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封面故事 | 人师顾随
userphoto

2023.01.20 四川

关注

弟子周汝昌说:“顾先生一上台,那真是一个大艺术家,全神投入,就像一个好角儿登台,能使聆者凝神动容,屏息忘世,随先生之声容笑貌而忽悲忽喜,忽思忽悟。”


和辅仁大学国文系41级女生于北京南官坊口寓所前,

右二为叶嘉莹

1

学问的内功

据说,顾随先生上课的语言,近于“京白”。 

“京白”,是一种既不同于普通话,也不同于市井京腔的腔调。那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发音方式,讲中国古典文学,最合适不过。

顾随在直隶女师教书时,军事首领们下令,国文课不许讲白话文,只许教四书五经,顾随全然不顾,给学生教了三年鲁迅作品,及鲁迅所倡导的北欧、东欧及日本文学。

当顾随用他那充满感情的、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小说时,一室里鸦雀无声;讲到《伤逝》,读到“那是阿随,他回来了”时,满室又发出阵阵呜咽。

顾随喜欢元好问的两句诗:“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他讲课如石子投湖,以声为号,越讲越深阔,越讲越高远,及至最后“言语道尽”。

1943年夏,

顾随和国文系41级女生在辅仁大学女院垂花门前

有人形容顾随的讲课风格为“跑野马”。其实,无论朗诵还是表演性,都只是顾随先生授课艺术的“招式”,倘若没有扎实的学问内功,是不能把课讲得那么精彩的。

凡在书中可以查到的知识,先生一向都极少讲到。他所讲授的,是以自己的博学、锐感、深思所体会到的诗歌之精华和妙义,并且善以譬喻的方式,做细致深入的传达。

诗词教育家叶嘉莹,忆起这位“上课从来没有课本”的老师时这样说:“先生之讲课,纯以感发为主,全任神行,一空依傍,是我平生所接触过的讲授诗歌最能得其神髓,也最富启发性的一位难得的好教师。”

2

  山海楼

1920年夏,顾随从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9月,即来到山东青州省立第十中学,任教国文和英语,自此投身教育。

之后六年,他辗转青州、济南,最后在青岛的胶澳中学,度过了两年多愉快的时光。

在青岛,顾随课不多,感觉颇从容。几周下来,学生作文“亦见清利顺适”,“将来不愁不长进”。他还和学生一起打桌球,学生大半都很喜欢他,同事间也处处得敬重。

顾随住的校舍楼,是一座掩映在太平山绿阴中的两层德式小楼,他称之为“山海楼”。白天无事时,他从这里出发,往山东路逛去,逛到尽头,就是栈桥和大海,海边有很多德、俄咖啡馆。他几乎天天去海滨洗海澡,潮退后,与友人捡蛤蜊、海螺,回去用水煮着吃。

辅仁大学国文系师长和毕业生合影

(前排右二为顾随)

青岛的一切,使顾随感到沉醉。因此当他寻找新差事时,对未来是如此规划的:做一辈子中小学教员、念一辈子书、作一辈子文,其余野心,一概去掉。

当时的顾随不知道,这些愿望的实现过程,将伴随如何的坎坷。

1929年9月,经书法家沈尹默推荐,顾随在教了多年中学后,走上了名校燕京大学的讲坛,成为一位大学讲师。为了在新环境下尽快立足,他下苦功备课,批改学生作业一丝不苟——每份都有评语,且绝不雷同。



3

 燕京大学

顾随的课,很快得了好口碑。在学生看来,这位年轻老师除了认真诚恳,最可宝贵之处,在于他讲课,讲着讲着就迷醉在作品里了,大家听着,也跟着他进入了神奇的艺术世界。“没有顾先生,没有我们,大家都融为一体了。”

当时,顾随一周讲一次课,听众限40人。燕京大学的选课,是自己填单子,但中文系的单子摆在那儿,多半是签不上的。上课前,外系学生来得早的,就到别处找一把椅子来,把边上坐满,晚些的,就只好挤在过道上。

但是这一切,在1937年7月7日,猝然被按下了暂停键。

“七七事变”后,社会停滞,学校关停,顾随无力带着一家大小奔赴大后方,只得困居北平。

在悲愤与心惊间,顾随写下了许多血泪交迸的诗章。比如“数间老屋西风里,不戴南冠亦楚囚。”比如“孤城悬绝地,百感搅中肠。”——燕园地处京郊的海淀,恰如古都九城之外的一座“孤岛”。

直至这一年深冬,燕京大学方得开学授课。

花木楼台依旧,波光塔影如昔,而人事已非。学生们看到顾随头上依稀可辨的白发,及额上深深的皱纹。但是,据学生杨敏如回忆,听顾随课的人却更多了。因为他虽讲授的是古典词曲,传达的却是现实沉痛。

