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话彭凯平:积极,是可以自我选择的
userphoto

2023.06.27 四川

关注

幸福:「心花怒放」

记者:彭教授,我在读您的《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一书时,脑海里不断冒出一句话,就是马丁·路德说的「即使明天世界要毁灭,在今天我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 那么积极心理学在本质上,是否是一种信念?

彭凯平:积极心理学不是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我们也没有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创新,我们其实就是给心理学一个新的信念: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力量,把它挖掘出来,使用起来。

记者:我们做教育媒体,长期关注教师职业认同和学生身心成长,发现尤其到了中学后,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仍然占据着主流话语。您也说,积极心理学不是「心灵鸡汤」,积极教育也不是「快乐教育」,那么积极心理学和「成功学」,本质区别是什么?

彭凯平:我觉得它们的目标不一样,路径不一样,效果不一样,影响也不一样。首先是目标,显然你都说出来了,一个是成功,一个是积极,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目标,成功不一定带来积极效果,不一定就通向幸福。追求成功,某种意义上就像买椟还珠,因为盒子好看,就把珠子还回去,盒子留下来。

当然,物质是幸福的基础,理论上讲,如果你成功了,是应该感到幸福的,但过度追求成功,可能就要付出一些代价,比如家庭关系、身体健康……结果获得了成功,却失去了幸福。因为人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就是适应性。当我们接受成功,对成功习以为常后,又会感到不满,会向往更大的成功。


记者:社会文化是不是也有影响?在一些生活节奏比较慢的地方,似乎比较容易接受多样化的「成功」,比如人们常将成都人的自在、随性,和道家精神联系起来,您怎么看?

彭凯平:道家讲究清心、静心、安心,我觉得在这个时代,对于忙碌、紧张的现代人,是一种特别好的心理安抚。所以在我的「八正法」里,至少有一半是道学的修炼,闻香、深呼吸、冥想……另一半则是儒学修炼。这样的人,往往不怎么攀比,而是以自我内心为导向。这就是我说的,积极心理学追求的是积极体验,这和追求成功是不一样的。只要我们把对成功的定义,稍稍变得更符合社会文化,更符合自身心理需求,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还有,积极心理学和成功学的路径也不一样。成功学的路径是单向的,一步一步往前走,很容易产生倦怠,为什么?因为你会发现目标好像越来越远,即使达成了,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儿,有种失落感。所以真正优秀的人,并不是一根筋往前走,而是踩着各个踏脚石,向多种可能性敞开自己。

比如说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就不一定要考大学,读博士。只要你追求的是真知识、真智慧,无论你学文还是学理,甚至潜心艺术,最后这几大知识模块都会结合起来,产生我们说的涌现」:一种积累的、突发的,没有经过人为设计的脱颖而出。

记者:达到目标的一种毅力和恒心。

彭凯平:对,但有一点不同:它是内驱的,驱动前进的是好奇心,而不是外在要求,或自身刻苦。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讲教育应当文理交融,中西合璧,无问西东。任何让你产生兴趣的事,都可以学,它会带动其他相关兴趣激励你往前走。人不应被所谓的远大目标牵引,人应该被内在的好奇心、快乐感指引着向前。

成功学强调奋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那是农业时代的生活方式,但现在是心智时代,是利用我们人类的智慧、经验,来创造、谋生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内在激励会让一个人走得更长,走得更久,走得更远。

永远对未知感到好奇,永远对未来充满激情,积极心理学带来的就是这种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也就是我提倡的「心花怒放」「福流澎湃」,它最终会影响人的一生。

书中从情感、福流、正心、跨界、开拓五个维度阐 述了一种幸福的极致状态——澎湃的福流

记者: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这样定义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您也说:「积极心理学是强调行动的科学。」普通人、美德(品格优势、积极天性)、科学、行动……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人的积极心理?

彭凯平:其实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科学研究发现,过于关注人类的消极心理,容易产生一种「白熊效应」(注:源于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的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使得消极心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以前我们不知道焦虑症和抑郁症,还没有觉得如何,知道了后,就总怀疑自己是不是病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至慌乱恐惧、不知所措。

记者:您在讲座和文章中,时常引用一些脑科学、生物学词汇来印证积极心理研究,我们在清华大学那边也参观了幸福科技实验室,那么请问彭教授,积极心理的实验基础有哪些?

彭凯平:对,比如神经科学的基础。我们发现人类的积极体验与多巴胺、催产素、内啡肽,还有血清素、神经激素的分泌都有关系。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生理学的条件和原则都已经被发现了,但是光有生理原则还不够,还要有行为来激活。

神经化学有很多实验,比如通过核磁共振就发现,人类的感恩其实是一种积极体验。感恩的人往往是自我比较强大的人,是那些积极的人、自信的人,悲观的人难感恩。所以感恩是什么?是你觉得自己有价值,有收获,是你感受到自己积极力量的时候。


破冰,每天敲碎一点点

记者:从进化的自然选择角度讲,是否也有生态环境的作用?

