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天地•范学凯作品‖总第921期

作家新视野官方网址:http://www.zjxsyzz.com

父亲·土地·毛驴

文/范学凯(辽宁)

前几天周末休班,我和往常一样回老家看望父母。我把车刚停进院子,母亲像往常一样急忙从屋里迎了出来。我一边往屋里走一边问:“我爸呢?”母亲说:“刚才还在院子里,谁知道这会去哪儿了。”我还很疑惑,从不爱串门的父亲,今天怎么出去了呢?跟母亲唠了一会儿才知道,原来,父亲把他那头最心爱的小毛驴卖掉了,在家里待着没了营生,一时还不太适应,这几天就总出去转转。

父亲是一个干瘦的老头儿,虽早已过了古稀之年,可身体却很硬朗,腰板儿还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挺拔,除了风霜染白的头发和岁月在脸上留下的皱纹以外,在我的印象中,感觉父亲和年轻时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以至于走在街上,还经常有人问父亲六十几了。

勤劳的父亲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庄稼院儿里里外外的农活没有父亲不会干的:种地、施肥、收秋、打场、赶车、莳弄菜园……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活,什么季节该种什么庄稼,父亲做起来头头是道,从来都不会误了农时。在我的老家,只要提起父亲,附近村子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一个种地的好把式。这,也让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感到特别地骄傲。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父亲每天都会去生产队劳动,除了年节放假,他从来都是风雨不误。每年春天,父亲就会按照队里的安排,干起他那最拿手的,也是最累的活——扶犁杖。在农村,扶犁杖也算是个技术活,很多人种了一辈子庄稼,也扶不好,甚至不会扶。可父亲却不同,他是队长和村民们最信任的扶犁杖的把式之一,垄的大小、深浅都会掌控得恰到好处。等到犁杖一收,就到了锄地的季节,父亲又和村民们一起开始忙着锄地。不管有多少人一起干活,父亲总是“拉头锄”,其余的人都跟在父亲的身后。父亲不但干得快,而且锄得也最干净,伤的苗也最少。在那个年代,农民的一年四季是没有闲暇时候的。父亲和所有的村民一样,就在这家乡的土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着,他们不但在劳动中养成了勤劳、善良、朴实、吃苦耐劳的性格,而且也用他们劳动的成果,养活着村子里的百十户人家。

记得那是一九八二年,对于所有的中国农民来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农村彻底打翻了“大锅饭”,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父亲和家乡的人民一起,正式走上了奔向小康的幸福之路。

那一年,我家除了分得几亩耕地以外,还分到一头尚未成年的小毛驴。这下,可把父亲高兴坏了:首先,地是自己的了,想种啥自己说了算;其次,父亲一直想养一头牲畜,这下终于如愿以偿了。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父亲当年把毛驴牵回家时兴奋的样子。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父亲就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莳弄耕地和饲养毛驴上了。那几亩耕地和那头小毛驴从此也就成了父亲最亲密的朋友。

每天清晨,父亲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伺候他的小毛驴。先是把夜里毛驴吃剩下的草料清理掉,重新换上新鲜的,然后再把驴舍收拾干净。吃过早饭,父亲就把毛驴牵出来,套上车赶到地里,然后拴在青草茂盛的地方。毛驴悠闲地吃着草,父亲就在一旁的地里劳作。等到快收工的时候,父亲会割上一捆新鲜的青草,往车上一放,带回家留着晚上喂毛驴。到了农闲时节,父亲每天就趁早晚凉快的时候,牵着他那心爱的小毛驴去山上放牧。每天晚饭后,不管怎么累,父亲都不会忘记把毛驴伺候好,添足草料,然后才会上床休息。由于北方的冬季夜长,父亲总怕毛驴挨饿,每天半夜还要顶着严寒起来再添一次草料。用母亲的话说:你爸在你们小时候都没这么上心经管你们。母亲的话虽是玩笑,却道出了父亲对那头小毛驴的深厚情感。

