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封面故事 | 走向“伟大儿童”
userphoto

2022.10.18 四川

关注

童心哲学在其“极”(“无极/太极”)处必然走向对“伟大儿童”的发现,必然走向 “儿童主义”的观念体系。走向“伟大儿童”也是对“伟大成人”“伟大社会”“伟大文化”的召唤与迈近(进)。

传统社会看不到儿童①,“童心既障”(童心已失,童心已被蒙蔽)可谓久矣②!

在中国古代,文化实践上的儿童观念充斥着成人主义(或谓成人中心主义)③。西方也是如此,直到16世纪印刷术出现,始有童年与成人的区分④。但在思想层面上,中国古人已经有了对“儿童的发现”,中国的童心主义思想自老子开始繁盛起来⑤;西方自赫拉克利特开始,及至卢梭、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等人,“儿童统治”“儿童中心主义”思想亦先后面世⑥。

中国近代以来,我们对西方现代形态的儿童观的接受亦颇曲折,甚至是不友好的。神州苦于不识儿童真面目久矣!刘晓东教授的系列著作即是对此历史难题、时代困境的沉思与应答。其新著《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更将“发现儿童”推向“发现伟大儿童”,并提出“儿童主义”的观念系统,这是对古今中西思想史中“儿童主义”的发现,由此而将其童年哲学、儿童精神哲学的研究拓展为儿童主义的话语系统。

从“发现儿童”到“发现伟大儿童”⑦

“发现儿童”是以文艺复兴运动为理论基础的,卢梭《爱弥尔》实现了“对儿童的发现”⑧。儿童的发现是人的发现得以完成的充要条件。没有对儿童的发现,就没有现代儿童教育学的发展。西方自夸美纽斯开始,经过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皮亚杰、维果茨基等人的努力,“儿童中心主义”成为教育学上不可辩驳的一条“定理”⑨。

在哲学领域,赫拉克利特、尼采、海德格尔等人将“儿童”置于“崇高地位”;在诗学领域,布莱克、华兹华斯、荷尔德林、泰戈尔等把“儿童”置于“世界”的源头。在艺术和文学领域,毕加索、克利、高更,以及中国的鲁迅、周作人、郑振铎、丰子恺、贾平凹、莫言、周国平等⑩,不约而同地从“童心的世界”中汲取灵感和滋养,进而将“儿童的生活”上升到宇宙人生的高度。


01 [法]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M].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2.
 02 “童心既障”引自明代李贽《童心说》。李贽有云:“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李贽.李贽集[M].魏晓红解评.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104.)
03 熊秉真.幼幼——传统中国的襁褓之道[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178–179.
04 [美]波兹曼.娱乐至死 童年的消逝[M].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0.
05  刘晓东.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21:61–64.
06 刘晓东.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21:327–342.
07   关于“发现伟大儿童”的思想,可参阅:刘晓东.修造通往“伟大儿童”的道路[J].全球教育展望,2019(12):86–101;刘晓东.赫拉克利特“儿童统治”思想及其历史回响[J].哲学与文化,2021(2):23–41;刘晓东.发现“伟大儿童”:提升教育与文明[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19–125;刘晓东.童年与文明:走向儿童主义[C].新儿童研究第二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9–23等。亦可见刘晓东《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一书尾声“开辟通往'伟大儿童’ 的道路”。
08 刘晓东.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21:147–180.
09 刘晓东.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21:318–326.
10   刘晓东.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21:16–23.

