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条含胶”? 假的!

塑料大米、方便面是“垃圾食品”、笔直黄瓜喷了药、注胶虾蟹……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与“吃”有关的一些文字、图片、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和论坛里快速传播。这些所谓的“忠告”、“揭秘”大多未经科学论证,反而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或为博人眼球、或为自身商业利益,经过精心编撰、剪辑制作而成。这些“有图有真相”的食品谣言不仅让公众对食品安全信心大打折扣,极大地损害了诚信经营企业的品牌和信誉,也对我国食品产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前不久,一则“面条含胶”的视频在网络和微信朋友圈上热传,引发众多消费者的关注。网络视频中,有人用水洗面条,结果洗出来一坨黏糊的东西,并称在面条里加了胶。涉事企业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迅速做出回应:金沙河的挂面除了食用盐没有任何添加剂,并且有相关的质检报告可证明。那么网传的视频中所指的“胶”又是怎么回事?其实,类似视频早已被网友证实是谎言:水洗出来的是面筋,成分以蛋白质为主!

对此,业内专家也做出了权威解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主任委员钟凯博士、河南工业大学陆啟玉教授、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谭斌研究员等专家指出,小麦面粉及小麦面粉制品如面条、面片、饺子皮等,在用水洗时淀粉和水溶性成分就会离开,剩下具有黏性、延伸性且不溶于水的东西就是面筋。小麦面粉等级越高,要求的面筋含量也越高。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魏益民教授强调,小麦面粉通过和面、醒面、压延、切面、干燥、切割、包装等工艺过程,制成挂面后,面粉的组成成分一般没有发生变化,面筋依然存在。微信视频里所说,挂面中洗出了面筋,就认为制作挂面时一定加了胶体物质(胶),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这一说法毫无根据,也不正确。专家们还指出,面筋是面条的骨架。如果面条中面筋蛋白含量太低,面条的韧性、弹性不足,加工时容易断裂,煮的时候容易混汤。有时,吃面条感到不够筋道,就是因为面筋不够。但如果面筋蛋白含量过多,面条韧性过强,不容易煮透,也会导致口感不好。

此外,金沙河面业所属辖区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河北省邢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出公告,称近期微信视频传播的“金沙河挂面中掺化学胶”系谣言。邢台市食药监局、南和县市场监管局及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相关专家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邢台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联合检查和抽样检验。联合检查组对邢台市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挂面生产车间、成品库、原料库、辅料库、包装材料库进行了检查,并对企业的产品配方、标签、原辅料入库单、检验记录、检验报告等内容进行了抽查,未发现使用化学胶等非食品原料及非法添加情况。联合检查组从该公司现场抽取了 3个批次样品送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进行检验,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面条加胶”是一个“陈年老梗”的谣言,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但是,为什么这种稍加分析就能被识破的谣言总有人相信并为之散布?

首先,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偶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动摇了消费者的信心,一旦产生任何关于食品安全的“风吹草动”,人们就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食品安全谣言也就迅速发酵。中国科学院相关统计报告显示,当前食品安全谣言占我国各类网络谣言的45%,位居第一。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16年全国范围内食品样品抽检合格率为96.8%,与2015年持平,比2014年提高2.1%,显示出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发展,很多所谓的“食品安全问题”是由于误报、误解、误读造成的。“谣言止于智者”。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多了解基本常识,对所谓的食品安全“内幕”多一些理性判断分析,提高公共责任意识,不信谣、不传谣,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食品安全谣言传播。

其次,媒体从业者把关不严。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了食品谣言的重灾区,部分媒体从业人员水平不高、把关不严,将空穴来风的消息无限放大成食品安全问题,为追求轰动效应故意扭曲事实,动辄冠以“十万火急”“速转”外加几个惊叹号挑动情绪,甚至通过移花接木炮制假视频从中获利,这些最终伤害到的是企业声誉、市场良序和消费者的信任,更给我国食品行业的形象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有关管理部门要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严厉打击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等造谣传谣行为,铲除谣言滋生蔓延的土壤。与此同时,作为媒体应学会判断食品安全信息的真伪,强化信息发布管理,杜绝谣言的扩散蔓延。

第三,缺乏权威辟谣声音。俗话说,传谣动动手,辟谣跑断腿。相比造谣传谣,辟谣成本过高是抑制不少主体破除谣言积极性的主要原因。针对食品行业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机构和平台,及时发布消费预警,理性引导,与专业机构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加大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力度,第一时间对食品安全领域的杂音、噪音作出回应,以权威解释消除公众恐慌情绪,让谣言无处藏身,让企业安心生产,不会无辜“背黑锅”。

第四,造谣传谣违法成本低。强有力的法律是扼杀一切谣言的根本手段。目前在打击食品谣言方面我国不乏法律依据。例如,新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我国刑法也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网络绝非法外之地,打击食品安全谣言、净化网络环境,有必要在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及有关司法解释中,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惩处办法,将散布谣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分类,重拳治乱。

类似“加胶面条”这类食品安全谣言由来已久,并且每隔一段时间“花样翻新”,因为这些谣言恰好迎合了人们对当前食品安全现状的某种疑虑和心理。作为被谣言中伤的守法经营企业,往往欲哭无泪,品牌信誉一落千丈,更有可能伤及一个产业。各类媒体要全面、准确、客观地报道食品安全信息,切实加强和改进食品安全领域的舆论监督,积极稳妥引导社会热点,释疑解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粉碎“舌尖上的谣言”,重建消费者对于我国食品行业的信心。

附件:邢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给出的权威检查报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辟谣“塑化剂面条” 专家:煮不烂的为面筋 是好东西
安全 | “面条含胶”的真相
再拘一人!谁在制造“金沙河挂面含胶”谣言?
“舌尖谣言”为何屡辟屡传?
面条洗出
揭开挂面“含胶”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