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夏天,乌梅麦冬也是补药
     中医讲“春夏养阳”,意思是,在春季和夏季要认真维护、保养阳气,因为夏天天气热,阳气的损耗消耗太大,要多过秋冬,所以常年如夏的广东、福建才有炖汤进补的习俗。
      虽然不至于为了养阳在夏天吃补药,但有两个药是夏天一定要吃的,一个是麦冬,一个是乌梅。如果说人参、黄芪这种补气重剂是为了给阳气“开源”的话,麦冬和乌梅就是在为阳气“节流”,它们能减少阳气的耗散,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是夏季的养生关键。
      清代名医刘鸿恩因为善用乌梅被称为“刘乌梅”,他专门为乌梅写了一本专著,名为《医门八法》,其中就用乌梅和白糖治疗老年人严重的“五更泻”。乌梅是用青梅炮制而成,这个可以当零食的东西能有如此疗效,就是因为乌梅是酸味的。中医讲的这个酸味,不仅是味觉上的酸,更重要的是按照中医药性而论,比如芍药、五味子也是酸的,虽然它们吃起来并不是很酸。属于酸性的中药大多具有收敛之性,可以减少身体的消耗,减少精微物质的流失,这一点在夏天尤为重要。
      都觉得夏天不能吃补药,认为补药会上火,其实这要看是补什么的补药。比如“生脉饮”这个补药,它是补气的,就适合夏天服用。其中的人参可以补气,五味子的作用等同于乌梅,是为了减少消耗。很多人在夏天头晕、没力气、气短、胸闷,“生脉饮”能改善这些,其功劳就有酸味药的一部分。
      也是因为这个道理,中国人的“国饮”酸梅汤一定要用到乌梅,不仅是因为乌梅是酸味的,加了糖之后更好喝,更因为它的收敛作用。否则,为什么不用山楂呢?虽然山楂也是酸味的,但收敛之性不及乌梅,它更重在消食导滞,因为山楂只入脾经,而乌梅还入肺经,在减少消耗,给身体的阳气“节流”这个问题上,入肺经药物的价值超过入脾经的药物。
      至于麦冬,大家都觉得麦冬是治咳嗽的,的确,麦冬有润肺之效,除此而外,麦冬也还有个大家不知道的作用,从西医讲就是能减慢心率,因为麦冬除了入肺经还入心经。心动过速这个问题中医辨证属于“心阴虚”的为多,麦冬通过补心阴而稳定心率。夏天用麦冬,要的也是它入心经的特点,因夏天是中医说的“心”所主的季节,夏天睡眠时间短,容易着急上火,都体现了中医的“心”的特点,用麦冬其实是为了稳心的。过去讲究一点的,麦冬还有专门的麦冬芯,和莲子心一样,更能准确的入心经,现在虽然中药已经不分得这么细,但麦冬补心阴的作用仍旧是夏天必备。
      乌梅是酸的,而麦冬是甘味的,中医有“酸甘化阴”之说,意思是酸味的和甘味的药物配合,能起到补助身体之阴的效果。
      乌梅麦冬这个药对儿,补的则是心肺之阴,而这也是在夏天最容易被消耗的,特别是因为炎热或者本身阴虚,口渴、口干严重,喝水也不解渴的,可以用乌梅和麦冬各10克泡茶,加少许冰糖调味,这杯药茶的价值却远在解渴之上。

转自《中国家庭报》 任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夏至,少了乌梅和麦冬的夏天你会更虚!
今日夏至!少了乌梅和麦冬的夏天,你可能会更虚!
本草话中药--乌梅
中医四季养生之道
驻颜抗衰|夏季美颜除了防晒,你还能做些什么?
药王孙思邈一个神奇的配方,补心气、补肺气,专为三伏天打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