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不起,我只是老师,不是母亲”

何老师任教的学校坐落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何老师更容易接触到“有钱很霸气”的家长。前段时间家访的时候,她去了一个拥有七套房产(拆迁户)的“大户人家”,这位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很不上心,加上自己经营了一家饭店,更难抽出时间管教孩子。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处于垫底位置,而且染上了一些不良嗜好。何老师把孩子的状况反馈给家长,得到的回复是“孩子我管不住,全靠老师你了”

其实这句话是何老师从教十八年来听得比较多的一句话。她理解家长的“苦衷”:每天辛苦地工作,没有时间管教孩子。有些家长则是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无法对孩子进行科学管理。这些家庭的共同点是,孩子均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父母均没有意识到疏于管理会造成比“学习成绩不好”更严重的后果。在他们看来,倘若真的学不出来,跟着自己做生意,也不比考取大学差。

无论是客观条件不允许,还是主观意识不作为,家长疏于管教,都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孩子的教育,必须要家长和老师协同为之,任何一方独自行事,都达不到比较好的效果。家长以“管不了孩子,托付给老师”为借口不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是非常不明智的。毕竟孩子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方面,还有人格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培育。

“管不了孩子,托付给老师”,是家长无能,还是老师全能?“任教十八年,我被这句话烦透了”,何老师无奈地说,“每当有家长对我说起这句话,我就在心中默念‘对不起,我只是老师,不是母亲’”。老师有老师的职责,家长有家长的职责。若大家把各自的角色扮演好,把各自的职责尽到位,孩子的教育就一定会有突破。而如果双方没有形成合力,甚至一方在努力教育,另一方在努力“砸场”,教育就完全没了效果,正所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一个班级通常有四五十个学生,多的学生数会超过五十人。老师精力是有限的,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就显得非常微不足道。在一个学生身上进行过多的投入,势必要减少在其他学生身上的投入。从整体看,很用心的关注几个个体,是不公平的。

当然,这并不说一线教师不会刻意地去关注少数学生,某些身体、心理或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老师一般都会在他们身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部分受老师关注的学生是因为本身具备有“吸引老师”的能力,老师不自觉地会在他们身上投入更多。

那些期待教师能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的人们可能会有些失望,其实这很正常,任何人在面对几十个人的群体时,都很难一碗水端平。好比一个家庭有几十个孩子,每个孩子都会受到同等的关注吗?恐怕那些特殊情况的或具有较高资质的,更容易受到关注。

所以,老师会不会对少数学生多些投入,与这些学生家长有没有表态“孩子托付给老师”没有关系。家长做这样的表述,只会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让教师觉得:这个孩子以后的教育,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家长不一定会配合帮助解决问题,孩子的成长和班级管理均会因此而受到不好影响。

几乎每个班都有少数行为习惯和品德不太好的学生。纠正他们的行为,以及对提升他们的品德素养,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也必须要教师和家长共同为之。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家庭在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上的作用更为重要。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毕业生、曾留学美国的博士,因自己做错车而按下紧急制动按钮;再往前一段时间,某留学国外博士,霸占别人靠窗座位,还振振有词表示自己“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在他们身上虽然看不出学校教育有多成功,但至少说明家庭教育是非常失败的。

老师不是全能,家长也并非无能,每个人摸着自己的良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倘若家长有“把孩子托付给老师”的心态,到头来或许就是一场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教育当成一门艺术
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老灵魂!
由“天下的父母疼小儿”说开去
教师节送给老师的6个大礼,而且老师肯定开心的收下!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遭老师怒怼,你怎么看?
怎么看待老师这句话?你家孩子很聪明,就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