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制造职校: 让每一位学生自信成长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应势而生的现代制造业,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组织形式、经营全球性、研发能力与产品技术含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这就对技术人才的要求更高了!”成都市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杨永明说道。

与传统制造业“以技术为本”不同,现代制造业“以人为本”,更强调人的创造性、永恒性,以及除技术本身以外的经营管理、战略决策等作用。杨永明指出,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型学生,已无法满足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朝着“高精尖”全能型中职学校发展。

因此,2012年,新都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更名为“成都市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将以就业为导向逐步转变为以升学为导向,朝着“高职院校人才孵化基地”的方向乘风破浪。

校内有这样一句标语:让每一位学生自信成长。杨校长解释,中职学生因为中考落榜,心理上比较自卑,亟需重新培养自信心,我们要告诉他们,在这里,同样可以找到通向成功的可能;其次就是让这些孩子打好基础,在某项技能方面厚积薄发,最终成长为合格人才。

朝着“高精尖”全能型高职院校发展的成都市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

01

前校后厂

打造省级一类中职示范校


7月20日,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选拔赛,暨第四届“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工项目成都市选拔赛,在学校的机械加工实训基地隆重举行。

对于这类比赛,杨永明十分熟悉,每年学校都会投入巨大的参赛经费。

巨大到什么程度?

“那是以百万元的金额来计算的。”

指挥队伍在2016—2019年三次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三等奖的杨校长最有发言权,“参加一次比赛,从市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一个项目就得花费数十万元。所以像这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不是所有中职学校都开得起的。”

为何花费如此巨大?带队参赛已有7年的姜成君老师给出了解释——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材料的消耗上。从前期的学生选拔开始,每天都需要耗材,而且耗材不能重复使用。

姜老师举例说,一个钢块、铝块和刀具,就要好几百元。仅每年校内的学生选拔,大概就要消耗100块钢铝耗材和几十个刀具耗材,合计金额都是好几万元。

有一年,姜老师想为学校节约成本,在训练中使用质地更软的铝件来代替钢件,“因为铝件对刀具的磨损对比钢件而言更小,这样刀具的使用寿命就更长。”但到了比赛时学生临阵大乱,不敢上台进行钢件切割,“因为钢件比铝件更硬,切割时的声音、效果和切割过程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学生傻了。”

一年的艰苦备战,就因前期一个善意的决定而付诸东流,那一年的惨败,让姜成君至今难以释怀。

而令杨校长无法释怀的,则是这所从1984年就不断壮大的国家级中职学校,至今仍得不到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认可。“很多人一直认为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都远不及一所普高,但事实并非如此。”

杨永明,成都市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资料显示,学校现在固定资产1.7亿多元,教学仪器设备资产1300多万元,实训设备资产5100多万元。校外实训基地25个,校内实训基地7个。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累积的7个校内实训基地,曾被新华社内参定义为“前校后厂”新都职教新模式。

但在杨校长看来,他最心爱的宝贝不是这些固定资产,而是这支“藏龙卧虎”的教职工队伍。

学校目前共有教职员工近400人,除后勤职工外,教师均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39人,中学高级教师85人。另外,职教体系中特有的“双师型”教师,即能文能武型教师多达117人。

四年前从新都一中副校长位置上调任而来的杨永明,深刻体会到了职中与普高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有二:一是较差的生源注定职中教师将付出更多的心血和青春;二是外界对职中人的误解和偏见,导致了职中教师的“名利”都与高中教师判若云泥。

如同一个失衡的天平,下沉的一方本就已背负沉重的偏见,还得想方设法去消除偏见者的傲慢。

偏见源于不了解。消除偏见的方式,除了走出去,还可以请进来。学校利用优越的体育场馆设施条件,将每一年新都区中考的体考项目争取过来了。

这是一招妙棋。

“既然你们不了解我们,那就请你们到学校来看看。”杨校长明白,一次体考将有三个群体来校——老师、学生和家长。通过体考,让老师们看看曾经他带过的差等生,如今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生们看看中职学校丰富多彩、积极阳光、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让家长们看看中职学校的校风校纪、文明礼仪和点石成金的实力。