在父亲的精心照料下,小毛驴被伺候得膘肥体壮,干起活来自然也就劲头十足。父亲经常跟我说,牲口是有灵性的,你对它上心,它一定会记住你的好的。也许真的如此,每年春天,小毛驴都会拉着那只犁杖,和父亲一起把一粒粒希望播撒到田里;到了金秋时节,它又拉着小车,帮着父亲把一年的收成运回家。就这样,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小毛驴始终顺从地配合着父亲,和父亲一起,承担着家里的一切农活。

那头小毛驴跟随父亲整整十年,直到最后自然老去。如今卖掉的这头,是父亲饲养的第四头毛驴。这些年,这些毛驴除了种地拉车,还与它的主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了父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社会在发展,农村也在进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生产条件的改善,现代农业取代了老式的耕种方式。不知不觉中,小型机耕犁代替了牲畜拉犁,汽车、农用车、电动车代替了畜力车,牲畜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小了。除了一些人家为了增加收入而成群饲养外,几乎没有人再饲养了。再说,父亲的年龄一天比一天大了,我们哥几个曾经几次劝他把毛驴卖掉,也别再种地了,让操劳大半辈子的二老享受他们的天伦之乐——凭我们哥几个的条件还是养得起二老的。可父亲就是不肯:我是农民,不让我种地我干啥?虽然不用毛驴种地拉车了,它还可以下驹卖钱,有它的经济价值,我身体还行,还能经管……反正他是有一大堆的理由。我们心里也都清楚,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父亲,是轻易不会撇下他的庄稼地,也舍不得离开那头和他朝夕相伴的老伙计。拗不过父亲,我们也只好作罢,任凭二老继续过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

今年年初的时候,父亲给毛驴铡草,闲不住的母亲也上前帮着忙乎。可母亲毕竟是个女人,对机器不是很了解,再加上年龄大了,反应有些慢,一不小心被铡草机伤到了手,并且伤得还不轻。从那以后,父亲就经常看着毛驴发呆。有一天周末,我们哥几个回家看望二老,父亲把我们叫到跟前,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如果有合适的买家就把毛驴卖了吧。”话一出口,我们哥几个先是一愣,可看着父亲严肃的表情,知道他说的是真的。从他的眼神和语气当中,感受到了父亲是经过很激烈的思想斗争才下的这个决心。果然,在后来与父亲的交谈中,他跟我道出了他的想法:“唉!当初不如听你们的了,要是早点卖掉,你妈的手就不会伤成这样了……”接着又是一声长叹。我望着父亲茫然的表情,他的眼里竟然闪动着泪花!不知他是心疼母亲的手,还是舍不得心爱的小毛驴,长这么大的我,还真是头一次见父亲这样动情。在过去那么贫穷的时代,面对那么艰难的日子,父亲都没有掉过眼泪,可是今天,父亲竟如此伤感,弄得我一时不知该怎样安慰父亲。

母亲告诉我,在卖毛驴的问题上,父亲也是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来过好几个买主,都被父亲给打发走了。因为父亲怕毛驴受委屈。他对买主有着严格的要求:钱少点儿无所谓,必须是勤快人,是正经养牲口的主儿,更不准买回去杀掉卖肉……这次,终于遇到了一个中意的买主,父亲把人家盘问了半天,才答应卖给人家。就在卖毛驴那天,父亲恋恋不舍地摘下毛驴的笼头,抚摸着毛驴的额头,半天不愿离开。小毛驴好像也知道将要发生什么,默默地站在那里,用舌头舔着父亲的手背,眼里还流出几滴泪水。

买家把毛驴装上了车,准备发动车子的时候,父亲又走上前,扒着人家的车门再三叮嘱:这头毛驴喜欢吃什么草,每天要喂几遍水,多长时间要牵出去遛遛弯儿,多长时间要削一次蹄子……载着毛驴的车在前边走,父亲就在后边跟着,直到看不见车的影子才停了下来,却依然在路边望着远处发呆。最后还是在母亲的劝说下,才慢慢回到屋里。

