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江十年禁渔后,三峡水库鱼大而多,能够躲过生态捕捞是厄运吗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美食也越来越讲究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百姓更喜欢买高价的野生淡水鱼食用。

由于野生淡水鱼的市场需求很大,渔民们便开始疯狂捕鱼。他们的捕鱼方式很毒辣,有用绝户网的也有用电鱼机的。然而这种不计后果的捕鱼行动,直接导致野生鱼类的数量越来越少。

编辑搜图

国家为了保护野生鱼类,也为了生态平衡。自2020年1月1日开始,长江流域实施了长达十年的禁渔计划。

到目前为止,禁渔令已经实施一年有余了。禁渔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现在长江流域里鱼虾成群,偶尔还能看到稀有物种。

可能是因为长江禁渔令的效果显著,一些省份纷纷效仿。一时间全国多地都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禁渔活动。

编辑搜图

最近两年禁止捕鱼和禁止钓鱼变成了常态,自然水域中的鱼类变多了,这本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却是“生态捕捞”。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是不是有些发懵,啥是生态捕捞呢?

其实生态捕捞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某些自然水域中鱼满为患,导致生态平衡完全失控。这时就需要多捕鱼,才能减轻大自然的负担。

大家不要以为老弟是在危言耸听,事实上湖北地区去年就已经实施过“生态捕捞”了。而且是在(禁渔期)内,实施的哦!

当时湖北的武湖、鲁湖、惠亭水库、野猪湖、保安湖等五个库区,一次性捕捞了1800万斤淡水鱼。

多么恐怖的数字啊!大家可能想不到,这次生态捕捞的湖库四年前是无人管理的。让人更意外的事情是这些湖库禁鱼才三年时间。

编辑搜图

三年的时间,就能让这些湖库鱼满为患,那么十年后的长江能够避开(生态捕捞)的厄运吗?

想要弄清楚禁鱼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咱们还要从渔民的捕鱼方式说起。

咱们国家自古就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说法。古时候渔民也捕鱼,但是为什么没有出现鱼越捕越少的现象呢?

老弟个人认为,古时候的捕鱼方式比较落后,而且人口的数量比较少。所以渔民捕鱼的数量,远远没有鱼类的生育能力强。这才是古人几千年都没有把鱼抓光的根本原因。

编辑搜图

淡水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少的呢?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我国渔民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形成了滥捕的现象。

因为当时淡水鱼太多了,随便几网下去就能捕到几万斤鱼类。随着时间的推移,渔民捕到的鱼类也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把一些以前很多的鱼类,彻底抓光的现象。谁也没有想到,这种滥捕的后果竟然是无鱼可捕。

编辑搜图

如今捕鱼已经变成了历史,为何还要进行生态捕捞呢?

其实从长江中现有的鱼种分布来看,如今的生态平衡已经被破坏了,根本就和以前不一样。如果任凭鱼类自然发展,那么生态捕捞也等不到十年的时间了。

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食肉性鱼类太少,而素食淡水鱼实在太能生。

咱们就拿常见的鲤鱼为例,野生的鲤鱼每年只产一次卵。看似次数很少,但是鲤鱼一次可以生产20万到40万枚鱼卵。

咱们就算这些鱼卵成活十分之一,那么就是几万条鲤鱼。这些新生的鲤鱼三年性成熟,然后继续产卵。如此算下来实属可怕,一条母鲤鱼只需要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能生出一个庞大是种族。

如果这些素食性淡水鱼没有人为干扰,那么根本用不了多久,它们就能把长江彻底占领,生态捕捞迫在眉睫。

编辑搜图

如此看来,禁渔计划似乎与生态捕捞并不冲突。

老弟个人认为,禁渔计划只需要禁捕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禁止垂钓,因为钓鱼属于生态的一环。毕竟钓鱼很难,大部分钓鱼人一天也钓不了多少鱼。

而导致鱼类越来越少的真凶,从来就不是钓鱼人。而是环境污染,以及高科技捕鱼造成的。

如果长江真的彻底禁止任何捕鱼方式捕鱼,那么生态捕捞就是早晚的事了。

家人们,你们觉得禁渔计划靠谱吗?请在评论区讨论吧!

我是你们的猴子老弟,关注我,带您了解不一样的鱼类知识,记得关注再走哦!

编辑搜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者的灭绝
三年禁渔背离预期?长江出现巨型“水老虎”,或疯狂吞噬其他鱼种
长江再现神秘物种——鳤,十年禁捕:若不保护,将无鱼可吃
十年长江禁渔才3年,鱼就多到局部泛滥!禁十年不怕出生态问题?
常见的一些淡水鱼鱼苗介绍,鲤鱼竟然不在四大家鱼之列?
捕获"水中大熊猫a渔民捕获"水中大熊猫"!体长2米9,重300斤,这是什么鱼?"!体长2米9,重300斤,这是什么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