这样的实地体验,比任何线上宣传和线下地推路演,都更具感染力和社会传播价值。“我就是想让外界知道,就算是中考落榜生,我们照样可以育石成金。因为我们学校有一个团结奋进的管理团队、一个无私奉献的班主任团队,和一个技能高超的教师团队。”

杨永明很清醒,要早日“建设成为我省名副其实的一类中职示范学校”,这三支队伍才是根本。

学校的办学理念

02
导向转变

学校本科升学率逐年递增


比工业4.0(即第四次工业革命,由德国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早一年,教育部就对职业教育进行前瞻性的结构调整。成都市也根据专业方向优势,对各中职学校重划战略布局。

新都职业技术学校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和电子技术应用等现代制造业范畴中的专业优势明显,遂更名为成都市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

实训基地

而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视,中高职扩招政策的推行,以及总结分析现代中职就业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将就业导向逐步转向升学导向,为我国的现代制造业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培养和输送更多专业技能型高职人才。

学校从精兵简政入手,将年招生人数从2000人左右降至1500人以内,专业由13个精简为8个。在“强内涵之基,筑品德之质”的方针指引下,本科升学人数逐年递增:2013年13人,2014年32人,2015年59人,2016年106人,2017年124人,2018年140人,2019年178人。特别是2016年杨永明上任后,学校连续三年位列成都市同类学校第一名,四川省前三甲。

今年更是捷报频传,计算机、会计专业本科上线人数分居全省同类别榜首,会计专业更是创下历史性突破,本科上线率达75.6%,梁万春同学以676分高居全省第一。

而专科升学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100%的水准。

改革后的学校,一举成为成都市中职学校高考升学率的代表之一,这背后的功臣,首推学校的管理团队。

正如前文杨校长所说,有一部分中职学生存在自卑甚至自闭心理。所以,要想让这些学生重启光明,心理健康建设尤为关键。

2010年从西南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的赖裴裴老师,现任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被杨校长视为“金不换”。她不是浪子,但她却让无数浪子蓦然回头。“她让学校一年要节省几十甚至几百万元。”

由于中职学校生源的客观原因,1997年,学校就开设了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课程,这在整个新都区甚至成都市都是很早的。但真正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和精细化,还是从赖裴裴开始。

赖裴裴老师运用自身所学知识,不断调研和总结过去心理健康课程优劣,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体系。自此,现代制造职校的心理健康课程,成为学校一大亮点,也是学校间相互交流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

为了定期掌握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每年都要对学生们进行一次心理测评。

“和我们预知的结果一样,今年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堪忧,大约有三成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按照我们学校三四千人的基数来讲,这个群体十分庞大。”赖主任分析认为,学生当前心理问题的根源,绝大多数都是以往在家庭、学习和生活方面遗留下来的,比如很多上升到了心理疾病的学生,他们的抑郁症、焦虑症和狂躁症,都是长期心理亚健康堆积而成的!

“我们一直呼吁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合一的,但如此长时间的心理问题,家长和学校都视而不见,确实很无奈。”

在新都区,赖裴裴和其它学校几位老师共同组建了一个心理健康工作组,通过了解得知,一些重视升学的普高,反而不是很重视心理健康,他们愿意让心理健康老师去上政治课和语文课,把心理健康课替换为升学的关键科目。“但我们学校不管学习有多紧张,都能保证每位学生定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为这才是立德树人的根源所在。”

赖老师团队解决的是学习源头即内在动力的问题,而胡益明老师所率的团队,则要解决学习结尾即升学率的问题。

2013年从新都二中调任来的胡益明,堪称学校的“万金油”。他身材瘦小,举止儒雅,略显花白的大背头发型下,架着一副黑色大边框眼镜,一副典型的人民教师形象。

之所以称他“万金油”,是因为他强大的“功能”。他是升学办公室主任,肩负学校每年升学的重任;作为英语老师,变着花样让学生爱上英语;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可以在每年5月的高考誓师大会上现场作诗,比如“三年寒窗磨一剑,苦读诗书夺桂冠……”;他也可以运用“柏拉图与老师苏格拉底那段关于什么是爱情的拾麦穗经典故事”来启发学生心智;他更能将当代信息大数据,精准运用到升学率和具体教学实践中。