母亲正和我唠着卖毛驴的经过,这时,父亲从外边回来了。我怕勾起父亲的伤感,就赶紧打岔,唠起别的话题。过了一会儿,我为了想安慰一下闷闷不乐的父亲,就提议去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父亲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和父亲一起,边唠嗑边向村东头走去。

我们来到地头,父亲看见满地绿油油的庄稼,就像见到了多年的老朋友,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我望着眼前这片父亲亲手莳弄的庄稼,看着身边高兴的父亲,忽然之间让我对父亲,还有那些和父亲一样的家乡人民,一下子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些年,正是这些家乡的父老,在党的政策指引下,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无闻地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着,他们不但摆脱了贫穷,改变了家乡人民的生活,还让家乡逐步走上了富裕的小康之路。同时,他们更是改变了家乡的面貌,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沟,改造成了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站在半山坡上,聆听着父亲兴奋的讲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家乡的变化令我兴奋不已!这个哺育我长大的小山村,如今真的是山青水绿,风景如画:村东头的那一大片平地,早已建起了一排排整齐的温室蔬菜大棚;在村子里,印象中的那些低矮的泥土房和茅草房早已不见了踪影,全部变成了一栋栋宽敞明亮的北京平房,中间还穿插着几栋二层小楼;贯穿整个村子的那条人们进出村子的土路,如今已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路的两边不但安上了太阳能路灯,还种上了五颜六色的鲜花;村前山脚下那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两岸,郁郁葱葱的杨柳迎风起舞;南山上茂密如织的青松翠柏,村后小山上的那片杏树林,还有村西头那片硕果累累、丰收在望的苹果园……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我的心中涌现出无限的感慨!家乡,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里,凝聚着父辈们辛勤的汗水,包含着他们大半生的艰辛。此时,我真的被父亲以及和父亲一样的那些家乡父老所感动。他们,不就是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吗?家乡发生的变化,不就是中国无数个小山村的代表吗?在我们祖国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多少和父亲一样的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家乡的土地上,在他们眼里,土地是他们的命脉,牲畜是他们的伙伴,土地上所有的一切,甚至每一棵草、每一粒土,都带着灵性,都是他们最好的朋友。他们之间朝夕相伴,和谐共处,不但共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而且也是这片土地上美的缔造者。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才让我们的家乡变得如此地美丽,才绘就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秀美山川。如今,在祖国腾飞的道路上,他们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默默无闻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挥洒汗水,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就是托举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梦想的强有力的翅膀!



【作者简介】范学凯,男,大专学历。三十年来一直从事财务工作。从小就热爱文学,中年以后开始写作。作品多以散文为主,曾多次在县、市征文中获奖。在《辽宁职工报》《喀左县报》《作家新视野》等刊物上登载。




品牌战略联盟单位

中国唯美诗歌原创联盟


联盟网站

中国唯美诗歌网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

www.ap0001.com

滑动图标给你惊喜

………………………………………………

组织架构

     问:谭五昌 祁人 大卫

        唐成茂 毕福堂 夏敏
        灵岩放歌 霍莹
        张火炎 曾春根

连续性出版期刊号:ISSN 2709-8087
主     办:作家新视野杂志社

社     长:吴光德

  长:吴  莉  孟宪梅

编辑出版:作家新视野编辑部

总  编 辑:吴光德

主      编:山雨歇 

执行主编:石江  

      辑:水滴儿 不忘初心 孟新龙 杨俊

                锦哥

国内总社地址:中国·北京

分社地址:中国·山西·朔州

所有投稿作品须为原创首发,并在作品前标注清楚。

投稿邮箱:zjxsysg@163.com

海外编辑部:

主编:韩舸友(美国)

新加坡发行组稿站站长:舒然(新加坡)

新媒体网络运营部:孟新龙

市场部部长:

盧俊(香港)

傑森(美国)

广告发行部部长:翟換靈(香港)

宣传部部长:

(国际)鐘佩敏(美国)

(国内)马玉涛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921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国情怀——读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犁夫的《父亲》
我的祖母
中篇小说:小村人事
【中华杯2022全国第三届清明节笔会】大展:李炳镇
徽州往事|土地(2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