曲选课上,顾随讲马致远,撇开众口流传的《天净沙·秋思》,选了《夜行船·秋思》,他高声朗诵,“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学生们听出了这气贯长虹背后的一声凄泣。

他还把自己的《鹧鸪天》念给学生听:“黄河尚有澄清日,不信相逢尔许难。”学生跟着读来,“似读放翁《示儿》般受到鼓舞。”

杨敏如记得,自此同学们也开始如此作词, “不管多愁苦,最后总有一个光明的尾巴,有一个希望在前。”

4

 辅仁大学

在当时的北平,辅仁大学是教会所办,不受日本人管辖,因之聚集了许多爱国的知名教授,青年学子也纷纷报考辅仁。顾随自1939年起,开始在辅仁大学任课,直到1949年秋,因病离开讲坛。

辅仁这十年,是顾随执教生涯中,桃李遍植的一段时期。很多之后的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及众多文史、艺术、教育工作者,都是他在辅仁大学的学生。比如叶嘉莹。她从考上辅仁,就听顾随先生讲课,及至毕业后到中学任教,仍经常回去旁听老师的课。

文学,除了词句声音外,重要的还有形象。顾随讲课,不仅感知音韵,也描画形象——他指出李白《乌夜啼》中一句“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色彩鲜明,音调响亮。若将 “黄云”二字改成“暮云”,意思虽同,效果却远不及。

辅仁大学旧址,今为北京师范大学

讲到《诗经》的“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时,他强调“羊牛”而不是“牛羊”,因为“牛羊” 二字读起来,容易黏在一起,成为一个笼统的印象,“羊牛”则更具画面感。

这样的例子,在顾随的讲录中俯拾皆是。

他打通学生的感觉,让他们进得去,也出得来。

他还为学生批改作业。叶嘉莹说:“先生对我习作的改动,虽只是一二字,却往往可以给我极大的启发。先生对遣词用字的感受之敏锐,辨析之精微,对学习任何文学体式之写作的人,都有极大助益。”

得叶嘉莹这样的英才而教之,顾随亦满心喜悦,大加鼓励:“作诗是诗,填词是词,谱曲是曲,青年清才如此,当善自护持。”

他用禅宗的“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来勉励学生。

1946年7月,他在给叶嘉莹的信中这样写道:“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望足下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

顾随希望,叶嘉莹不只做一个遵守师说的弟子,更望她如南岳怀让的弟子马祖道一,为老师的“法脉”开枝散叶。叶嘉莹随丈夫离开北平时,什么家当都没带,但老师顾随的讲课笔记,却护若珍宝,一路随身。辗转飘零中,时常翻阅以自省。

2016年8月,九十二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在河北大学发表演讲《七十五年师生情》,纪念恩师顾随。酷暑之下,她手摇折扇,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情谊,有时甚至比骨肉更亲近。骨肉是天生的,是血缘关系,而师生情谊,则是理想和志意的一种传承。”

5

 天津师范学院

随着北平解放,辅仁大学转为中国人自主管理。开学初,学校即成立了中国教员会,顾随被选为执行委员。随后,又被推举为中文系主任,及校委之一。

顾随长于教学,并没有行政工作经验,只是凭着一腔热情,勉力支撑着。加之半生艰辛、长年病痛,不久便累倒了,只得暂离讲台。然而到了这年底,病情却更趋恶化,以至昏迷抢救……这被顾随称为“三年病垂死”的一劫,到1952年春夏,方见缓和。

又转过年,顾随始能走出书房,参加社会活动。2月,与好友冯至联袂登台,以杜甫为题做了演讲、朗诵。

两位杜诗大家配合默契,心意相通,会场座无虚席,结束时,全场起立,掌声不息。5月,顾随又在极高的兴致下,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母校北京大学,参加了校友返校活动。

凡此种种,都令顾随考虑,何时再“出山”。

冯至介绍他到社会科学院研究古典文学,他谢绝了,“我不能没有学生,我得看年轻人。”

1953年6月,顾随至天津师范学院(现河北大学)任教,再次站上讲台,直到1960年在寓所书房安然、永远地睡去。

出京前,他在一阙《木兰花慢》中这样写道:“架起青牛薄笨,迢迢又上征途。”E

审 | 周春伦

排 | 彭运康

END

2022年/第120期2023/1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订阅《新教育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嘉莹:家国往事 诗词人生 高毅哲
国学大师顾随的人生岁月
诗词大家叶嘉莹
北平天主教辅仁大学老照片里的逸闻趣事——后罩楼的女生、后花园的雅集、三进三出的启功、陈门四翰林……
【访谈】诗词使我在患难中坦然自安| 叶嘉莹
叶嘉莹:逝去的是光阴,留下的是诗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