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普通人更要买年金险?

T博士团队 | 无羽

复利,是指本金产生的利息,第二年会计入本金中,继续生息,也就是利滚利。

据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威力甚至超过了原子弹。

这句话到底是他老人家说的,还是老舍说的,我们不知道,但这句话,深以为然。下面我以100万元为例。

假设我们把100万元作为本金,假设年利率是5%,让其复利滚存,第一年产生的利息是5万元,和单利计息的一样,但第二年就开始有变化了,利息的计算除了本金100万元以外,还要加上5万元的利息,本息就有1102500元,到了第三年,累积的利息就有157625元。

时间是复利最重要的力量,时间越久,收益就越大。

假设一个人从30岁就开始存,增加第1100万,也就是200万元,只要15年。

增加第2个100万,只要8年。

增加第4个100万,只要5年。

如果我们让他继续存,47年以后,也就是在他77岁时的收益更是天文数字,直逼1000多万元。

这就是复利的魅力。

今年以来,我们团队一直在竭尽全力地推荐大家年金险。

年金险就是一种以复利滚存生息的理财产品,前期只需要投入一笔小小的资金,几十年后就能领回超高额的回报。

目前仍然有既定利率4.025%,实际收益在3.8%左右的年金险产品在售。

但它不像其他的短期理财产品,随时会遭受大环境影响,未来能拿到多少收益,年金险的合同上都会写明,可以长期锁定,因此即便环境再糟糕,都不会对它造成任何影响。

不过很多人一直觉得有钱人才需要购买年金险,但恰恰相反,我认为普通人,更应该买年金险。

普通人更难存下钱

今年有3位经济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花了20多年的时间,深入到贫困地区,亲自走访每一户贫困人家,探索穷人贫穷的本质原因,并提出为此我们能提供哪些帮助。

他们发现,穷人贫穷,有一个原因是他们消费高,太会花钱。哪怕给了补贴,他们仍然会把钱浪费在不必要的地方上,而不是存起来用于未来的投资,或者提升自己。

比如他们在中国挑选了两个地区的贫困家庭,给其中一个地区补贴了面条的钱,另一个补贴了大米的钱,也就是说这些家庭可以以更低的价钱买到面条和大米,但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提升了虾和肉的消费。

又比如,他们走访了摩洛哥一个贫困家庭,他们发现这个家里有电视机、抛物面天线和DVD播放机,买这些花了他们好几个月的积蓄。

一些农民承认化肥是可以增加土地收益的,但他们总是在耕种到来之前就把钱花掉了,最后因为买不起化肥,丢失了一次投资的机会。

虽然这些经济学家走访的是一些极端贫困的家庭,但是这种要面子、乐于享受的行为,在我们身边却十分常见。

实际上,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富人,大家都有消费的欲望,一旦有钱,就会急于提升生活品质,但不同的是,同样购买奢侈品,富人购买,对他们的现金流并不会有太多的影响,而且大多数的富人是用投资产生的额外收益支付的,比如在《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作者的妻子买了一辆奔驰,这辆车的花费就是通过投资房地产获得的额外收入,而不是借钱。

反而很多普通人却会为此花掉自己大部分的积蓄,甚至让自己陷入深深的负债之中。

至于为什么普通人不惜负债也要花钱买不必要的奢侈品,因为“稀缺”。

有个哈佛大学教授就发现,一旦一个人越缺什么,他就越渴望什么。比如没时间的人,就越渴望闲余。孤独的人,越渴望交际。

贫穷的人因为长期的生活比较压抑,他们一旦有了钱,就会先用来消费,提升生活的乐趣。

更多的人则是为了所谓的面子,不惜借钱消费,结果下次赚来的钱,有一大部分需要拿去还上一次欠的债,真正剩下来的并没有多少,陷入“新酬还旧账”的循环之中。

只有存款充足,我们才有底气面对任何事情,有能力应付突如其来的问题,不过我们并没有拥有和富豪同样多的财富,我们想要积攒存款,就需要违背人性,需要自律,但实际上我们心理都清楚,这个社会的诱惑太多,想要让一个人自律实在是太难了,如果真的能自律,也就不是普通人了,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更需要强制储蓄。

年金险就可以帮助我们强制储蓄。

把钱存入年金险以后,需要等到一定的时间才能取出,中途不能拿回。

如果我们只是存银行,或者买短期的理财产品,很可能会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中途取出消费。这也是我为什么更推荐普通人购买年金险的原因。

而且在开头我也和大家演示过,复利的魅力是时间赋予的,时间越长,获得的收益越大,同样的钱,你存30年的收益绝对比你存5年的收益多得多,年金险可以存到退休前才领,长达2030年,后面还会继续滚存。

普通人能投资的渠道很少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社会,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光靠一份工作是不现实的,要么通过投资,要么通过婚姻。

