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清民初时期你不知道的山城往事,公教会在重庆的历史沿革
公教会在重庆的历史沿革,晚清民初时期你不知道的山城往事

一,遣使会会士购建重庆最早的教堂
1640年前后,天主教传教士利类思开始了天主教在四川的传教事业,两年后安文思也抵达四川他们曾经在重庆开展工作。由于得到退休高官刘阁老(刘宇亮)的支持,“弃邪归正者甚多,领圣洗者亦复不少”。

一百年前的山城重庆

一直到康熙年间,四川传教工作卓有成效,有很多品学兼优的人领洗,到清政府禁止天主教传教的时候,清康熙46年(1707年)将在蓉多年的外国传教士驱逐出国。

重庆,1920年景象

天主教在重庆真实意义的教会事业是在康熙晚期开始的,据《巴县志》记载,天主教传入重庆在清康熙41年,也就是公元1702年。那时候意大利遣使会会士穆天池、毕天祥,在重庆购一屋作为教堂和住房,这便是重庆最早的教堂。


遣使会曾经是在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传教修会,1773年7月解耶稣会以后,1782年起在华传教事务由遣使会受命接管,穆天池、毕天祥是第一批遣使会神父。

二,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接手管理四川教会

到了清乾隆年间以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接手管理四川教会,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派会士秘密赴川,传教活动由公开变隐蔽,从城镇转移乡村。

清末民国天主教方济各会(方济会)教会传教士修女在四川重庆传教, 救助当地的百姓

方济各会是1209年由意大利人方济各创立,由于其会士间互称“小兄弟”,因此也有称“小兄弟会”。该会还设有“第二会”(女修会)、“第三会”(在俗教徒),该会很早就传入中国。

他们在下层群众中发展教徒,培养本土传教人员,虽然经历清政府百余年的严厉禁教,但这禁教是“禁者自禁,信者自信”,仍然在艰难中得以延续,教会在民间仍有较大的活动空间。

晚清民初时期重庆主教与中国籍神父合影留念

巴黎外方传教会是历史上最早的全力从事海外传教的天主教组织,主要在亚洲从事传教工作。历史上,中国的西南地区、两广和东北,乃至西藏的边缘地带,都是巴黎外方传教会重要的传教区。

荣昌天主堂

巴黎外方传教会很早就来到中国,有记载会士白日升、马吕埃曾在重庆购屋传教。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标志之一是其名称的法文缩写ME。如位于重庆荣昌城区西大街的荣昌天主堂。

三,重庆开埠成为中国西部重要城市

重庆正式开埠后,成为中国西部最开放和最重要的城市,山城便开始设银行、修教堂、建医院、办学校,有了现代化气象。

清末至民国初年,传教士纷纷来到山城,开办了多家教会设施,仅天主教会就有天灯街一带的仁爱堂建筑群,内有教堂、女修道院,以及仁爱堂医院。

民国时期的仁爱堂

离仁爱堂不远处的领事巷有昔日的天主教圣心堂。南纪门外曾有一“南纪门天主堂”;加尔默罗女修会设立的苦修院设在旧地名“关圣梯”的地方,旁边是天主教三德堂。

天主教在临江坊蹇家桥建真原堂建筑群,而今重庆古城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天主教堂,则是现在的主教座堂若瑟堂。

民国初年的重庆若瑟堂钟楼远望

这些教堂有的遥遥相望,有的近在咫尺,每逢瞻礼主日,常有各种圣事礼仪宗教活动,除了有众多教民来此参加礼仪活动,还有官员相互拜访,中西各色各样的人来往频繁。

清末民国天主教方济各会(方济会)教会传教士修女在四川重庆传教

早在上世纪初重庆已是“教堂林立,处处均有司铎,住居既久,人地自熟”。等到抗日战争时期迁都重庆,商贾难民一起涌入山城,只见轿子滑竿不同交通工具扎堆,讨生活的商贩役工云集叫卖,上演了一场既热闹又艰辛的悲喜剧。

四,精美绝伦的仁爱堂


山城巷的仁爱堂的有一个很长的建造历史,她不仅是天主教会修建的重庆第一所西医院而且还有其他繁多的功能。

“仁爱堂医院”旧照

巴黎外方传教会于1855年开始,几十年间陆续购买天灯街一带诸多房屋,逐渐兴资修建仁爱堂,到1902年才基本完工。

仁爱堂建筑规模很大

仁爱堂建筑群,内有教堂、神父楼、修女楼、仁爱堂医院、1936年还开设有护士学校和附属建筑的统称。

抗战时期仁爱堂,斯派曼主教在弥撒后与法国修女交谈

最早建成的是仁爱堂医院,法国人阿特利昂任首任院长,玛丽亚方济圣女修会负责管理。

仁爱堂建筑群残迹

抗战时期,仁爱堂医院还为空袭受灾难童提供救济,为“难童救济及教养第十所”;仁爱堂医院曾创办护士学校,是由国民政府文化部、教育部批准定名为私立仁爱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五,​加尔默罗女修会与明德小学

