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绝妙的一首诗,顺读是日出,倒读是日落。构思奇特、暗藏玄妙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正着读、也可以倒着读的诗,是我国诗歌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更是汉语中特有的词序往复反璃的修辞技巧。实际上,回文不仅在诗歌中被广泛应用,日常生活中也能见诸踪迹,如“台高一步一高台”、“院满春光春满院”等均为回文表达。

依据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的解释:“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回文诗的创作复杂困难,故在文体中被称为“回文体”。其深度运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的特点,使得读来如环状流水,无尽绵延,能带给人荡气回肠的美感和满足的艺术享受。

回文的形式自晋代以后便广受欢迎,并在多种文体中得到运用。然而,创作回文诗无疑对诗人的词汇选取和句子构造技巧提出了高要求。

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这首回文诗——

《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这是一首写景诗,相信朋友们也发现了,它顺读、倒读都可以,而且意境不同。诗人未采用繁复的词藻,只是用简洁而直接的方式描绘景物,无需过多的解读,我们便能理解其深意。

诗人在金山寺,于夜色静谧之时,熠熠生辉的月光下,热情洋溢地观察并描绘了潮水、远浦、渔舟及垂钓者等景象,渐次描绘至朝阳破晓时的美景。晨光之下,云、江水、碧峰相映成趣,景色如画。

然而,如果我们将此诗逆序阅读,又将呈现出何等的情景呢?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远方的水天一色,阳光灿烂,温和地照耀着湖面,使湖面也映出浅淡的红色。正对金山寺的,是一处清澈的泉眼,此刻正在冒着清澈的泉水。沿着小径直至寺庙,便可见金山寺对面的小桥。当月亮升起时,渔夫乘舟,披星戴月地前往远方垂钓。一浪接一浪的潮水不断涌来,如雪般的浪花在夜色中带着山崩的势头涌向此处。显然,这是描绘从黎明破晓至渔舟唱晚的美景。

倒读亦或顺读,是否皆无违和感?反倒使我们得以欣赏两种时间下的不同景色。一种是从白天渐入夜晚,另一种则是从夜晚破晓至白天。诗歌的韵律井然有序,词藻精炼,音顺意通,构思奇特,组织巧妙,趣味盎然。其实完全可以将此视作两首诗来欣赏。

至此,各位或许已产生疑问:这样一首精致的诗作,其作者究竟是谁呢?

关于此诗的作者,历来争议颇多。有说法认为是宋朝的周知微所作,也有观点指向唐代文学家徐寅。当然更多人则认为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创作的,南宋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就认为是苏轼的作品,现代也普遍认为是苏轼所写。

那么,苏轼是在何时创作的这篇奇妙的诗作呢?

在北宋熙宁初年,苏轼以上疏的形式,向朝廷表达了他对当时推行的新法的观点。然而,这引起了变法派的强烈反感,他们纷纷对苏轼发起攻击。在面对众多弹劾的压力下,苏轼只得主动请求被外派,转至杭州担任通判。

在南下的旅途中,苏轼路经了知名的镇江金山寺。这里的山水秀美,江面清澈,碧波荡漾,亭台错落有致,美不胜收。如今我们在提及金山寺时,可能会想到《白蛇传》,然而,白娘子的传说于南宋时期才成型,故北宋年间的苏轼并未涉及这个传说。然而,他确实被这里的美景所触动,在一只扁舟上,眺望着金山寺和周边的美景,诗意盎然,于是写下了这首传奇的诗作。

无可置疑,《题金山寺》这首诗是一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堪称佳作的写景诗,而且是一首水平极高的回文诗。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并不易。

纵观文学史,真正能够称为绝妙、并能流传至今的回文诗实际上并不多。这是因为虽然回文诗阅读起来很美妙,但创作起来却极其困难。它需要诗人能够顺读与倒读都通顺,还需要押韵,同时不能有违和感,这已经极大地考验了作者的技艺。

如果再要求其意境美妙,那就更是难中之难。因此,即使是那些拥有才华的人,也需要巧妙的构思,方能偶尔创作出一首佳作。

苏轼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不仅满足了上述所有的诗歌创作要求,还将哲理融入其中。他在这首诗中,运用不同的视角描绘了不同时间下金山寺的美景,通过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字里行间,他传递出对人生截然不同的感悟,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结束到开始,再从开始到结束,如此循环往复,无穷尽。并且他提示我们,只要换一个角度,同一个地方也会有不同的风景。这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使面对贬谪,即使遭遇挫折,也无需沉溺于低落的情绪。换一种心态看待人生,难道自由自在的日子真的比在朝廷斗争中的生活逊色吗?我们仍可以不因物喜,不因己悲,仍可以保持宽广的胸怀和自信豁达的心态。

《题金山寺》虽然仅有五十余字,但每个字都经典,每句都蕴含深深的哲理,因此成为了人们心中公认的千古佳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绝妙佳作:正读是一首诗,倒读是一首诗,合在一起还是一首诗
顺读倒读都经典:大才子苏轼写的那些绝妙回文诗
苏轼最神奇的一首诗,顺着读是天亮了,倒着读是天黑了
《题金山寺回文体·苏轼》原文与赏析
苏轼绝妙的一首诗,顺读是日出,倒读是日落
奇妙的回文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