彭凯平:是的。人类产生了很多伟大的心智革命,包括刚才说的这种积极信念。因为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凭着动物的本能其实是活不长的,从力量上比如与老虎、狮子、豹子相比,或从繁殖能力上看,我们的竞争力都是不够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竞争优势,就是互助互利。

我们知道,自然选择有两种机制,一是生态环境塑造竞争优势,适应环境的活了下来;一是性选择,它使得有个性魅力的物种的一些特征被选择下来。人为什么越来越聪明?这个聪明其实没有任何自然选择的优势,在自然面前聪不聪明都一样,但是在解决问题和生活方面,聪明的人相对活得更好,为什么?因为他想法多,点子多,让人开心,让人快乐,所以他就产生了一种可以被选择的魅力。

现在我们发现还有第三种选择机制,就是互助互利,或者说:合作。能够与他人合作的人,容易被选择下来。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不是因为人类天性善良所以选择合作,而是合作选择了人类的善良天性。

这就是我做宣传科普的目的:触动普通人的善良之心,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积极心理的力量。善良的人、追求进步光明的人,通常更愿意学习积极心理学。就像莱布尼茨说的,乐观主义是一种理性范畴的认知方式。相对来说,悲观反而太容易了。

记者:那么对于已经悲观的人,怎么走出来?

彭凯平:行动,做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可以靠理性的力量,每天敲碎一点点,每天敲碎一点点。

一位知名主持人得过抑郁症,他是怎么好的?他就发现三件事:

一,爱的滋润,抑郁的时候,身边的人没有抛弃他;
二,保持运动;
三,给自己找个事,迫使自己去做,做着做着就发现抑郁减轻了,三个月的时间,他就走出来了。

我这两年总结出来一套针对心理健康的「八正法」,当你出现不愉快或痛苦情绪的时候,有这八个方法可以尝试,即:深呼吸、闻香、抚摸身体、幽默、倾诉、运动、正念、写作。都是些简单实用的方法,重要的是行动。

当然,如果到了病理阶段,还是要吃药,因为生理已经发生了变化,靠情绪调节已经做不到了。积极心理学是照顾大多数普通人,或尚未得病的人,真正得病的人还是要看医生。

彭凯平教授为本刊题词

快乐的多巴胺

记者:如果说我们的人格像一座「冰山」,水面上露出来的是知识、技能,水面下巨大的部分是品质、价值观,那么这部分在教育中却往往被忽视。您在《孩子的品格》一书中,将孩子的重要品格分为情绪力、抗逆力、自我效能感、自控力、天赋优势、专注力、善良这七大核心要素,在您看来,关键是什么?

彭凯平:教育就是要发现孩子的天赋,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但要注意,教育不是短跑,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这个马拉松,需要的是坚韧不拔。前期靠着天生的体力,或许可以维持生命的火花,但当体能接近耗尽,难免会遇到挫折、失败、打击,感到痛苦、羞辱、伤害,怎样从这些负面体验中,始终找到积极的力量?就得靠学习、经验、智慧,靠一种心理韧性。

关于心理韧性,心理学家有三重认识,最早谈的是心理弹性,人在遇到挫折打击后,能够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能力。这种反弹力,是心理韧性的第一重境界。曼德拉有句名言:生命中最值得荣耀的,不是没有失败过,而是每次失败后都能勇敢地站起来。

第二种叫抗压力,或抗逆力,面对长远目标的时候,能够保持稳定的努力和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有一个英文单词,Girt,有人把它翻译成「坚毅」。其实这个词在古英语中的原义是沙砾——虽然很小,但无论如何反复碾压,都不变形。从汉字也可以看出来。比如「韧」,左边尾,右边刀刃——用刀刃划煮熟的牛皮,甚至都不会留下痕迹,这叫作「韧性」。成功者、伟大的人,往往都有这样的能力。

其实进化选择的,并不是最强大的生物。恐龙比人类强大,早就被淘汰了。自然选择的,恰恰是我们人类这样不起眼的中等生物。人类活下来的秘密是什么?适应。生生不息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我们说「上善若水」,水虽无形,却至柔至刚,你把它放在杯子里头,它就是杯子的形状,放在茶壶里头,它就是茶壶的形状。这是心理韧性的第二重境界。

品格优势并非天生,后天培养尤为关键。彭凯平教授总 结近30年的研究成果,提取了积极教育培养孩子品格 优势的7个核心要素

记者:人们常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其实就是对自身积极心理品质的一种发掘。

彭凯平:是的。抗逆力强的孩子,往往有积极的自我认同,对环境有很强的控制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能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心理韧性还有第三重境界,我把它叫作「创伤后的成长」,就是在受到挫折打击后,不光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还能利用它,让自己产生一种积极变化。

比如有些受过侮辱、伤害的人,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这样被摧毁,转而利用各种时机和条件,自我激励,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甚至活出以前都没有想象过的灿烂。这样的例子很多。

关键是,我们一定要相信,虽然有些人受到打击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注: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生命挫折后,导致的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可能影响他很长时间,但大部分人其实是可以痊愈的,甚至因此获得成长。人从来不是被过去决定的,人是被未来决定的,就像哲学家尼采所说,任何不能杀死我的,都只会让我更强大。所以我也希望生活中受过伤害的孩子,一定不要放弃。将创伤转变为成长,是心理韧性的最高境界。

记者:家长在这之中,能做些什么?