婚姻我就不赘述了,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内,我重点说说投资。

投资,也就是利用钱生钱,实现躺着赚钱。比较常见的投资方式有创业、买房、炒股、买基金等。但这些都需要我们有很强的信息搜集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资源。

比如买房,你要看得懂政策,还要懂历史经济等等,这些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就显得有些困难。

普通人因为没啥钱,平时会花很多时间在选择权衡上,比如上班快迟到了,他们会考虑是要打车还是坐公交诸如此类的事情。

这就好比一个小行李箱,装满东西后,想再装一个杯子,就需要把一件衣服拿出来,普通人没有多少存款,或者说并没有很好的现金流,消费一次,就意味着需要牺牲另一种消费,长期权衡下来,根本没有时间提升自己,增加收入。

但对于富人来说,并不存在这种问题,他们的资金充足,用金钱就可以轻松解决很多事情,因此他们有大把的时间花在自我投资上,甚至可以为之不惜付出巨大的花费,提升认知能力,久而久之,就可以把普通人远远甩在身后。

比如我们可以发现,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能考进名校的学生,大多家庭都很不错,因为他们的家庭有足够的资金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2017年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的采访

但哪怕富人自己不会投资,他们也完全有钱雇佣优秀的理财顾问。

除此之外,富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比普通人要多很多。

很多信息过了很久才会被大家知道,但是对于一个富有的人来说,他就能打破这种信息的传递,他们能通过旅游,接触权贵人士的圈子等,直接获取第一手信息,增加他们投资的判断,而这些是普通人很难实现的。

在这之中最重要的是,富人因为有钱,所以可以承担更大的风险,可以多渠道投资,哪怕某个渠道投资亏损,也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

但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们因为没有多少财富,能承担的风险极小,只要一点亏损,可能就会导致整个家庭万劫不复,因此更适合保守的理财方式,而我认为,年金险就最适合普通人。

大多数理财产品在3%~4%左右,而年金险也能有这么高的收益,既定利率在4.025%,实际年化收益能达到3.8%

更重要的是,比起普通的理财产品,年金险更安全。

未来收益到底是多少,年金险的合同上都会写明,保证有收益,而且可以长期锁定。

你只要把钱放那里,它就可以自己滚存了,不用在意它们的底层资产到底投向了哪里,不用判断经理能力好不好,也不用每天盯着它涨没涨,担心是否可能亏损等等。

普通人怎么买年金险?

很多人以为买年金险需要很多钱,但其实不是的,每个月存几百块就可以买了。

下面我以某款实际年化收益在3.8%~3.9%的年金险为例,一次性交,最低只需要1万元,如果分期买,每年最低5000元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每个月只要存417元就可以买年金险了。

不过我想对30岁左右的工薪家庭来说,每年存1万元应该不难,因此下面我以1万元为例。

假设每年存1万元,存10年,本金一共是10万元,我们来看看他退休后的收益。

从60岁开始,每年就能领取11680元,每天差不多30多元,保证领到身故,而当初每天仅仅只是投资了一杯奶茶的钱。

虽然领得不多,但也能给自己提供一份小确幸呀,比如看看电影啊,或者买点小零食啊,偶尔来个马杀鸡啥的,增加自己的娱乐生活,想想还是很满足呀

假如在95岁身故了,35年内总共能领取42万多元,此外家人还能拿10万元的身故保险金,加起来就是52万元!

如果不想领到自己身故,还可以在中途退保,领回现金价值。

假设领到90岁就退保,还可以退回14万元,这笔钱就可以用来治病啥的,毕竟老了大多身体都不会太行,加上之前领了15年的养老金35万多元,一共就有49万多元。

我认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购买年金险或许是最好的投资渠道了,可以强制储蓄,收益也有保证。

不过就在不久前,监管就下令叫停既定利率4.025%的年金险产品,最后一波收益较高的年金险产品,将在这个月月底,也就是12月末全部停售,因此配置年金险,刻不容缓

参考资料: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塞得希尔·穆来纳森,埃尔德·沙菲尔

T博士:中山大学博士,连续多年达成全球寿险行业顶尖荣誉MDRT、COT、TOT标准,专注于为新中产之家量身定制保障方案。团队秉持中立、客观、诚信,追求专业精进。我们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我们只忠诚于客户利益和职业操守。

相关阅读(可滑动查看):

年金险

◆韩国老人自杀,日本老人变坏,30年后中国老人会更惨

◆年金险七大功能超乎想象,你意识到时,可能最好的产品已错过

◆年单利14.7%的年金险全面下架,薅保险公司羊毛的机会只剩一点了

◆传言纷纷,大家都在抢购的“4.025%年金险”,是否即将成为历史?

◆在人民大会堂开发布会,产品收益率还高达5.3%?但真相是…

◆连续60年每年单利15.2%的投资机会,稍纵即逝:官方价值1200亿的文件解读

◆年收益率达到巴菲特一半!如何守卫人生中绝不容闪失的保命钱

◆支付宝养老年金,一款名过其实的产品。

◆年金险虽好,挑得不好,收益还不如余额宝

◆80后们,再不准备养老就晚了

◆4.025%预定利率的产品,为何可能是薅保险公司羊毛?