加尔默罗会又称“圣衣会”,12世纪中叶由意大利人伯尔纳多率数名隐修士到巴勒斯坦加尔默罗山隐修组建而得名。该会男修会为本会,女修会称“第二会”,还为在俗教徒设有“第三会”。女修会于1869年传入中国。


照片上,是一群身穿黑衣的修女,胸前佩戴十字架。这里面应该有在俗教徒“第三会”和望会女子,因为当时可能修女没有这么大的规模。
清同治八年(1869)加尔默罗女修女传入中国,1918年教会购置曾家岩龙家湾约15亩地建房屋40余间和一座教堂;1920年重庆主教邀请上海加尔默洛女修会来重庆立会。
1921年上海派法籍安娜保禄,和另外德外籍修女4人、中国修女三人来渝成立重庆修会。

在周公馆、曾家岩渝建村,现在还能看见几根残缺的罗马立柱,这是苦修院原址。

1928年,天主教会在曾家岩长十二间街创立明德初级小学,解放后更名为曾家岩小学,学校的教师为苦修院修女。

曾家岩小学旧照

还有一所学校名为启明学堂,是由天主教法国圣母小兄弟会所创办,1925年更名为明诚中学,解放后被西南局接管,1988年改建为雾都宾馆。
六,重庆主教府驻地真原堂

重庆真原堂要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据传是一位马神父在城内用近千两银子买了一处房产,他在房屋上写下“真原堂”三个字这便是这座主教教堂的初始故事。

抗战时期,从基督教美以美会福音堂看天主教蹇家桥真原堂(右上白色钟楼)

真原堂是一处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因为当时情势复杂爆发教案,曾经数次重建。抗战时,因日机轰炸,真原堂受到一定损毁。教堂在当初竣工以后,就定为教区主教府驻地,这里曾经见证很多重要历史事件。
(1856年4月2日,四川代牧区分为四川西北代牧区和四川东境代牧区和川南代牧区。1924年12月3日,四川东境代牧区根据主教驻地更名为重庆代牧区,1946年4月11日,重庆代牧区升为重庆总教区。)
1945年斯派曼主教在重庆真原堂做弥撒

教宗特使刚恒毅回忆1930年初在重庆真原堂:
我们到了重庆,报章和地方政府把我视为教廷驻华大使,以贵宾礼相迎。主教公署把八一通电写在黄色绸缎上广为宣传。

方济各修女在四川的一处孤儿院里的孩子

我为两位中国主教举行祝圣礼,一位是万县的王泽溥主教,另一位是嘉定的王文成主教。参加典礼的有两位襄礼主教,八十馀位神父,当地军政首长和许多教友,盛况空前。

1945年,重庆天主教堂门口

主教公署採中国传统华丽的装饰,只挂教宗旗和中国国旗,没挂其他外国旗帜,颇获好评。两位主教的産生,显然是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最佳成果展示。”

七,后来成为主教座堂的若瑟堂


若瑟堂,重庆至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的时候是普通的平房,1893年传教士们拆平房重建经堂和附属房屋,那时候还没有钟楼。

​1920年前后的重庆若瑟堂

若瑟堂面对嘉陵江,旁边就是重庆的老城墙,紧邻着当时定远门。到1917年,才在教堂大门前增建50余米高的钟楼,安置大小金钟3口,每逢罢工瞻礼、庆节、主日三钟齐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若瑟堂所在地并不是在当时的市区,选择了一个略为偏僻的地方来修建天主堂其实是无奈之举,1946年,主教尚惟善发起募捐修缮若瑟堂,以后的天主教堂才有了今天的雏形。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成为日本轰炸的重要目标,遭受日军疯狂轰炸

若瑟堂在1939年8月和1940年5月两次被炸,除钟楼侥幸躲过之外,其他建筑都遭受毁灭之灾。

​若瑟教堂钟楼上合金钟上的铭文

若瑟教堂整体是中西合璧:院落是中式的,教堂是哥特式风格,因奉大圣若瑟做主保而得名,1952年成为主教座堂。
天主教若瑟堂典雅华丽,气氛庄重肃穆

如今这里成为重庆和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主教堂。每当有重大的瞻礼,教友便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参加弥撒礼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武汉老建筑的故事:第1篇 低徊的圣歌
淡水路上的教会房产
​重庆传统文化风貌符号之:山城巷{注}
天主教基本常识
你知道中国第一位枢机主教是谁吗?
我像牲畜一样活了一辈子,但她却让我死的时候像个天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