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伙的是这个盛夏,不是我们

暑假即将结束时,办公室吃“散伙饭”,大家散伙不过是去了不同的办公室,都还在一个楼上;最多是去了不同校区,也属于同一个学校,在同一个小城。这个散伙饭,不过是大家打算相聚、加深感情的一个由头。

其实,我们办公室里真正散伙的是学玲,她离开了东阿,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去,这一去,新学期,她就属于她家乡的实验中学,而不再是东阿县实验中学。

2017年,22岁的学玲大学毕业无缝衔接考到东阿在编教师,作为离家300多里路的外地女孩,在聊城上过4年大学,辗转到过多地考试,感觉有两个地方的人给她留下了热情、真诚、醇厚的印象,东阿便是其中之一。

一方热土,一群心地醇厚之人,让学玲将工作之地当作了第二故乡。

在与学校一墙之隔的地方租房住,不上晚自习的那两年里,学玲早去晚回,研读教材,从历史到语文,无论任教哪一学科,她都能将课堂打造得有模有样,和学生的关系融洽和谐。她是年轻的共产党员,处处以身作则,从党建活动到学校其他资料材料的撰写,哪一样她都做得令人满意。演讲比赛,她的文稿美到令人赞叹不已,演讲风格更是铿锵有力、气势恢宏,巨大能量从瘦弱身躯中迸发,全场人为之震惊。

如果没有那场浩劫,学玲应是一个很快就崭露头角的教师新秀,是一个优秀的文稿撰写者,是学校宣传工作的顶梁柱。

英雄多磨难,一场劫难挑战了弱小的她。

没有见过她的眼泪,她以自己的豁达和柔韧,与疾病展开了鏖战;齐心协力的实中人,倾全校之力,影响了善良东阿人一起伸出援助之手,共同修筑起阻挡病魔的钢铁长城。

她把身体的不适悄悄忽略,每天微笑着和医生说:没事,挺好的。治疗之外的其他时间,画画,读书,写作,慢慢接纳需要康复的自己。

一年半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她,开始了学校公众号专栏的编辑工作。和文字打交道的活计,需要有很好的文笔,学玲恰是这样的人。

每次读她写的文字,大家共同的赞叹是:真美,只恨自己读书太少。不管是她填写的诗词曲赋,还是随手写成的散文小品,文字洗炼隽永,意境大而恢宏,颇具古风。如若不是饱读诗书,怎么驾驭得了这些我们“连看都看不太懂”的文字呢?

她曾经的微信名字“蓁音”的使用,让我第一次认识了“蓁”这个字,也知道除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外,还有“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这个“蓁”,是草木茂盛的意意思。设若去研读她写的每一篇文字,都会获益不少。隆重推荐学玲公众号“俟尔拾光”。她每天日更名家美文,偶尔是原创所感,跟随她一起读书打卡。

去年一年,我有幸和学玲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对她有更多了解。

她是个终日以书为伴的人。工作之余,便是捧本书看。她看书,不是我们的随意读,她读书有规划,系统化,比如读苏轼,先读苏轼的诗词,再读诗词评论,还读苏轼传记,凡与他相关的全读一遍。然后,再读辛弃疾,也是如此。

她不是随性的一时兴起,是有规划的,按部就班。每周要读多少书都有计划,每周必完成计划。

她办公桌上一直是整洁的。看惯了办公桌上的杂乱,也习惯于找东西东翻西翻、花费很多时间的焦急兼低效,看到了她的整齐条理才明白,这头脑思维,也跟着办公桌类似,至少她不用花太多时间在找东西上,办事效率高。设若办公桌上一塌糊涂,找东西时着急且恐惧,花大量的时间在这寻找当中,头脑会不会受到各种牵扯,容易混沌?

