秦国吞并,楚国先后经历了42位国君,历时819年。其中,在淅川丹阳建都时间大约在353年左右,有18位君王在淅川君临天下。

“淅川县”的“淅”字原义是“淘米”和“姓氏”,引申义为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如“秋风淅淅吹我衣”,“淅淅沥沥”。这个字常常被外地人误读为“zhe”,“淅川县”被误读为“zhechuanxian”,那么,淅川县的名字究竟来源于哪里?从何时开始叫“淅川县”的?这与楚国有关。

关键句:

“淅川”的最早源于楚国。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二十一年),楚平王灭鄀,立析县,让令尹王子胜兼任析县主官,白羽改为析,即为析邑,而“析邑”是“淅川”名字的雏形。析邑(白羽城)在今淅川县滔河乡白亭村。南北朝时候,西魏设置淅川县,治所再马蹬。自此,淅川县之名正式存在。

第二句话:楚国名人辈出,淅川人最应该知道的只有10个人。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淅川是楚文化发源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在淅川建都353年,有18位君王在淅川君临天下,这还不计算楚国在建国前楚部落在淅川的活动。笔者在长期研究淅川楚文化的过程中,理出了与淅川有关的最为有名的10位楚国历史名人。

关键句: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在与淅川有关的诸多楚国文化历史名人中,最出名的十大历史名人是:帝王之师鬻熊、楚国始君熊绎、开拓疆土楚武王、迁都之君楚文王、世间完人范蠡、中庸令尹子庚、中兴令尹蔿子冯、於析之地王子胜、铁骨柔肠楚怀王、爱国诗人屈原。

十大名人简介:

1、帝王之师鬻熊

鬻子,芈姓,熊氏,史称芈鬻熊,春秋早期丹阳人,系祝融氏之后代、陆终第六个儿子季连的后裔。楚人奉颛(zhuan)顼(xu)帝高阳氏为先祖,祝融为远祖,鬻熊为始祖,其子孙以熊为姓。鬻子还是春秋时期杰出的巫师和政治家,道家的开山之祖,周朝文王、武王和成王的老师。鬻子的传世之作《鬻子》被称为是“起子书之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影响力。

2、楚国始君熊绎

熊绎,芈姓,熊氏,名绎,鬻熊曾孙,楚国始封君,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1006年在位。《史记.楚世家》记载:“(周成王)当熊绎之时,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熊绎带领楚国臣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楚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不足百里的小国发展成泱泱大国。

3、开拓疆土熊通

楚武王熊通芈姓,熊氏,名通,楚厉王之弟,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89年在位,执政楚国51年。楚武王灭权国而置权县,开创了县级管理体制的先河,公元前704年,熊通自立为“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公元前689年,武王在伐随途中病亡,但是,楚武王统一了江汉平原,国力日益强大,为楚文王迁都创造了条件。

4、迁都之君楚文王

楚文王,芈姓,熊氏,名赀,楚武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89年至公元前675年在位。楚文王迁都于,对楚国的发展与强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楚文王重视建立大城市,选拔优秀官员担任县公县尹,实现了中央的统一与集权。在楚文王的治理下,楚国成为一个方圆五千里、拥有兵百万的泱泱南方大国。史书记载,楚文王时期,国库里的粮食够楚国人吃十年,可见其当时的繁荣。

5、世间完人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宛三户(今南阳淅川县)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之后,两次实体经商成为巨富,著有《商人之宝》、《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6、中庸令尹子庚

子庚,芈姓,熊氏,名午,字子庚。楚庄王之子,楚共王之弟。历任楚国司马、令尹。公元前558年,子庚接替子囊为令尹。公元前555年,子庚率师分三路伐郑。遇大雨,楚军士兵多被冻病,无功而返。公元前552年夏,子庚卒。1978年,楚国令尹子庚墓在淅川仓房下寺被发掘,出土的王子午鼎成为国内研究楚文化的标准器。

7、中兴令尹蔿子冯

蔿(wei)子冯,蔿氏,名子冯。孙叔敖之侄,春秋时楚令尹。令尹子庚死后,楚康王熊昭让蔿子冯担任令尹,其装病婉拒;令尹公子追舒(字子南)被杀后,楚康王熊昭再次邀请,蔿子冯不得不出任令尹一职。他吸取子南的教训,辞退了八位门客。他为官低调,谦虚,深得楚康王赏识。公元前548年,蔿子冯病世。1990年,蔿子冯及其家族墓在淅川县仓房镇和尚岭被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有专家推测,丹淅流域可能曾为蔿子冯封地。

8、於(yu)析之地王子胜

王子胜,楚平王时期左尹。周景王二十一年,楚平王灭鄀。在下鄀建立析县,白羽改为析,让令尹王子胜兼任析县主官,王子胜也因此被称为“羽王”。《淅川直隶厅志》记载:“析县在今白亭、张陂二保,春秋楚许於析地即此,古楚邑地,又名白羽。”,王子胜虽为羽王,但由其四子代为行使管辖权。淅川有王子山、四王庙和四王冢等遗址。

9、铁骨柔肠楚怀王

楚怀王,熊槐,芈姓熊氏,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国第37位国君。因张仪诈楚,秦楚大战爆发。公元前299年,楚怀王曾途径淅川,沿丹江航道出使武关,与秦昭襄王会盟。秦昭襄王将其扣押,但楚怀王拒不割地,楚国暂得保全。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客死于秦,梓棺返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出自《史记·楚世家》)。至今,丹淅流域流传有屈原拦车劝怀王等故事。

10、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国末期楚国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楚辞之祖”。公元前304年,屈原流放汉北,曾“夜宿北姑(通假字,通岵)”,凭吊丹阳之战中楚国阵亡将士,写下了著名的爱国主义名篇《国殇》。

第三句话:淅川有古代遗址169处,已经发掘116处,出土文物20余万件,四件国家一级重点文物全是楚国青铜器。

关键词:

四件国宝是王子午鼎、王孙诰编钟、云纹铜禁、青铜神兽

1、王子午鼎

       2、王孙诰编钟


3、云纹铜禁
     4、青铜神兽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顺阳川里栖雏凤? “淅川水世界之谜”系列之三
丹江河畔寻屈原
南土大国,实为翘楚。熠熠青铜,光耀四方 即将参加四省联展的南
丹江水·楚墓群·王子午
景氏圣地(一)古楚丹阳今何在?
丹阳(楚都丹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