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章台柳

章台柳

  1. 1.词牌名词牌名
  2. 2.唐代小说唐代小说
  3. 3.唐许尧佐传奇小说《柳氏传》中人物唐许尧佐传奇小说《柳氏传》中人物

1.词牌名

章台柳

章台柳此调为唐韩翊所制,韩有宠姬柳氏,临别,韩以此词寄之。后来,柳氏被番将沙咤利劫去,亦以此调回寄韩。因韩词句为“章台柳”取作调名。词见唐许尧佐《柳氏传》(《太平广记》卷四八五)与孟綮《本事诗》。原无调名,以起句三字名之,又名《忆章台》。调为单调五句27字四仄韵。第二句叠用第一句。

词牌格律

  ○○▲,○○▲,●●○○◎●▲。
  ●●○○●●○,●◎○◎◎○▲。
  (注:○=平●=仄△=平韵=▲=仄韵◎=本为平声,亦可用仄声⊙=本为仄声,亦可为平声韵)

代表作品

篇目

  章台柳
  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章台柳

[1]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2]

作者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年(754)进士,大历十才子之一。德宗时,以驾部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约卒于贞元初。有诗名,长于七绝。《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韩翊诗集》五卷,词存一首。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背景

  唐朝天宝年间,诗人韩翃(一作翊)羁滞长安,与李生相友善。李之爱姬柳氏,"艳绝一时,喜谈谑,善讴咏",慕翃之才,甚属意焉。李生遂慷慨将柳氏赠翃,并解囊资助三十万玉成二人婚事。翌年,翃得登第,遂归昌黎省亲,暂将柳留长安。适逢安史之乱,两京沦陷。为避兵祸,柳剪发毁形,寄居法灵寺。时翃已被淄州节度使侯希逸辟为书记。及肃宗收复长安,翃便遣使密访柳,携去一囊碎金并写了这首《章台柳》赠之。柳捧金呜咽,答赠了这首《杨柳枝》。但不久柳又遭番将沙吒利劫以归第,宠之专房。及翃随希逸入觐京师乃知其事,肃宗乃下诏断柳归翃 ,夫妻终得破镜重圆。

注释

  ⑴章台柳:韩翃和柳氏赠答故事,详见许尧佐《章台柳传》(《太平广记》卷四八五),孟棨《本事诗》。
  ⑵章台:汉长安中街名,见《汉书·张敞传》,是繁华的地方,后来每借称妓院所在。六朝、唐人已用其事与杨柳相连。如费昶《和萧记事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映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崔国辅《少年行》:“章台折杨柳。”《古今诗话》:“汉张敞为京兆尹,走马章台街。街有柳,终唐世曰章台柳。”故杜诗云:“京兆空柳色。”(《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二六七柳部引。《事文类聚》后集卷二十三所引略同,有脱文,引杜诗“柳色”作“柳是”,出杜集别本。杜句在《八哀篇·严武》诗中。《古今诗话》已逸,疑即宋李欣《古今诗话录》,见《宋史·艺文志》)。
  ⑶依依:柔软貌。《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往日依依”从《全唐诗》本,《章台柳传》引作“颜色青青”,《本事诗》引作《往日青青》。[2]

译文

  借问章台的柳啊,你那婀娜多姿的容貌和往日一样吗?(这其中隐含了诗人强烈的思念、关注和担忧。)纵然那细长柔嫩的枝条和往日一样随风飘垂,可能也被他人攀折得不像样了。(这在诗人隐藏着猜测后面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沉痛,也又是无力改变这个现实的深切悲哀。)

赏析

  “章台”本是战国时所建宫殿,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在今长安县故城西南隅。秦王曾在此宫接见蔺相如献和氏璧。台下有街名章台街。这里借指长安。“章台柳”即暗喻长安柳氏。但因柳氏本娼女,故后人遂将章台街喻指娼家聚居之所。两个叠句用于寻觅加强呼唤之急切。“往日依依”,喻柳氏昔日之青春妙龄,丰容艳丽。“今在否"谓是否安全健在,以疑问声口,则其忧虑担心之情可见。“长条似旧垂”,喻柳氏袅袅婷婷的身段和体态仍不减当年。"攀折他人手”,暗指柳氏值此兵荒马乱之秋,恐己为他人所劫夺占有。两句以"纵使”,也应开合进退,将其希望与失望,侥幸与不幸,揣测与担忧等复杂的矛盾心情写得传神活现。“长条旧垂”承上“往日依依”;“攀折他人手”应前“今在否”。错综对比,写尽了一腔抚今追昔,柔肠百折之相思痴情和疑虑焦灼。
  柳氏答词自比为“杨柳枝”,嵌一“柳”字,既双关姓氏而与韩词称“章台柳”之暗语相应,灵犀相通;着一“枝”字,又遥启第三句诉折柳赠别,离怨相思之情。“芳菲节”既回应韩词之“往日依依”,颇见追惜韶华坐逝,顾影自怜之意;而又对第四句写今日凋零之衰柳,起到了欲抑先扬的对比反衬作用,可谓匠心独运。当昔春日旖旎芳菲之际,伉俪蜜月之时,却年年离多合少,宁无长恨 而今失身蕃将,姿容憔悴,纵郎君不弃,欲续前好,而我固深感自卑自愧,岂堪郎君再来“折”乎 末句回应韩词之结句,将其不幸身世,灵肉创伤,悲酸难言之隐,自惭形秽之情,写得极其深沉凝重而又含蓄不尽。
  这正是:
  兴起章台柳,意真情挚深。
  辞凄言顿逼,笔力令人钦。[3]
参考资料
  • 1.  图片来源: 

  • 2.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第11页

  • 3.  澹秋编著。词曲读析。中国文化出版社,2006.1.

扩展阅读:
开放分类:
文化诗词书籍人物小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鉴赏: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韩翃《章台柳》与柳氏《杨柳枝》赏析
赏析唐朝诗人韩翃做的词《章台柳》
21.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
韩翃:安史之乱后,才子派人冲回长安寻找爱妾,写下亦诗亦词的千古佳作
聆听||春来柳色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