◆男人自信“胜者为王”,女人看中“剩”者为王

◆从“政府来养老”到“推给政府很可耻 ”,你的养老只能靠自己

◆4万*10年交之后,为何我要再买10万*10年交的年金

◆我拿100万,预定了妈妈的“晚美”人生

规划和理念:

◆没病到一定程度,千万别买保险

◆新出的保险越来越好,我要不要等等再买?

◆填错了受益人,有的保单亏钱,有的保单要命,热映大片里没说的保险潜规则都在这了

◆怎么给孩子买保险?只要3500元,搞定1100万元保障

◆买保险,选消费型还是返还型?

◆看了N套方案、掉了无数个坑后,我这样为父母买保险

◆一家三口买保险,究竟要怎么选才能安心?

◆选择保险时,比性价比更重要的是这点!

◆买保险的几种渠道中,哪种对您最有利?

◆做不到这两点,你年交10万保费,还是会拒赔!

◆当你挑保险时,你应该挑什么?

◆直截了当点,哪款保险产品性价比最高?

重疾险

50万基本保额,最高能赔502万,真有这样的重疾险?如何买到?

99%的人重疾险都买错了

少见的多次赔付不分组,错过它有点可惜了

重疾险性价比之王再生变?又双叒叕杠上了,超级玛丽碰瓷康惠保

◆买啥重疾险啊?只要做到这两点,就可以每年节省大笔保费
◆王炸重疾险,多次赔付不分组,前10年得重疾多赔50%!
◆重疾险又一重大变化,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被重点照顾
◆今年最火的重疾险明天后涨价,身故责任还能要吗?
◆有了300元保300万的医疗险,还需要重疾险吗?
◆万一罹患重疾,多少费用会让你放弃治疗?
◆ping安大福星上市,是产品好,还是割韭菜?
◆要不要选择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咋挑?

医疗险

每年几百块,关键时刻能救命的百万医疗险,如何挑?

◆别傻了,你的百万医疗险并不能“保证续保”

◆同一家保险公司的百万医疗险,知道内幕后,我为何选贵的?

◆高端医疗险,买内陆还是香港?

保险公司

客户怎么选保险公司:你眼中的草,是我心头的宝

◆保险公司亏损,他家的保险还能买吗?

◆保险公司没了,我的保单受影响吗——从“安邦”变身“大家”说起

◆那些我没听说过的保险公司,靠谱吗?

◆大家眼中的小保险公司,其实牛到让人亮瞎眼!

寿险

◆很多人忽视了这种保险,但你一定要买

◆这是一款价格“突破底线”的定期寿险

◆新出的寿险,性价比之王,100万保额只要1300元

◆拿什么来守护你,我的房子?

新上市的4款寿险,刷新地板价!

◆如何用73万总保费,换取1000万身价?

◆买保险时,这个最严重的风险大部分人都忽视了!

意外险

这种风险,致死人数比癌症更高,很多人却选择视而不见

惊!无锡高架桥垮塌!但这些意外,意外险根本就不赔!

国庆出游,没有旅游险等于“裸游”

◆家人意外险,看这一篇就够了(含产品推荐)

◆境外旅游险,到底有啥用?应该怎么选?

◆有车族,你的意外险会让你大呼“意外”,你造吗?

暑假出游,请一定收下这份“旅游险攻略”

资产保全

◆37岁,银行净存款1500万,到了2019年,他的烦恼却接踵而至

◆年入50万,为何还是被同龄人抛弃?守住财富靠这3招!

◆数千万资产化为乌有,只因给儿女的婚嫁金给错了!

◆保险到底能否欠债不还、诉讼不给?

健康告知

保险公司怎么调查我们的病史?

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保险是不是都是骗人的?

◆买保险时怎样健康告知,才最有利?

◆带病投保,熬过两年,保险公司就得赔?

◆我把医保卡借父母用,凭啥就不能买保险了?

◆香港某保险公司欺骗大陆人?——这事儿和你有啥关系

投保后,想起没如实告知的身体状况,要补充告知吗?

理赔

◆17.85亿元!又一起保险巨额理赔案!

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保险是不是都是骗人的?

◆从拒赔到全额赔付的翻案之路

◆保险公司明明可以拒赔,怎么帮客户顺利理赔?(两个真实案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富人是如何用复利思维进行理财的?浅谈普通人和富人理财的两种用钱模式。
【早读3】《普通人是如何通过复利法则变富的?》最高的价值投资永远都是投资自己
今天所谓的富人和穷人, 10年后可能完全颠倒
养成这28个理财习惯 你想不富都难
普通人如何快速赚到1000万?这三点缺一不可
普通人要想真正富起来,你需要的是风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