搬新校后,她住在学校里,一间小小学校宿舍,也收拾得有家的模样,两个双层床之间,是一个浅色的储物柜,里面的东西摆放得整齐有条理。门口一个杂物箱,就连杂物都是整齐的呢!一次去帮她找教师资格证,找一圈儿,我没找到。抽屉,的确就像她说的一样,哪一层都放着她说的东西,唯独没有要找的资格证。后来打开视频通话寻找,原来资格证是竖在抽屉的壁上,的确就像她说的一样,放在第二个抽屉里,一点都不错。整齐调理的摆放,的确会节省出很多找东西的时间来。忽然明白了,所谓时间多,并不是变成了一天25个小时,而是合理规划,规矩摆放,让时间节省出来了。

去年一年,学校公众号开办了“你鼓舞了我”和“我去山大看世界”两个系列,期间,兄弟单位对学校公号好评如潮,对我们学校老师的文采也有了新的认识,说“实验中学老师好厉害!人人都写的这么好”。

也的确如此,被逼迫着交稿的老师确实费尽心思,从布局谋篇、选择事例,再到明确表达,都特别尽心尽力,最后的文字润色方面,是学玲所为。铺陈,渲染,总领全文,归纳点题,仿佛一幅画,初看构图也合理,色彩也明丽,但还觉得稍稍平淡,缺少点什么,学玲拿起笔,轻轻点染几处,画面立刻灵动起来。画龙点睛之后,文采便飞舞起来。

文字高手大概都有这样的本领吧?我是自愧不如,我充当的是联络者,在笔者和修改者之间的桥梁,每次,学玲说了修改建议后,我去传达,改好后,再拿给学玲看……

每次这样跟着学龄修改,也学不少东西,但是,如若我独立完成对这篇文章的修改润色,还是“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口”,说实话,真的不容易做到。

这两个专栏文章,有的可能是改得多一点,有的可能是少一点,一经学玲的手,便能指个一二三来,做下改动,再点染滋润一下,整篇文章便活色生香,文采飞扬。这样美的文章,设若出书,都是够格的。

这种幕后的工作很是辛苦。有些非常挠头的,也需要学玲花费一番心思,才能改好。她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让人佩服得五体要投地。

我们偶尔也会就社会热点或孩子教育问题聊天,她的观点不完全是女性视角,她有前瞻性,有对社会的责任感,我心里都要暗暗把她当老师了。聊天的最后,各种话题大概都会归于一句话,“我觉得,还是多读书吧”,她深得读书的各种好处,许多看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法都藏在读书里。在她的影响下,办公室里老师读书也增多了。

学玲是个不会拒绝的人。教育单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子事儿。如果只干一件事儿,还是比较单纯的,可很多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举办各种活动,各个科室都需要各种材料,又没有专职的人,于是年富力强、有文字组织能力的人,便不断接到各种不同的活计。学玲是个不会拒绝的人,有叫必到。

她文章风格属于结构明朗、气势恢宏文字缜密且文采斐然的类型,如同盖房,心中先有全局观,操作时,理结构、扎框架,再去填充文字。凡是困难的,让人挠头的,甚至急着要的材料文稿,大家一致的想法是“找学玲哎”,学玲就似救星一般,她永远都不负众望,一出招儿,困难便灰飞烟灭,燃眉之急化解为笑逐颜开。

投稿到学习强国,上交各种竞赛文章,我们绞尽脑汁也憋不出来,学玲那都是三两天的事情,急着要完成的大型文稿,原本需要几个人一起写的东西,因为有了学玲的参与,其他人心里都会轻松很多,栋梁有了,其他人支撑一下就好了。

学玲离开实中,是实中的损失,但于学玲自身而言,回到她的家乡,无论是身体康复上,还是在家庭团圆上,都会越来越好。

刚刚再读学玲的《别》和《记最后一班车》,她对东阿的深情可见一斑,无法言说的深情,唯化作长乐未央的祝福。

谁也不想分开,我们也是如此!

无论吃不吃散伙饭,在不在一个办公室、一个校区、一个城市,只要心没有距离,就永远不会散伙。如若非要说散伙,散伙的也只是这个盛夏,不是我们。

今天还联系了学玲,心离得近,虽相隔几百里路,也仿佛一直未曾远离。

          学玲手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丁爸一线带班手记 | 文稿合集
这是中国最牛的十大文章,篇篇堪称文字巅峰。
润色
文字文稿(9)[副本][副本]
苏轼文采好 庄子有功劳
杏坛风采:浓浓师生情(杨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