童年如此丰饶①,如此繁盛②,于是,儿童研究有助于找到认识论上的“柏拉图问题”的答案。“儿童作为思想资源和文化资源”③,具有丰富庞大的“隐喻系统”④,由此,儿童研究甚至可以另辟蹊径以简约化的方式解决政治学上的“奥威尔问题”。刘晓东从儿童心理的形式发展到关注儿童精神世界,再到童年资源、童心哲学的挖掘,最后呈现中国童心主义和西方儿童中心主义的相互会通⑤,这些思考均源于对“伟大儿童”不竭的探索。即便平平常常、人人经历的那“童年的月夜”⑥,也能导向对“伟大儿童”和“童心秘密”的发现。

“发现伟大儿童”是对“发现儿童”的进一步推进。“发现伟大儿童”也是对成人世界根基之高贵的发现与讴歌。那些“伟大的儿童们”正在创造着未来的“伟大成人们”!因为儿童与成人不是两棵树,而是一棵树,于是,“儿童反儿童化”和“复归于婴儿”不再矛盾。再看孟子的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会发现其内部已经包含童心与成熟、儿童与成人的相向迈进与和合同一的辩证法。

01    刘晓东.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21:46–66.  
02    刘晓东.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21:67–86.
03    刘晓东.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21:297.
04    刘晓东.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21:299.
05 刘晓东.教育自然法的寻求[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266–267.
06 刘晓东.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21:10.

陈乐乐,河南洛阳人,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博士,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哲学、童年哲学(目前正在关注童年现象学相关主题)、学前教育基础理论

以“儿童”为路标的“林中路”

《中庸》开篇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①”关于第一句是如何揭示了天性与教育、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刘晓东对此做过诠释②。愚以为《中庸》第一句也贯穿于刘晓东对儿童哲学、教育哲学、文化哲学和政治哲学思考的全过程,正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刘晓东的学士学位论文是研究儿童的创造性及其培养问题,实质乃是保护儿童的天性以及保护天赋的创造性问题。硕士学位论文是把儿童看作“伦理学家”而研究“儿童的伦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则是研究“儿童精神哲学”③。他认为:“教育系统的核心是儿童,现代教育学体系就是以'发现儿童’为起点的,就是以儿童为'太阳’的(杜威语)……④”他自己的学术思想就是围绕“儿童”这个核心而历史地展开的。

我们都曾是儿童,但忘却或忽略了这一基本生存事实。从1950年代开始,“儿童中心论”“童心论”在神州大地已经被批倒批臭,儿童的地位亦因此在儿童教育、儿童文学里一降再降,及至改革开放乃至当下,儿童在中国的教育学中的地位依然可有可无、时有时无、处境尴尬。刘晓东逆风而行,以儿童研究作为其学术思想的开端,在教育、社会、文化的中心区域为儿童争地位,其新著《发现伟大儿童》所倡导的“儿童主义”更是为儿童所本有的中心地位提供学理依据。

还记得当年边写博士论文边阅读海德格尔《路标》的那些感受。在《路标》的前言中,海德格尔说:“本书把我的一些已经公开发表过的文章串在一起,意在让读者对一条道路有所体察;这条道路只在途中向思想显露开来——既显示又隐匿。⑤”也让我想起海德格尔在《林中路》扉页所写的那句话:“林乃树林的古名。林中有路,这些路多半突然断绝在杳无人迹处。这些路叫做林中路。⑥”刘晓东也有自己的“林中路”,始终在探寻新的道路。如果说“发现儿童”是刘晓东当年矢志追寻的学术“路标”,那么“发现伟大儿童”就是他“林中路”上的新发现。“发现伟大儿童”是刘晓东为思想的探险者树立的新“路标”。

刘晓东谈及自己的学术研究道路时,曾介绍《儿童教育新论》与《儿童精神哲学》的先后关系。虽然《儿童教育新论》是其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但他声言,《儿童精神哲学》才算其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作品,因为《儿童精神哲学》是“我学术的起点”。

刘晓东教授相继出版了《儿童教育新论》(已改版为《儿童教育哲学》)《儿童精神哲学》《解放儿童》《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蒙蔽与拯救:评儿童读经》(已改版为《评儿童读经》)《教育自然法的寻求》及其新著《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等,从研究儿童精神哲学为开端,以儿童研究为中心而涉猎教育哲学、教育原理、儿童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思想史,等等。其新著《发现伟大儿童》则将童年哲学导往儿童主义研究。

