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科 | 宋代的国立大学(一)
userphoto

2023.03.24 四川

关注

一般认为,高校学分制最先在1872年的美国哈佛大学施行,中国清末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模仿西式大学,采用了分班教学和积分制,为中国最早的学分制度。

其实,不管是分班制,还是学分制,在宋代的“太学”教学中已经有了。

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被称为太学,也就是古代的大学。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和文明都处于巅峰时期的宋代,国立大学是个什么状况?他们又怎么教怎么学?现在,就去看看宋朝太学是怎么上课的吧。

宋画小品  文姬图  佚名

1

一门三苏

1057年,北宋嘉祐二年,来自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的考生苏辙,参加了那一年举行的制举科殿试。

苏辙在试卷里愤然写道:我听人说,宫中美女数以千计,只以饮酒作乐为生;皇上既不关心百姓疾苦,也不跟大臣商量治国安邦大计。

当然,日后证明这些话,基本上是道听途说的虚妄之言。

苏辙笔下的那一朝皇帝是宋仁宗赵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的第六个儿子,宋英宗赵曙的养父。

仁宗赵祯13岁即位,在位四十二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史家后来把他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

苏辙如此“恶毒攻击”他将要效力的皇帝,岂非“大逆不道”?

那一年制举科殿试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他们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这时,仁宗发话了:朕设立科举,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

最终,苏辙和兄长苏轼同登制举科,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苏轼中乙科,赐进士及第。

仁宗赵祯为兄弟俩的策论断言:“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欣喜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在历史记载中,仁宗是出了名的内 “惧”大臣。包拯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屡屡直谏,唾沫星子都溅到仁宗脸上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说,卿所言甚是。

赵祯还外“惧”夷狄,不愿打仗,只愿议和,花钱买平安。所以宋代一方面社会非常繁荣,一方面朝廷总是缺钱,世界上最早的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相对于“私交子”而言),就是在仁宗一朝。

考生苏辙和兄长苏轼,还有他们的父亲苏洵,一门三苏都选择的学而优则仕。虽然日后政治上几度坎坷,尤其是苏轼,但也辉耀彪炳。

只是他们的进学之路是否经过了太学,即他们有没有上过国立大学(对应于私塾),就不得而知了,从四川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苏门的家境来看,大概是没有的。

无论如何,北宋太学之兴盛,是有史料记载的。尤其是经庆历、熙宁、崇宁三次兴学,北宋太学的规模已经达至每年有学生3800人。


2

东京、开封、汴梁

北宋太学,即北宋国立最高学府,位于东京开封府内城朱雀门外的御街之东,这一带是商业繁华地。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御街东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过龙津桥南去……东刘廉访宅,以南,太学、国子监。过太学,又有横街,乃太学南门。” 

如果翻阅有关宋代的史料,发现常常会遇到几个名字:东京、西京、北京、南京。

北宋是四京制: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

东京为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京为分司所在地;北京是河北的重镇;南京在四京中规模最小。

北宋的都城是东京——又称汴梁、汴京,即现在的河南开封。西京,是洛阳;南京——不是今天的南京,是今天的商丘,商丘是太祖龙兴之地;北京就是盛产香油的大名,今天的河北大名。

故东京、开封、汴梁,在宋都是指今天的开封。东京是地理位置。开封是府名,府是行政区划,相当于今天的市。汴梁是地名。

起初,太学的旧址是在汴梁的国子监内。仁宗庆历年间,由于国家兴学,生员数目增多,国子监内已经“不足以容学者”,因此太学从国子监迁出,搬至御街东面的锡庆院。

宋神宗熙宁年间,太学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又将锡庆院旁边的朝集院西庑并为校舍,至此,“太学栋宇始仅足用”。

徽宗崇宁年间,太学规模再次扩充,朝廷在京城南门外营建了新校舍,“为屋千八百七十二楹”,徽宗皇帝赐名“辟雍”,为太学的预科。 

3

国子监

放到漫长的中国教育史来看,宋朝的国子监制度也是独有魅力的。

当然,“太学”历史更久远。作为古代国立大学,上古五帝时期的大学名成均,夏名东序,商名右学,周代大学名上庠。

汉武帝时,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明确胃太学之称。

魏晋期,晋武帝司马炎设立国子学,是古代教育史上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的开始。到隋炀帝,国子学更名为国子监。

唐代,国子监正式成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下面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各学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全面管理。

宋朝国子监的基本架构,继承自唐,但唐国子监下面的学校,规模都小,如太学只500个学生,律学有50个学生,算数只有30个学生。而且,这些学生基本都来自官宦之家,平民子弟非常少。

宋代,不但扩大了国子监诸学校的招生规模,而且更有开放性,更平民化。平民子弟变成了学生中的多数。

所以,总结一句:唐宋时期的国子监是一个教育行政机构,下辖多所学校,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

宋画小品  文姬图  佚名

元明清三朝,虽然还保留国子监的建制,但此国子监已不同于彼国子监。元人立国子监,是在灭金之后的1234年,经营四十多年,国子监生员总额也才200人,且名额多为蒙古人和色目人所占。

元朝还冒出一个“阴阳学”,诸路府州县遍设“阴阳学”,教授术数、星相、占卜、风水、命理之术。

这类边缘文化被纳入官学之列,显示了元朝教育的非理性化倾向。

明王朝的国子监,最盛时生员达9972名,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

国子监不仅接纳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但还是未能恢复唐宋时发达的专科学校。

所以,再总结一句,元明清时期的国子监只是一所国立大学,和从前的国子学类似。因此,再再总结一句,唐宋时期的国子监祭酒是教育部长。元明清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只是一所国立学校的校长。


4

旁听生

宋朝太学的主要课程是经义、策论、诗赋,学生还可兼修法学(律学),并“早晚习射”。 

教学方式采用“分斋授课”。

斋,就像今天学校的教学班。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太学有学生2400员,“置八十斋,斋容三十人”,一斋之规模正好跟今日的小班制相接近。

每斋设斋长一名,由太学生充任,相当于现在的班长。

宋朝的太学允许旁听,到太学听课的人数远超其员额,如北宋大学者胡瑗博士在太学讲《易》,“常有外来请听者,多或至千数人”。

另一位大学者孙复讲《春秋》,“初讲旬日间,来者莫知其数。堂上不容,然后谢之,立听户外者甚众”。

我们现在津津乐道民国时大学里有许多旁听生,老一辈学者任继愈先生回忆,“当时北大校门任人出入,教室任人听课,图书馆阅览室也任人阅读。不管是不是北大的成员,都可以走进来,坐下就看书,无人干涉。写北大校史的人,都提到北大沙滩有不少在北大的旁听生(办过旁听手续的)和偷听生(未办旁听手续的),如丁玲就是偷听生中的一位,后传为佳话。” 

其实,宋朝的太学同样有很多的旁听生。E(未完待续)

吴钩:宋史研究者,历史作家。著有《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等作品 





广告         联系人:罗南映 电话:13275958636

审 | 周春伦

排 | 彭运康

END

2023年/第147期2023/3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订阅《新教育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四牌楼与成贤街
张显宗
嘉祐二年: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湖州味道|宋韵湖州⑧:考学记(上)——胡瑗与宋代湖州州学
【知识】国子监是个什么样的机构?
北京东城:孔庙与国子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