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儿考研,铁了心要上南大”:父母做好3件事,别强迫孩子调剂

这两天,考研生可以查到自己的初试成绩了。经过几年的拼搏和约两个月的等待,答案终于揭晓,有的考研生很兴奋;有的考研生非常失落;也有部分考研生很纠结。
1)
齐先生女儿是数百万考研生之一,前不久查了初试成绩,超了国家线,但不一定能上得了心目中的院校——南京大学。

“女儿认为自己没有机会参加复试,可是她又不愿意调剂,铁了心要上南大”,齐先生无奈地说,“她从小就犟,去年就是因为不调剂而失去了读研的机会,我不能一直惯着她,这次一定要让她调剂”。
连着两年考研都过了国家线,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在研究生考试愈来愈激烈的当下,这样两次“中榜”的经历显得愈发少见。不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考研生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的确会不甘心。
这部分初试成绩过了国家线却没有过理想高校复试线的考研生,内心会有一股巨大的冲动,就是放弃调剂,继续奋战;但他们又深知现在的成绩来之不易,并担心继续奋战不一定能考出好成绩,所以非常纠结。
作为他们的父母,则倾向于支持调剂。齐先生更是如此,毕竟他女儿之前已经放弃过一次调剂机会。
2)
齐先生女儿若放弃调剂,选择继续奋战研究生考试,就相当于两次主动丢掉读研的机会,时间成本增加了,风险也在递增。从这些角度看,齐先生不愿意让女儿放弃调剂,是可以被理解的。但齐先生一定不要强迫孩子调剂,做好3件事就行了。
第一件事:说服而不是“压服”
很多大学生,大二就开始准备考研,他们几乎不接触社会,天天过三点一线的生活。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且对市场和就业形势预估不足,很难对自己的求学生涯和职业发展做出较为科学的规划。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年轻的考研生“过于理想化”,一旦锚定目标,就不计后果地去执行,等发现问题,自己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了。因此,父母有必要在关键时候“出手”。
事实上,普通家庭的孩子,最好不要折腾来折腾去。如果家底不厚实,尽量选择调剂,只是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意见时,不要粗暴地否定孩子的想法,可以把家里的情况,以及选择继续奋战研究生带来的风险说给孩子听,以理服人,让孩子自主做出“调剂读研”的决定。
第二件事:支持但不要毫无原则地支持
如果孩子接受了父母的意见,选择调剂上其他的高校,之后很可能会因为现实落差较大而心生不满,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站在孩子身边,陪伴他(她),鼓励他(她);如果孩子不接受父母的意见,执意要继续备考研究生,父母也只能接受,并予以支持。
不管是什么情况,父母的支持都不应该是“毫无原则的”。比如孩子执意要“三战”研究生,父母在表态支持的同时,要告知他(她):父母不会一直提供无限制的支持,“三战”研究生,后勤以及生活上的事情,主要靠自己解决。
父母不提供无限的支持,一方面是帮助孩子社会化,让孩子在压力之下慢慢适应社会;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第三件事:随时关注孩子的心态变化
倘若准备“三战”研究生,就要马上行动起来。此时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心理压力肯定非常大,如果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波折,可能情绪马上就受到影响。有些考研生,还会因为压力过大,或者因为不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和备考的关系,而不得不中途退出,非常可惜。
所以,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态变化,当发现孩子情绪异常,就尽早介入,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去解决。父母的科学引导,会帮助孩子在追梦之路上好好地走下去。
研究生初试成绩过国家线,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但能不能最终拿下读研“入场券”,仍是未知数。多数高校研究生考试复试比例在1:1.2到1:1.5之间,即便进入了学校的复试大名单,还是有可能被淘汰。鉴于此,准备复试也好,准备调剂也好,都请赶紧把备战的通道切换过来,全心全意准备三月份的“最后一场考试”,争取拿到读研“入场券”。
今日话题:你认为考研生连着两次放弃调剂,有必要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年研究生初试成绩2月15日起可查,出分前这5件事请提前准备!
研究生复试之后的调剂很重要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去年的今天,研究生分数公布了,女儿报的理...
最全考研调剂、复试问答
2012年考研复试调剂专题
读研两年,我才渐渐明白考研调剂这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