把“童心主义”“儿童中心主义”“儿童主义”等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这里的“儿童”显然不仅指向存在于现实中的活生生的儿童(这个儿童就是常人眼中的“小毛孩”,这个儿童也是我们小时候的那个孩子),“他”同时还是那个古今中西多少思想家为之慨然高歌的“形而上的儿童”“人类的儿童”,以及“宇宙的儿童”,由此“儿童”是现实和抽象的同时性和历时性存在,“伟大儿童”亦由此而向我们“涌现”自身及其丰饶的世界。

“儿童主义”由此不仅是儿童教育的一种学术视野、思想观念、研究范式和实践准则,而且还是贯通自然、人生、教育、社会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基本原则。因此,把“童心/童年/儿童”作为一种方法论,也是哲学重启另一开端的(未来哲学的)必然道路。

1 大学·中庸[M].王国轩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56.
2 刘晓东特别重视《中庸》开篇第一句对于儿童研究和儿童教育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并在多篇论文中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系统性阐发,如刘晓东.自然教育学史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13–120;刘晓东.天性为教育立法——兼评“打破儿童的自然成长”[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3):33–40;刘晓东.评反自然的无儿童的教育学[J].全球教育展望, 2016(1):26–38;以及刘晓东.教育自然法的寻求[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
3 刘晓东在其《教育自然法的寻求》一书的《跋》中谈及自己的心路历程。见刘晓东.教育自然法的寻求[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265–267.
4 刘晓东.教育自然法的寻求[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265.
5 [德]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前言1.
6 [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扉页.

把“童心”作为认识世界的方法论

童心是自足的“存在”。“儿童主义”思想体系的内核是童心哲学和儿童中心主义(它由此也指向马克思所谓彻底的人本主义和彻底的自然主义),如果把“童心”作为认识世界的方法论,那么就是在生成一种未来的文化自觉,即在教育、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把“儿童主义”作为根本的原则与思维方式。

老子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①”孟子云:“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②”孟子又云:“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③”周国平写有《童心》一文,认为童心与成熟并不对立,真正的成熟应该具有生长能力,在其本质上始终是包含着童心的,而童年则是灵魂生长的源头,灵魂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因为成熟而不会再失童心④。

童心昭示整全的“世界”。如果说“自我是一种方法”⑤,那么“童心主义”就是一种真正的 “方法论”。阿尔瓦雷斯在《儿童自然法则》一书的结语谈道:“关于人类发展的科学研究成果振奋人心。我衷心地感谢该领域的每一位科学家。他们的研究再次提醒我们,孩子充满爱心,天性善良,他们热爱和寻找所有真善美的东西,看到丑恶的事物则会皱起眉头……他们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最贫困的人的捍卫者。这些我们都知道,只是我们忘记了。⑥”

在童年的王国中,儿童与这个世界之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关心和照料。在这里,科学、伦理、艺术等经验“整全”地积淀于自然进化的赤子童心之中,梅洛-庞蒂将这种完全沉浸入世界之中的早期生活称为“原始经验”,其为哲学提供了一个非思辨性基础,它始于婴儿的诞生,是人类境遇中存在主义方法的一部分。回到孩子的出生即回到存在的诞生⑦。(这种把经验与理性直观为婴儿肉身的现象学研究,也即刘晓东在《儿童精神哲学》所提出的“精神层论”的反身:“身体层论”)。由此,童年现象学就成为有趣的话题。儿童在自身经验内部所感知的本真世界以及对社会文化的“悬置”,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现象学哲学”精神。

童心暗示同一的“类性”。正是在此类性的奠基中,我们才得以“存在”而“为人”和“成人”。巴迪欧在《何为真正生活》中说:“我们可以说诗人和科学家不同,诗人通过他们独特的语言棱镜看到了人类共同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生活的深刻的同一性,尽管还存在各自生活上的个体特殊性差异,但仍然存在着恒定的同一性。这就是情同此心的角度……在微观层面上,这种同一性反映出作为整体的人类总体同一性,或者我们可以说——类性。⑧”这种“类性” 在童心的世界里体现得最为饱满和丰饶,如果我们撇开童心而谈其他,就会沦为“无源之水” 和“无根之木”。

01 老子[M].饶尚宽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137.

