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知道吗?东阿曾与一所高校失之交臂

看到一则旧闻:

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为首任校长。该校“根正苗红,目标高远”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建立,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贵大学。

1969年,“珍宝岛事件”爆发后,中苏关系紧张,中央决定把中科大搬离北京,南下疏散。

当时,中科大曾经选址河南南阳,当时的南阳政府以无法解决粮食问题为由,婉拒了中科大。

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李德生将军主动出面,把中国科技大学请到了安徽。令人唏嘘的是,李德生将军就是河南新县人。

从此,安徽省有了一个985 大学,而河南省这么多年只有一个省级211勉强支撑着考生最多的压力。

前瞻性和眼下的压力,到底孰轻孰重?

领导一个决策直接影响了一个大省百万考生的求学生涯。河南人欲哭无泪。安徽人会永远记住河南新县人李德生将军,没有他,就没有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无独有偶。

据说,1974年,山东师范大学曾打算在山东东阿县城建立分校(如今想来,那是多好的机会!是造福东阿四十万人的重大举措啊)。

无奈当时填饱肚子还是国民重大问题,时任领导第一时间以“东阿人自己还吃不上饭,怎么能养活这么多学生”为由的吃饭问题拒绝了,从此,高校和东阿失之交臂。

后来,山师分校选址聊城,1974年11月建立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分院,198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聊城师范学院(90年代,我去聊师读函授时,座椅背面还印有“山师分校”字样),2002年经教育部同意更名为聊城大学。

如果高校设在东阿,东阿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和高校资源,一定早把东阿发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领导必须有前瞻性。有人就有有人的优势,东阿,在七十年代可谓是错失了一大波人口红利。

其实,时代局限性最常见,养活自己辖区的人,争取不因吃饭而丢掉生命,是每个领导最急迫解决的大事。

作为马后炮的分析都毫无意义,不过,可以以史鉴今。

因为学校选址条件问题,导致不招收某处某村学生的局面出现,曾经出现了为了孩子上学领导据理力争却因此被拘留的尴尬场面,那是典型的“当下报”啊,所以,领导们吃一堑,长一智,都吸取教训了。

如今,学校再去哪里选址,当地领导都会愉悦的把土地拱手相让,不收取任何费用,不谈任何条件,有了学校,肯定是造福附近居民。

所以,如今学校都是领导主动出击去抢来的香饽饽,绝不会再以各种理由当做拒绝的借口。

因为,学校在周边,周边的孩子首先受益,不用接送,节省了家长大量的时间。而且因为学校的到来,直接带高了附近小区的房价,就是不卖房子,出租房子都非常容易,也算是给居民带来了方便。

如果学校在自己家门口,每天看到这么多孩子蹦蹦跳跳,感觉到旺盛的生命力,就算是只看一看,也是一种巨大的幸福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聊城|魏庆池:百年堂采风诗三首
什么样的人容易当官?
抢好大学,这些地方是“赢家”
聊城东阿百年堂图片集(香山)
聊城东阿:加装电梯建而不用为哪般?
考研率最高的八所院校,都是考研神校,双非院校中的实力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