别看胡主任已五十多岁,他却是学校少有的能够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新时代教师”。在他看来,学生以多少中考成绩进入学校,就有多大的几率晋升高等学府。“就本科线而言,500分以上的,就有90%的几率;450分以上,有60%—80%的几率;400-450分之间,将有50%的几率;就算400分以下,也仍有20%的几率。”

胡主任的大数据分析还运用在具体教学上,他通过几次考试成绩的统计和试卷错对比例以及单题错对情况,就能精准分析出某某班级在某一学科的某一教学知识点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将这一问题传达给科任老师,就该知识点强化训练。长此以往,就能形成各学科教学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各学科教学任务均衡发展的同时,更构建了各学科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竞争场面。

不仅如此,通过大数据分析,胡主任更能精确到每位学生,在哪些学科存在哪些知识体系链断裂的情况,并将之汇总给科任老师,老师们再根据这份报告按方抓药,逐一修补每位学生缺失的知识链,形成完整的知识层级体系。

这无疑是在修复每一位学生断裂的、残存的知识BUG!

带队参赛已有7年的姜成君老师,正在指导学生

03
润物无声

问题少年终成强企尖兵


《礼记·学记》中那句“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看来在中职学校,大行此道必有福果,就像“双师型”班主任桑睿宇老师说的那样,只要真心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就能收获奇迹。

桑睿宇入职即临危受命,中途接手2009级财会班,那时刚大学毕业的她瘦小而单纯,明显“震不住”只比她小两岁的时任班长。对方带头搞事情期间,桑睿宇像许多刚进入学校工作的年轻教师一样,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她在很多个寂静的夜晚,流下了眼泪。

但为师则刚,心态及时调整后,桑睿宇发现班上的卫生状况一直良好,沉默寡言但又恪守职责的劳动委员张义米,进入了她的视线。

经过细心的观察,桑睿宇看到,这个在他妈妈眼里是个不学无术的问题少年,做事认真细致,极具正义感和责任心,于是破格提拔他为班长,并要求他在各方面都要对得起这个门面职位。

现在的桑睿宇老师和昔日的学生张义米,已然情同姐弟

深受感召的张义米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迅速摆平了班上的纷争,其为人处世也让原班长折服,原班长与老师、同学关系日渐融洽。

一年后,张义米一跃获得了学校一等奖学金,当他拿着400元奖学金兴高采烈地回家向妈妈“炫耀”时,妈妈甚为惶恐,以为是他在外面坑蒙拐骗搞来的,就给桑老师打电话求证。当得知儿子是名正言顺得到了这笔奖学金时,这位母亲简直比中了彩票还要高兴。

这次电话,桑老师还向他父母表达了“想推荐他去读高三考大学”的想法,遭到对方断然谢绝。但桑老师没有放弃,觉得有必要当面做一下张义米父母的工作。于是有一天,桑老师来到张义米妈妈开的水果店,那段开场白,桑老师至今记忆犹新。

“你好,买水果哇,今天想买点啥子?”

“我先随便看看。”

“要得,你看中哪个就给我说哈。”

“你们家娃娃呢?”

“她还在读高二哦!”

“在哪里上学呢?”

“不好意思说哦,在读职高。”

“她是不是叫张义米?”

“耶,你咋晓得呢?”

“她就是我们班上的学生。”

“啊?你就是张义米的班主任桑老师啊?”

