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丁香园推出付费问答平台 “来问医生”,尝试将2000万C端用户变现

近日,丁香园推出了医疗领域的付费问答产品“来问医生”,以满足患者在更多元医患场景中的需求;同时,也为丁香园的医生用户提供一个进行个人品牌塑造和价值变现的平台。

“来问医生”怎么用?

“来问医生”基于微信平台开发,用户关注“来问医生”微信服务号(LaiWenYiSheng)后,即可根据科室选择医生提问,并按照自认为合理的价格进行支付。

医生回答后,用户自愿选择将回答设置为公开或不公开,若选择回答公开后,其它用户可支付 1 元查看答案。提问超过 24 小时未被回答,费用将原路退还。

这种付费问答,并分享答案的模式,源于丁香园此前做的一个小尝试。

“来问医生”负责人初洋介绍说,今年5月份他所在的团队发现了一对一问答付费平台“大弓”,丁香园在“大弓”上做了小范围的内部测试,发现患者有付费意愿咨询医生,医生也有兴趣来回答问题。

基于此,今年6月份丁香园开始立项规划产品,历时1个月的时间便推出了“来问医生”,目前“来问医生”仍处于测试阶段。

丁香园为什么要做“来问医生”?

“来问医生”负责人初洋告诉动脉网,丁香园通过“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已经在线上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并积累了2000万C端用户。

在通过丁香医生平台为用户提供普适医疗健康知识的基础上,丁香园关注到在医疗科普知识检索和线下就医之间,用户仍有大量的个性化健康咨询需求,因此推出“来问医生”作为线上线下的连接器。

同时,作为医疗领域的价值连接者,丁香园希望为医生和患者,建立更为直接和可信赖的信任关系,并通过付费问答形式,实现价值交换。

丁香园 CEO 张进在“来问医生”项目启动时曾表示:“在虚假医疗广告和导医信息泛滥的当下,用户甄别信息来源的成本过高,我们用丁香医生平台完成高质量的医疗健康信息积累,然后用个性化问答来连接好医生和患者,为医生提供服务变现和个人品牌建设的渠道,为患者用户提供靠谱的咨询服务。”

“来问医生”的医生从哪里来?问答质量如何保障?

“来问医生”这种付费问答模式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保证医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如何保证医生回答问题的及时性和积极性?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的完整连接?

1)如何保证医生回答问题的质量?

初洋表示,在内侧阶段,丁香园将严格控制“来问医生”平台上的医生数量。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过,医疗的核心在于医疗质量。“来问医生”目前实行邀请制,并将医生注册门槛设为三甲医院主治医师及同等水平以上的医生。

在内测阶段,医生主要来自丁香园的专业医生用户,并与丁香园医生认证体系打通。目前“来问医生”共有1000名医生。

除了严格控制人数外,丁香园还有一套自己的筛选体系对医生做评价。“丁香园的专业医生用户在丁香园的论坛、丁香客、丁香通等平台上都留有足迹,根据这些足迹丁香园建立了一套评价医生的算法。”初洋告诉动脉网。

2)如何保证医生回答问题的及时性?

初洋介绍,“来问医生”并没有做成对话形式,而是一种给医生发邮件的方式。“相比在线实时问答,异步沟通有利于利用医患双方碎片化的时间。”初洋说道,“丁香园认为医生的作用不可替代,线上医疗咨询只能满足一部分患者的需求。”有一些医疗需求是无法通过线上来实现,比如一些急性发作的疾病患者必然会优先选择去医院和诊所。

在“来问医生”平台上,患者发送给医生问题后,大约1个小时后才得到回复,但是患者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关键在于医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有一定保障。

3)如何保证医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值得一提是,“来问医生”采取的是患者自己选择一定的价格支付给医生以获得咨询答案。价格的制定权在于医生,丁香园为医生设定了10元~500元的选择范围。限定最低价,是因为丁香园不希望有过于靠低价来吸引用户的医生;限定最高价,则是防止有医生太看重收益。

在初洋看来,比收益更重要的是医生个人品牌建设的需求,这是“来问医生”平台上的医生回答患者问题的最大动力。“医疗仍然是一个服务行业,医生最终要靠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才能获得更大发展。”

未来:打通线上线下,并不急于追求商业化

如果医生通过“来问医生”建立起了在患者群体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下一步医生就可以实现患者直接转换到线下就诊。这样一来,丁香园线上汇聚的2000万用户就可以有实现商业化的可能。

不过,初洋表示丁香园前期不会涉足导医、导药,更多是为患者提供一个线下就诊的信息对接平台。比如患者可以考虑在“来问医生”平台上优先选择自己所在城市的医生来做线上咨询。

据悉,目前“来问医生”平台上患者支付给医生的费用,丁香园不会从中做任何抽成。患者的问答默认全部都是隐私的,如果选择公开,控制权完全在患者手里。

且患者可以从中获得一定补偿。比如一个患者选择问答公开,其他用户付费1元来查看问答内容,其中0.5元分给分享问答的患者,0.5分给回答问题的医生。

“如果有几十个人查看相关问题,其实分享问答的患者的成本就被覆盖掉了。”初洋表示。至于是否从医生的收入中获得分成,初洋表示很长一段时间应该不会考虑:“我们商业化的步伐相对要慢一些。”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xi.n@vcbeat.net


本文作者

卜艳

未来医疗新技术的瞭望者

▼点击文字查看作者相关文章

房地产+医疗线下诊所医药O2O

中国平安奇虎360春雨医生就医160

好药师茄子口腔云益佰制药益体康


●联系作者请加微信号:angelyaya121,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投稿:tg@vcbeat.net

授权:xi.n@vcbeat.net

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注动脉网官方微信号:vcbeat或长按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问医生”来了,丁香园能否破局? || 小而美100+
六大移动问诊APP深度评测_如医位居前列
未来,每个医生都会有自己的诊所
在线问诊:3大误区,3重真相,3副解药
互联网医疗的尴尬前行:“治死了谁负责?”
一个在线问诊平台是如何帮千万用户“科学变美”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