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巧用冰敷缓解六大急救情况

每个人在生活当中,可能随时都会碰到一些紧急的状况,而每当这时多数人都处于手忙脚乱的情况,不知道该如何来缓解这些紧急状况的出现,或者是方法错误可能会让情况加重,所以了解一些急救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生活中时常遇到各种情况发生,那么对于下面的这些情况的出现巧用冰敷可有效进行缓解。

高热降温:在高热病情紧急情况下,用冰块进行物理降温,是护理高热病人的重要措施。通常用夹层冰帽和冰袋置于患者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利用传导散热,达到降温作用。头部降温对脑外伤、脑缺氧患者有利,可减少脑细胞需氧量,有利于康复。

急性扭伤:关节或腰部不慎扭伤或摔伤,局部疼痛并出现瘀血、青紫等情况时,千万不要马上按揉。正确的方法是用冰袋或湿毛巾冷敷,每1~3分钟换一次毛巾,连续5~10次,即可有效止疼、减轻水肿。48小时后需采用热敷法促进血肿吸收。

伤口止痛:受伤后伤口疼痛,冰敷可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如牙痛,用冰袋敷患处可止痛;又如手指尖扎进小刺,可先用冰袋冰敷手指,再挑刺就不痛了。

伤口止血:若伤口不大,可用冰袋敷表面,血管一收缩,出血就止住了。如关节皮下碰伤出现青紫,可先用冰袋止血后再用热敷,促进瘀血吸收。

治疗烫伤:小面积烫伤后,立即用冰袋放置患处,不仅能止痛,还会防止出现水疱和红肿。

抑菌消炎:皮肤受伤后伤口感染,可不定时将冰袋放置患处,以抑制细菌生长或繁殖,减少局部血流,防止化脓扩散,达到抗感染作用。但慢性炎症或化脓性病灶,不宜冰敷,因冰敷妨碍病灶的消散与吸收。

冰敷时要注意:一是不要让冰袋直接放于皮肤上的时间过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就应该更换一下位置,降温时最好将冰袋用毛巾包裹一层,避免患者受到过分的冰凉刺激。二是有大片组织受损、感染性休克、皮肤青紫时,不宜用冰敷,以防加重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坏死。三是枕后、耳廓、阴囊等处忌作冷敷,以防冻伤;心前区冷敷谨防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及传导阻滞;腹部不宜冷敷,以防引起肠痉挛或腹泻;足底冷敷要防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引起心绞痛,因此冠心病及高热患者应避免足底用冷疗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巧用冰敷来缓解8大急救情况
如何正确使用冰敷法?
你必须知道的家庭急救常识
冰敷法
家庭急救常识(表格)
生活须知的常识 ,15个家庭急救常识可救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