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KaDa故事:好妈妈人设不崩,心态早晚要崩

估计很多妈妈跟我一样,在初为人母的时候,豪情万丈地大立flag:要当一个耐心、温柔、亦师亦友的好妈妈。

孩子绝不交给上一辈托管,最亲的人必须是我;

苦学各种育儿知识,成为最理解孩子需要的人;

不打不骂不吼,凡事都要跟孩子好好沟通……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经常因孩子而感到焦虑、无奈,甚至气到肝疼,又总是在情绪崩溃后感到后悔图片

图片出处:绘本《让我安静五分钟》

到底为什么当妈的压力这么大?是我们这一届妈妈,被“好妈妈”的人设逼的太紧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把“好妈妈”的人设崩了吧!

一、做“好妈妈”不如做个“真实”的妈妈

作为妈妈,我们经常被教育:要控制、压抑住自己的负面情绪,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岁月静好”。让孩子活在一年四季恒温的“温室”里,永远感受不到伤心、痛苦、黑暗……

但这么做的结果:

①孩子缺乏面对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一旦走出温室就蔫儿了;

②你的压抑孩子全看在眼里,孩子没有感受到“阳光”,只感受压抑、冷漠;

③你的负面情绪没有出口,逐渐成为“更易燃易爆”的妈妈。

这样的“好妈妈”,只是个面具妈妈。



孩子到底会喜欢一个永远在笑的面具,还是一个有哭有笑有爱有心的妈妈呢?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enough monther这个概念,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足够好的母亲”。

这个“足够好”不是指100分,而是60分——

意味着我们除了要对孩子表达爱之外,也可以向孩子表达烦恼、不满意等等情绪。并且事后,能及时跟孩子聊聊自己的感受,和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认识。

孩子迟早要面对负面情绪,借此机会,让他看到它们,面对它们,他才能成为那颗无论在“温室”还是旷野,都能茁壮生长的“大树”!

  

同时,成为“真实”妈妈的你,才可能成为真正快乐的妈妈。

孩子快乐绝不是阳光只照射在他一个人身上,而是他爱的妈妈和他一起沐浴阳光,一起做快乐的事。

图片出处:绘本《妈妈,买绿豆》

二、做“好妈妈”应该先接纳自己

其实,当妈妈有一个很妙的地方:就是在育儿的时候,不断地看见自己,了解自己。

就拿对孩子发脾气来说,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经常会因为孩子的某一种行为——甚至并不是很严重的行为产生反感、愤怒等负面情绪。

图片出处:绘本《大嗓门妈妈》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里,作者举了一个小例子:

“我的母亲,很讨厌孩子玩耍时的尖叫声。后来我注意到,我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吵闹时,哪怕他们玩的很开心,我也会陷入一种警觉状态。

之所以如此,其实是因为母亲的父亲(我的外公)经常头痛,所以孩子们在家走动时,都要蹑手蹑脚,否则就会挨骂。”

很多时候,不一定是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孩子的行为,让我们的记忆闸门被打开了,唤醒了我们过往经历中深藏在心底的感受。

所以,孩子也是我们的一次成长机会,面对真实的自己,接纳自己。

当你被孩子触怒,可以对自己说:“先停一停,冷静一下”,然后闭上眼睛去回顾、分析我们的童年:当时发生了什么难忘的事,当时我有什么感受。

找到这个问题的关键,才能更好地帮你处理好亲子关系。



同时,我们也应该接纳自己的“不够完美”:我们不可能既完美地干好事业,又完美的顾好孩子。

举个例子,你工作了一天精疲力尽,晚上孩子仍要缠着你玩游戏。

你也可以诚实地对孩子说:“妈妈今天太累了……”然后坦率地向家人求助:“我今天真的很累,你能陪孩子玩游戏,让我休息一下吗?”

偶尔的“偷懒”,孩子绝对不会失望。

  

在接纳孩子之前,先接纳自己。这样,你的爱更宽广。

三、“做好妈妈”更要做自己

父母真正的爱,不仅让孩子可以依赖,也让孩子可以远行。

母子间的爱是绵长的。但过度的爱,只会让彼此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我们之所以强调妈妈也要“做自己”,不仅是为了我们的自我实现,对于育儿来说,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做自己”的妈妈,更能够成为孩子的榜样,也更容易在孩子成长的时候, 适时放手,将重心调整回自己的身上。

而不是持续地过度关注孩子,侵犯孩子的边界,破坏孩子的自我成长。

正如那句话:“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图片出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当然,在孩子还在婴儿期时,我们要给予孩子亲密的肌肤接触。

在孩子(无论男孩女孩)1岁半之前,怎么宠爱都是不过分的。

我们多和孩子相处,多拥抱孩子,孩子也会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当孩子成长到大约2岁,就开始了独立的第一步。

从这时开始,我们就要有意识地适当给他创造独立的空间。

比如,让孩子单独玩一会,不去打扰;让他们跟其他的亲友单独相处一段时间。

这些都需要父母的支持,特别是妈妈要放下心,而不要时时刻刻都围着孩子。

到了3-5岁,孩子会越来越多地显露自己的个性。

他们的情绪迅速发展,主意也越来越大。

我们要做的,就是别过多压制孩子,而要多理解他们的情绪,正面引导。否则,可能会阻碍他内在自我的发展,破坏孩子一生的性格。

图片出处:绘本《栗子树下的秘密》

无论孩子几岁,都记得你是你“自己”,保持几个自己的爱好。

当孩子长大时,妈妈的身份慢慢褪去,我们自己的灵魂依旧能在孩子面前闪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
每晚睡前对孩子说这几句话, 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一个月就会有变化
妈妈的4种行为会让孩子越来越笨, 智慧父母抓紧改掉
这三种家庭更容易养出低情商的孩子, 聪明家长这样做!
你的孩子发脾气时,是否这样被对待过?
家庭关系中关系错位,孩子成为父母的父母,这样是否正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