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及 | 从老上海的民国月份牌画中一窥旧时代的美人

民国时期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

中国社会正在从古代社会向着现代社会快速地转型,内忧外患,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民族企业在艰难的夹缝中生存,同时外来的商业带来了新兴的商业宣传方式——广告

这时候,许多商家与广告画家合作,创作了许多带有浓烈时代特色的广告招贴画,尤其热衷于表现女性的形象,从传统古典美人到时尚女郎,从这些女性形象中可以看到对女性审美的变化。

最早的招贴画形式是“月份牌”画

1843年,上海被迫辟为国际通商口岸,然开埠结果,却迅速推进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

所谓“月份牌”画,就是此时欧美资本大量输入上海,许多外国资本家纷纷在上海开厂设店,倾销商品进行广告宣传的产物。

在没有电视,报纸版面极小,杂志种类又少的时代,商业的广告意识从来不缺。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最开放的城市,大批欧美资本大量输入。

外国资本家很快借鉴和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民间年画中配有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融入商品广告。

周慕桥的国画功底很好,出手很快,故作品数量极多。

他在传统画的基础上揉入了西画造型与透视,视觉效果在普通民众眼里非正宗古画可比。

他是最早表现20世纪初中国女性的广告设计家,他的作品有着明显的线条勾勒然后着色的风格,人物形象较为平面,在直观上更为接近老北京风俗画,而不是上海的“摩登风情”。

倪耕野,生卒年不详,但有大量作品现存。

倪耕野曾任职于英美烟公司广告部,为英美烟公司设计“哈德门”等香烟广告画,同时也为启东烟草公司等绘制月份牌广告画

他的月份牌画仕女形象色彩清丽,画面中形象较突出鲜明,层次对比强烈。

当时中外厂商投巨资采用“月份牌”做商品宣传,涌现了一大批以月份牌为生的画家,除了以上两位,还有周柏生、徐咏青、杭穉英等等。

可以说,上海的“月份牌”画是整个民国时期(1912年至1949年)一个时代生活侧面的记录。

月份牌这种视觉消费品是廉价乃至免费获得的。起先大多是在年终岁末赠送给经销商或顾客的月历,既当礼品,又是广告。

我们现在见到的早期月份牌招贴广告,有香烟广告、化妆品广告、药品广告、银行广告、保险公司广告等,都是随商品赠送给顾客的。

只要你买两盒英美烟草公司的纸烟,就可以凭烟盒内附装的赠券换取一张月份牌。大商场都实行“购物一元,获赠香艳广告一张,多购多赠”的办法。

月份牌事实上是现代商品世界奉送给所有人的一个日常生活的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中有着貌美而柔软的动人女郎。

在月份牌画领域,出现了一位大家,他名叫郑曼陀,可以说,他革新了月份牌画的创作技法。

在郑曼陀之前,所有的月份牌画家,究其具体操作都属于在绘制传统绘画本身。

有的是从画中国画过来的,他们用勾线加色彩来画月份牌;有的原来画水彩画,他们就用水彩画名胜古迹风景月份牌。

郑曼陀使用炭精粉在画纸上先进行擦抹,就像当今的女士在上妆画眉之前,先打上粉底一样。在被仔细均匀抹擦在纸上炭精粉基底阴影上,再使用颜料绘制,画出的人物层次丰富、自然、饱满、柔和。

既突出了立体感,又不过分强调明暗调子,用色则吸取了外国水彩画技法,但不强调笔触的变化,而追求传统仕女画设色的淡雅细腻。

用这种技法画出的人物肌肤细腻柔嫩且有明显的凹凸效果,具有惊人的逼真感。

在郑曼陀这里,人物和色彩都处于中国文人画的审美传统之中,女性是静态被动和柔弱的,而色彩是偏冷色和清淡的。

真正将那个现代世界直接灌注和呈现为一个活生生的肉身——摩登女郎的,是杭稚英。

杭稚英(1901-1947年)从1916年到1922年中,他不仅学完了国画、西画、擦笔水彩、工商设计等课程,而且在后三年承担香烟牌的设计。

偷师了郑曼陀擦笔技法的杭稚英一步跨出了传统文人画的偏好和精细清淡的口味,在擦笔画法的细腻和立体感上,加之以迪士尼动画(杭稚英在1930年代的上海电影院中已经观看到了同时期美国的《唐老鸭》和《大力水手》)的鲜艳色彩和电影镜头感。

正是杭稚英让月份牌具有了其独立的美学风格,明亮、鲜艳、充满甜腻世俗肉感、一种天真而又夸张的现代风格。

从画面中的女郎形象和姿态而言,杭稚英所绘月份牌中的摩登女相比之前月份牌仕女形象要强健和积极得多。

1920年代月份牌的美女多带有清代的柔弱感,从其体态上而言,往往显得背部弯曲、头颈低垂。

但到了30年代,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展开,在杭稚英的月份牌中,女主角都变成了“时髦女郎”,具有挺拔有力、肉感娇艳的体态和容颜。

她们烫发,穿高跟鞋,听爵士乐,看好莱坞电影,旗袍开衩也越来越高,有的甚至半露双乳。 

她们穿最流行的时装;用最新潮的物品:电话、电炉、钢琴、话筒、唱片;有最时髦的消遣:打高尔夫球、抽烟、骑马、游泳、航空、骑摩托等。

我们从当时这些老月份牌的绘画上,可以看出当时人的审美。显然,比起满清的格格们,民国的人们审美观与我们现在已经相差不大。不过,相对显然对美女身材的偏好丰腴。

除了文中提到这几位艺术家以外,还有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和作品,从这些月份牌绘画中,这些美人的一颦一笑,都是那么令人动容。

在那战火纷乱的年代,月份牌画的普遍流行、大受欢迎,象征着人们心中对和平和美好年代的希冀。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沉鱼意]

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月份牌时代,老上海的万种风情, 是谁画了老上海最明媚的女子?
民国“年历”广告画欣赏
郑曼陀:没有他就没有老上海的月份牌
老月份牌里看美女
100年前,中国广告人是这样打造时尚明星的
老上海的月份牌,这才叫“绝色”,老漂亮额!重温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