彭凯平:回答之前,我想先介绍一种关于奖励的技术——当我们用开心的方法做自己爱做的事时,大脑就会分泌出一种神经化学递质,叫多巴胺,它能让人产生幸福感和快乐感,多次刺激分泌后,奖励神经网络形成,以后一想到这个事,人就会感到快乐,这就是为什么喜欢打高尔夫球的人自己不打球,看别人打球也会快乐。

我经常讲,现在有些孩子厌学,可能就是因为没有形成奖励回路。孩子完成作业后很开心,哼着歌,欣赏着自己的成功。但我们有些父母和老师一看到作业做完了,就立马过来问,还有别的作业没有?生生把孩子的奖励回路中断了。

所以说,形成奖励回路,是人让自己开心的特别简单的原理和方法,多巴胺就是我们不断前进中,特别重要的一项潜力技术。并且,庆祝成功,充分品味成功,以后再做这件事的时候,即使感到麻烦,甚至痛苦,但想想成功的快乐,也会产生信心和斗志。所以说,失败从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记者:日益发达的网络与人工智能,对孩子来说也像一把双刃剑,孩子要如何应对风云变幻的未来?

彭凯平:网络产生的科技侵扰,已经被证明了。我们的生活深受互联网影响,比如人际关系、亲人之间互动的虚拟化,还有对学习的影响、对健康的影响……它侵扰了我们原本的生活方式。怎么办?我提出三个原则:转移、替代、升华。

转移,就是把对网络的兴趣,转移到更有意义的事上去,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看网络小说,那么能不能把这种兴趣转移到文学上来。如何从低俗转移向高雅,从简单转移向丰富,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来探索。

还有就是替代。网络让人上瘾的很大原因,就是多巴胺的分泌,越玩越开心。要压抑这样的开心,其实挺难的,需要找到同样能产生多巴胺分泌的替代物,比如运动,或和亲密的人在一起。替代最好来自真实生活,来自人与人的互动,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去看电影、去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去户外运动——关键是让孩子走出去。

升华,指的是找到一个更有价值的事。比如说有些人喜欢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他就想不到玩手机,也没有时间或很少上网。发现你最擅长的事,做你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或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这就叫升华。

甚至你希望传递某种声音,去推动某种积极、正向的变化,比如参与公益,这就是一种伟大的使命。这个使命一旦沉浸其中,根本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甚至世俗的快乐都变淡了。

彭凯平教授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幸福」变革,悄然发生

记者:积极心理学相信,人是可以被改变的,人也应当回归天性,找到幸福的自我,这和传统文化比如《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颇为接近,还有王阳明,到了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龙场悟道,最后将「致良知」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那么积极心理学和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关联?

彭凯平:积极心理学与积极教育所倡导的品格优势与美德、积极的成就、积极的生活意义、积极的情绪、积极的投入与积极的人际关系等,与我们传统文化提倡的人生理想,是高度契合的。比如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去挖掘人内在的积极力量。这个「良知」,他说是「知善知恶」,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我们的道德心——也是人的一种积极天性。

同时你会发现,人除了道德心外,还有同理心,我们知道彼此的感受;还有智慧心,我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有意义,什么是无意义;还有自我控制之心,人不像其他动物那般随心所欲,人其实生活在戒律中……

记者:幸福」是积极心理学最重要的目标,如何理解这个「幸福」?

彭凯平:积极心理学所阐释的幸福,不像哲学家、文学家、诗人眼中的幸福,更多停留在层出不穷的想象,与五彩斑斓的描绘上。基于理性、经验、实证、文化与进步的价值观,积极心理学为人类的幸福提供了一条严谨务实,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认知之路。

可以说,过去二十多年,人类正在快速进入一个关于「幸福」的新的启蒙时代。个体感受型幸福观,正在向共同体认知幸福观转变。关于幸福的变革,已悄然发生。它把人们看待心理学的视角从犹豫、彷徨、迷惘、撕裂、习得性无助,拉向成就、意义、投入、良好的人际交往与积极的情绪上来。

积极心理学相信,既然消极可以习得,那幸福一定也可以习得。并且一定有一种更持久、更丰盛、更科学的幸福,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升华。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幸福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日常生活的刚需。

END


2023年/第174期2023/7月刊
排 | 阎家珲
审 | 周春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凯平:复工之后,怎么迅速提升士气?
彭凯平:创业长跑,前期靠体力和脑力、长期靠韧力|榕汇实战分享
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疫情之下更需福流澎湃
彭凯平:企业家要勇敢去发现生命的意义
专访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如何在高压社会中获得幸福| 周末读书
《未来架构师》彭凯平:幸福由“迪香式”微笑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