02 孟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267.

03 孟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264.

04 周国平.愿生命从容[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26–28.

05 项飙,吴琦.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前言1.

06 [法]赛利娜·阿尔瓦雷斯.儿童自然法则[M].蔡宏宁译.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22:360.

07 Talia Welsh.The child as natural phenomenologist[M].Evanston lllion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2013:147–149.

08 [法]阿兰·巴迪欧.何为真正生活[M].蓝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15–116.

童年的王国与“伟大的儿童们”

谈论至此可以看出,童心哲学在其“极”(“无极/太极”)处必然走向对“伟大儿童”的发现,必然走向“儿童主义”的观念体系。走向“伟大儿童”也是对“伟大成人”“伟大社会”“伟大文化”的召唤与迈近(进)。

以中国的“童心主义”与西方的“儿童中心主义”相互应和所构成的“儿童主义”思想体系,不应仅仅视为“教育学”上的“话语体系、基本原则”,它亦是“道路和方向,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理想,是呼唤吁求”①,也是认识“人类精神发展线索”的一道光亮②。

儿童/童年研究是个体和人类心灵的“返乡”。吾辈后学,凡从事儿童教育学、儿童伦理学、儿童美学、儿童文学等研究,均可受益于这种儿童主义研究。我先是刘晓东老师的崇拜者,而后有幸在其门下读书三载,吾虽不敏,而不敢止于对儿童/童年的思考与探险。刘晓东在《儿童教育新论》前言中说:“一个人哪怕只看到远处的一点亮光,也会失去原有的乐园。③”诚哉斯言!

每当看到刘老师有新作问世,每每欣喜若狂,每读一处便会生出更多的思考,这既成就了我的学术志趣,也指引着我不断向内求索,不断领悟儿童所体现的天道与天命。 

鲁洁先生在《儿童教育新论》序言中曾对刘晓东的研究有过这样的评判:“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毕业工作的10多年来,'什么是儿童?’'什么是教育?’一直是悬在他心头的问题。他曾为这些问题受到了多少煎熬与折磨,为寻找问题解答而耗去多少心思与生命,也许只有局中人才能体会……但无论如何,其中总是融入了作者的'热情、幻想、期盼以及肌肤毛发’,是与之一同燃烧、修炼而成的结晶。④”

鲁洁先生引用的“热情、幻想、期盼以及肌肤毛发”,见于刘晓东博士学位论文《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1995年)之《后记二》,刘晓东自言此学位论文是其“热情、幻想、期盼以及肌肤毛发”所幻化与凝成。鲁洁先生作为该论文的指导教师,熟知刘晓东的志向和勤勉,所以认为《儿童教育新论》亦如《儿童精神哲学》那样,融入了“作者的'热情、幻想、期盼以及肌肤毛发’”。岂止此二书耶?《解放儿童》《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评儿童读经》《教育自然法的寻求》《发现伟大儿童》亦融入了“作者的'热情、幻想、期盼以及肌肤毛发’”!

刘晓东师从鲁洁教授,其后又是我的恩师,这种师生之间的代际传承,其学术命脉通向那丰饶而又伟大的“童年王国”。“人何以成人”“儿童何以是伟大的儿童”“未来何以是儿童主义的未来”,前辈学者已做不懈探索,我辈理当继续努力。 

成年就是成熟了的童年,保全童心就是成就未来的人类之心。向“伟大儿童”致敬!向儿童主义致敬!向刘晓东教授致敬!

01 刘晓东.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21:前言2. 02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绪言3–4.

03 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前言2.

04 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第2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序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现象学视野下的童年生活世界研究”(课题批准号:BAA220161)。】

审 | 周春伦

排 | 彭运康

END

2022年/第93期2022/10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订阅《新教育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刘晓东:从事游戏的儿童是“伟大的儿童”
儿童是什么?为什么要追问儿童是什么?
20世纪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
中国自然教育史论
教育漫谈四十九:20世纪主要教育流派
教育学知识点——赫尔巴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