“对的,我就是。”

“唉,你看我们这一天忙的,也没去学校见过你,认不到莫怄气哦。”

“没事。我今天来主要就是想给你们说一下他在学校的情况……”

这样的开场白,是许许多多职高学生家长真实现状的缩影。

桑老师把张义米这一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向张妈妈娓娓道来,这位妈妈的神情,从惊慌到惊讶再到惊喜,完成了三级跳跃。

临走时,桑老师还许下诺言:“如果你们同意他去读高三,整个暑假,我都可以义务为张义米补习语文和英语。”

爱和承诺,像指环和花朵。

由于当时学校没有财会专业对口升学机制,张义米只能借读于青白江前进职高。个中苦涩溢于言表,因为只有一年时间,自己之前两年的学习主要在技能专业方面,其它文化课涉猎较少,是否跟得上前进职高的教学进度?是否适应前进职高的教学方法?读完一年后能否考得上大学?这些问号,都需要中考只有280多分的张义米将它们变成惊叹号。

懂得知恩图报的张义米,也不忘给桑老师一些惊喜。桑老师生日那天要送学生去上海,张义米“正好”也要在车站坐车去青白江读书,上车前,他将一个信封塞给桑老师,并叮嘱上车后再打开。桑老师打开信封,里面除了一封生日祝福信外,还有一朵漂亮的干花,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在桑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张义米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考上了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自那开始,张义米和桑老师就从师生关系升华为姐弟关系,其亲密程度甚至超过了父母,因为所有的人生大事和选择,张义米都要向桑老师请教。

每年假期,只要张义米回到新都,必定先和桑老师见面。而见面除了谈心叙事外,张义米还带着桑老师当年送他的那个笔记本,记下桑老师给他的所有人生建议。

在张义米看来,这个笔记本,已然成为他的人生锦囊。

有了这位人生导师,张义米以优异的成绩大专毕业后,还自学完成了本科学历,并考取了会计所需考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

如今,张义米在新都一家500强企业的会计岗位上如鱼得水。

桑睿宇老师主持举办五月班级生日会

04
因材施教

单亲妈妈:是您救了我的娃


罗曼·罗兰曾说:“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

不论中职学生底子有多薄,行为习惯有多差,只要发现他身上隐藏的精华,加以真诚的引导,照样能育石成金。这就是学校一直推行的分层教育的意义所在。

从中考455分到高考652分,一个缺少父母管教的离异家庭孩子,就是这样完成人生蜕变的!

黎明(化名)还未记事时,父母就离异各奔东西,父亲另娶销声匿迹,母亲另嫁远赴西藏谋生,小黎被送到外公外婆家寄养。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的小黎,在外公外婆的“宠爱”下无拘无束,行为习惯和意志品德都很不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有时认为外婆做的饭不好吃,大声埋怨,还当面往菜里吐口水。

小黎开始记事时,父亲的模样几乎只能从照片中看到,倒是母亲每年还能见到一次。而每次母亲从西藏回来,他都能从母亲亏欠的眼神中,得到他想要的几乎所有物质上的满足。

但对于精神需求,小黎不想要,因为他想要的,父母已经满足不了他了。

就这样,小黎以455分的中考成绩从升庵中学毕业,母亲只得为他选择现代制造职校,不求能掌握一门谋生技能,只求在青春期能有书读而不至于过早混迹社会。

小黎一进学校,马上就引起了班主任易云霞老师的注意。一是他高大的身材独一无二,二是在家里当惯小霸王的他,说话经常得罪同学,在班上独来独往。

带着对小黎的关爱,易老师走进了黎明的内心世界,才发现这个大块头居然有大智慧。他聪明灵性,尊师重教,他的叛逆只针对家庭,他的坏品行只缘于无人管教。

解铃还需系铃人。易老师一方面着手缓解小黎和母亲的关系,通过讲“孝道”和电话沟通的方式,重新找回他精神世界里的妈妈;另一方面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他现实生活中的“妈妈”。

擅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闪光点的易老师,早早就发现了小黎身上的优点,那就是他居然蕴藏着一副磁性的嗓音。于是在易老师的鼓励下,学校的广播站,就成了小黎收获温暖和传递温情的战场,也成就了小黎从自卑走向自信的蜕变。

“我们的办学理念,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成长。”易老师认为,她前面为小黎所做的事情,其实只是帮他打开了心结,但真正让他自信成长起来的,还是在广播站当播音主持的经历。“学校广播站每天下午6点后,就有一个点歌送祝福的环节,每点一首歌,都会有一段温馨祝福的话语,用现在人们的说法,就是心灵鸡汤。”

