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家|左右:我所知道的黄海或黄海兮

知道的黄海或黄海兮
左右


离职之后,终于闲了下来。闲下来
后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我翻看一本书,突然想到了黄海。
记忆中第一次知道诗人黄海其名是在《诗选刊》2009年下半月刊上,里面选发了黄海的组诗与照片,同学翻阅杂志时说那张干净而明澈的圆脸,长得像我。印象中,从没有一个人因为长得像我而令人念怀,于是我就记住了黄海的名字,网上读了很多他的作品,有散文小说也有诗歌,从那会儿我知道了他中学时代就开始写作,他和我一样喜欢带着文字去旅行,他能在玩耍与行走的途中,觅寻到路途遗失的灵光。他有一部诗集《穿花裙子的小佳》。我很喜欢这个书名,由于这个书名,我一度固执地幻想,我也会找到一个名叫小佳的女朋友,她穿着花裙子。后来的三年后,书中情人小佳没有找到,但找到了一个叫小芯的梦中情人,她也爱穿裙子,她也爱诗歌,我们走在了一起,整整两年,爱情短暂而神圣。
说到我自己的爱情好像说远了。记得第一次见黄海,是因为一个商洛的老乡得了很严重的病情,长安诗歌节为他举办了诗歌朗诵会并号召大家捐款,我与大学老师张毅也闻讯参加了。那是我第一次见长安诗歌节的人,第一次见这么多诗人来参加活动,伊沙秦巴子也在场。当时大部分长安诗人都不认识我,我那会儿写的诗比茅厕里的虫还臭,但自己毫不知羞。第一次打量从照片里神交过面的黄海,心情不仅是兴奋的,也是激动的,当时想走上前去和他握个手,但又碍于交流,只能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听他们朗诵,叙说老乡的故事,诉说别人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感情。参加了几次长安诗歌节的活动,也就跟黄海熟了,相互之间递来递去的眼神也明澈了。有一回长安诗歌节的活动上,他在给所有与会的人免费发放他与伊沙等人创办的《唐》杂志,当他递给我的时候,对我微微一笑,从那一个微微一笑开始,我就感觉,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我是一个不甘于落后的人,包括学习,文学与生活。这些年拼命的较真,就是为了能够让生活越过越趋于明净与趣意。而往往在生活的较劲处,要有一个人物目标作参考我才能坚定不移自己的前进脚步。这些写作圈里的人物目标,有伊沙,有第广龙,也有黄海。在长安,伊沙是写作上勤奋、著作等身的最典型代表,第广龙是在写作上人品德品与作品,无可挑剔。而黄海不同,他不仅仅是作品写得好,在生活与写作上,他也爱较真,较起劲来,他能够闭门谢客几天不见人,网上一露面就立马在博客摔出几颗文字原子弹:他躲起来写最近想写的作品去了。他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他又是一个挣了钱立马投身于文化公益事业的商人,与那些身上贴满铜臭味的生意人大有不同。黄海本是湖北黄石人,十几年前离开黄石只身来西安打拼,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成功坚守到今天,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树立了奋发图强与自强励志的榜样。或许他的事迹在全国不太惊世骇俗,但大到陕西小到长安,知道他的人都特别感动又满身激励。他挣的钱除了自己花,其余的用途,用于投身文化与公益,用于请长安的诗人朋友们吃饭喝茶。就我力所了解的范围所知,他创立的公司不仅仅有一些公益性的图书出版项目,也有一些公益性的文化交流活动,编刊了一些免费交流的诗歌杂志与图书诸如《唐》《陕西诗选》等,他还凭借一己之力创立王维诗歌奖,与长安诗歌节的同仁创立了长安诗歌节唐·青年诗人奖等全国性大奖。这还是一个明亮的方面,另一个在他看来不足以为外人道但我觉得很令人敬重的细节:每次长安诗歌节的同仁聚会,外地的诗人作家来访,同城的诗人作家约邀,他总是第一个抢着买单,而且在聚会接近尾声的时候,不声不响地买了单,悄悄溜走了。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想,以后如果我也发达了,也要这样对待所有的朋友。
去年秋天,黄海突然改了笔名,叫海兮,后来又改成黄海兮。新改的笔名,我不太习惯。为了区分我所习惯的一个人,我这样称呼他:写诗的时候他叫海兮或者黄海兮,写诗歌之外的文本的时候,他叫黄海。在写作上,他是多栖的作家,他的身份几乎鲜为人知:小说写了不少,但不在意发表。散文出了几本集子,也获了奖。工作之余,还担纲《美文》杂志的编辑,为《美文》写散文评论,有不少散文创见令同行吃惊。他写的游记散文,以及一些有意思的散记,将我引领上写散文的道路上来。也不知从何时起,黄海写的散文与评论,我竟然习惯了一字不落地读完,读完后又渴望尽快读到续篇,像在期待一位与我久未谋面的新娘。
黄海待人对事,都很客气。不管任何时候,见了谁,他总是以左右兄,艾蒿兄,有尾兄来称呼别人,我想,这是他值得别人尊敬与深交的地方:一个文人的素养,大抵应该如此:身份无贱贵,你我都是兄。在他的身上,有着现代文人罕见而可贵的精神:真诚,实在,简单,无邪。
当然了,兄长黄海也是有缺点的。他爱臭美,有时也爱孩子气。这些无关痛痒的缺点,正好说明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在长安诗歌节中,给我强烈印象和孩子接近的诗人,有两个,一个是伊沙,一个是黄海。我喜欢观察人,而且一直坚信自己观察人的眼光。伊沙和黄海,身上散发出来的孩子神韵,不是装的,不是刻的,也不是有意无意的,因为他们本身的心灵,素养与气质,完全在孩子的纯真行动之外,只是他们从无发觉罢了。
我热爱长安诗歌节,也热爱黄海。他就像我的兄长,生活在长安周围,我围着长安,也围着他,不知不觉已经四年了。

2016年2月27日  长丰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李振羽《诗神在上》
左右《对不起》(陕西)
山东诗人‖【于兆华诗选】
「今日推荐」面对黄海,举杯放歌~孙成文
【诗生活】敏捷 ‖ 春光中滑落的岁月
新世纪诗典(第六季)【在寺庙 ——李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