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淅川史话】之五十二:丹淅流域被丹江淹没的寺庙列表

丹淅流域的繁荣带动了宗教业的繁荣。淅川曾经拥有数十座庙宇、道观和教堂,道教、佛教、天主教等宗教派系林立,最为出名的有香严寺、兴化寺、龙巢寺、城隍庙、白浪宫、福音堂等。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至今,大部分宗教场所都被迫拆除,遗址沉没到丹江湖下。

(被淹没的龙巢寺大门)

一、被丹江口水库淹没的寺院

兴化寺:原老城西南三里。元延佑中(1320年),僧某建,即古兴化县治也,寺东有古城隍庙遗址,相传有晓钟不撞自鸣。

璇台寺:原老城东南七十里,与白崖山相连,“璇台绝顶”最称幽胜。

净土寺:原老城东南十五里,俗名樵峪寺。殿中有泉凿石穿流,通于东厨,可以烹饪。元初傅知府筹建,文士高隐多游玩其中,有诗记,详艺文。(1958年拆除)

兴国寺:原老城西一百八十里,花园关,今属于西峡县地方。

文兴寺:原老城内东北隅,明成化八年(1472),知县武文建,题曰文兴志其名也。亦以为文教兴而异端息也。顺治十二年,僧海珍等募重修,1971年县城搬迁时拆除。

清泉寺:原老城四三十里下白亭保,明天顺八年(1464)。僧俊杰募建。

掘山寺:原老城西七十里上白亭。

珍珠寺:原老城西南二十里。

地藏寺:原老城北三十里。

龙泉寺:原老城北五十里,居五峰之中,有泉萦廻左右,景甚幽雅,可供游览焉,1958年拆除。

香严寺下寺:位于现在仓房镇下寺码头东面水下,原是香严寺下院,有100余座古塔,犹以宝林禅师光明琉璃塔为最,通高近20米。旧时,有“上寺的房子,下寺的塔”之说。意思是上寺的房子多,下寺的塔多。

(被淹没的香严寺下寺塔林)

二、被丹江口水库淹没的寺道观庙宇

武安观。在淅川厅治城隍庙西,成化八年(1472),知县武文建,匾名曰武安,识其姓,与文兴寺并传勿朽云。明季全光辉、穆孔昭补修。顺治十二年。生员高宗彦补修,后倾僧超尘、街民全心圣、陈养贤复募修。

五岳观。老城西北十五里上张陂。

涌泉观。原老城西北六十里,景泰三年重建,有碑记。

龙泉观。原老城北三十里板桥川,成化五年重修。

回阳观。原老城东南十五里雷山下,境颇清幽,唐贞观三年建,古铁云板石柱顶犹存。正德八年,杨洞真募,唐藩重修,有碑记,顺治八年,邑庠生李霁明与里人复为募修。

双泉观。原老城东五十里,明宏治十四年知县王诰建,有碑记。

圣岳观。在原老城西十五里张陂,明景泰六年重建,有碑记。

灵应观。在原老城西一百里荆紫关,明景泰年重修。

崛山观。原老城东二十里马蹬镇。

十王庙。在顺阳李官桥镇。(原老城西南一百二十里顺阳里)

高密侯庙。原老城东南五十里,祀汉邓禹。

四官庙。在原老城内西南仓街,明成化八年(1472)知县武文建。旧名三官庙。(1971年县城搬迁时拆除)

三官庙。在原老城东关外。(1971年县城搬迁时拆除)

真武庙 。厅治北门内,明成化八年,知县武文建。

太山庙。原老城东十五里狮子岗坡根,康熙二十七邓梅募众后修。

东岳庙。原老城西十五里清风岭上。

四王庙。城东二十里,岵山之阳,俗传羽王四字,战死此地,里人立庙祀之。(整理:田野)

附:朋友委托的小广告,坐船的可以拨打电话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楚国故都丹阳 淅川故邑老城》连载一
河南淅川丹江流域的龙城遗址出土玉器
淅川旅游向你道歉
三月,到老城看桃花
淅川文化精选3:丹朱是丹江之魂
丹淅楚文明——走近淅川楚墓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