从找寻、摘录、诵读的过程中,小黎被这些“鸡汤”润养了起来,曾经那个叛逆自我的问题少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年4-5月全校“学生青年成长月”上那个阳光帅气的金牌主持人;是那个在教室里埋头苦读在寝室里挑灯夜读的勤奋学子;是那个高考一举夺下652分高分的超级学霸。

去年暑假,破例从西藏赶回成都的妈妈来到学校时,紧紧抓住易老师的手,热泪盈眶地说:“感谢您易老师,是您救了我的娃娃。”

妈妈没有用“帮助”或者“改变”一类的词。的确,这世间,没有比“拯救”一位问题少年更让人感觉欣慰的了。

积极阳光、团结友爱的学生们

05
保姆老师

同甘共苦连夺全国三等奖


作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能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必须要探究的话题。

走过36个春秋的成都市现代制造职校,拥有数个省级和市级重点专业,其中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堪称省内领先、国内一流。

这不仅因为学校拥有数个机械加工实训基地和价值数千万的机械设备,更因为学校在每一年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都能斩获荣誉。

姜成君老师2012年从素有“职业教师摇篮”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现代制造职校,次年就被委以重任,训练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当时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科班出身的姜老师之前从来没参加过比赛,比赛的方向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是他最难把控的两点。但他深知,唯有努力。于是,备赛期间,朝八晚十二,姜老师都和学生一起,整天泡在机械车间里,一起训练,一起钻研,一起打盹,一起吃饭。

每次比赛学校投入上百万,这容不得姜老师有半点怠慢,同时他又深深感受到这群十来岁的青少年,面对比赛的巨大压力。每天要在车间作业长达十多个小时,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抗压能力都是严峻的考验。为了给学生尽可能提供训练条件,年轻的姜老师当起了保姆,可谓衣食住行面面俱到。

每年备战都是夏季,厂房车间里温度很高,像个大蒸笼,唯一的降温设备就是大风扇;但为了操作安全,学生进车间必须严格穿着长衣长裤的工装,一堂训练课结束,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因此,预防学生中暑很有必要,除了常备的霍香正气液等药物,姜老师还时常买些西瓜等清热解暑的水果,让学生们补充水分。营养补充方面,姜老师除了向学校食堂申请更丰富的三餐外,还采购了牛奶面包等食品,供学生们临时补充身体消耗。

考虑到晚上蚊子多,姜老师配备了电蚊香液和花露水;训练结束后学校的热水系统早已停运,姜老师每天提前将学生们的热水壶装满;为了安全,姜老师每晚都要护送学生回到宿舍,等他们洗漱完毕熄灯后方才离去。 

后来学校考虑到备赛师生们的实际困难,在备赛期间,单独让姜老师和学生们住在配备了热水装置和沐浴装置的宿舍,也就真正意义上住在一起了。

“那时的痛苦,现在回想起来已是甘甜,因为充实。”姜老师回忆说,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他所负责的这个赛项成绩突飞猛进,如今已连续两年获得国家三等奖。

姜老师用同甘共苦的担当精神,诠释了何为“亲其师”,就像胡主任说的那样,老师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被学生尊敬和爱戴。

现代制造职校,正逐步将就业导向转变为升学导向。图中分别为形体课堂、幼教课堂

06
编后语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已经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胡益明主任认为,不是你能教出多少个985、211学生才是好老师,一辈子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也是好老师。

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已经从事教育工作27年的杨永明校长认为,不是你能培养出多少个985、211学生才是好学校,能够造福一方,为一方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也是好学校。

END
审 | 杨   军
排 | 阎家珲
图 | 网   络
2020年/第65期2020/09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职业教育的乱象
你后悔当老师了吗?多位职校教师吐露心声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中、本科却又在扩大招生
原创职校素质教育校园音乐剧《永不放弃》
师道周周看 | 纪录片《师道·蒋黎文》开播:从课堂培养时代的工匠
初中后普职分流该改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