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澄清三个投保误区

◎本文作者 | 乔木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T博士教你买保险(ID:DrTbaoxian

转载联系  微信ID:DrTbaoxian02

嗨,我是T博士团队的乔木。

保险本身是众复杂的金融产品,保险合同严谨却难懂,涉及到金融、医学、风险精算。

但是保险公司自身没有动力把合同做得简单易懂,消费者投保时有很多误区。

所以我想通过这一篇文章科普几个投保误区,有利于大家挑选更适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医疗险可以单独买

T博士一直和大家强调,趁着没有健康异常,医疗险要趁早买。

然而有朋友去咨询保险公司时,得到的答案却是“医疗险不能单独买,必须要买本公司的主险如终身寿险或者重疾险,才能搭配”。

最后他得到的方案是下面这样,包含终身寿险、重疾、医疗和两全保险:

表面上保障非常齐全,实际保费支出高,而且每项健康保障额度低。

无论从事实还是逻辑上来说,单独一家公司都无法把各险种做到市场上最好,对于我们来说,往往在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中进行搭配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那为什么有些公司的商业医疗险“需要”捆绑投保呢?可能涉及两个方面:

(1)保险公司开发商业医疗险,特别是百万医疗险,主要是为了获得客户资源。

根据2020年61家保险公司披露的理赔数据,医疗理赔案件占比平均达到85.99%。

理赔频率如此高,但是卖医疗险却不赚钱。

特别是我们熟悉的百万医疗险,每年两三百的保费保障上百万的报销额度,几乎发生一次住院,这笔保费就能“报销”回来。

所以对于很多保险公司来说,医疗险和意外险往往是用来获客。

(2)误导消费者以为捆绑在终身重疾或终身寿险等主险上,医疗险理赔可以更顺利或者续保条件更宽松,从而为主险的溢价买单。

实际并非如此,医疗险理赔和续保只与医疗险本身的合同条款有关。

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往往单独挑一款好的医疗险更重要。

返保费的产品不合适预算有限的消费者

很多人还会陷入另外一个误区:每年交了八九千的保费,如果不出险,这笔钱也不返还,打水漂了,这样我不是很亏吗?

保险公司也正是抓住了国人这种心理,设计了返还型重疾和意外险等产品,在保障的时间里,出险了就按条款赔保额,健健康康生存到满期,还可以返还保费。

看上去保障非常好,不管是身故或者生大病,都可以拿到保额,健康生存时也能拿回总保费,但是有两点需要我们注意。

(1)返还型产品保费偏高,缴费压力大

返还型产品是普遍偏贵的,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它相当于两个产品的组合,如返还型重疾险是重疾和两全保险的组合,实际要交2份保费。

之前测评的合众壹号2021就是一款返还型重疾险,和超级玛丽3号max相比,在80岁返还保费的情况下,每年价格是后者的2.4倍。

(2)身故保额、重疾保额与返还金,通常只赔其中一个

返还型产品包含身故、重疾保障和满期生存金等多个保障金,但是一般我们只能拿到其中一个:

如果先身故,理赔身故保险金,合同终止:

1.1两全保险条款

如果先罹患重疾,就理赔重疾保险金,合同终止:

1.2附加重大疾病保险条款

想要拿到满期保险金,需要在满期的时候仍然生存,并且没有理赔过重疾保险金。

对于一些人来说,交了多份保费,实际只生效一个保障责任。

而且现在重疾发病率不断年轻化,从30岁起就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七八十岁前罹患重疾的概率还挺大的。

新华保险2020理赔年报——男女性重疾理赔年龄阶段

因此将收益和保障分开,用不同的险种来转移风险,把健康保障的保额做高,对预算有限的投保额人来说往往更好。

比如担心医疗费用,就买医疗险;担心收入损失,就买重疾险、寿险;想避险储蓄或者补充养老金、教育金,可以投保非分红的年金险和增额寿险。

没听说过的保险公司赔不起吗,偿付率怎么看?

有些读者被业务员的恐惧营销灌输得很深:

“我们公司是世界500强,国内前十,每年理赔两三百亿给客户,已经大到不能倒,理赔速度也快,那些小公司听都没听过,万一哪天倒闭跑路了,人都找不见.......”

但实际情况是,人身险理赔顺利与否和保险公司大不大没有直接关系。

我在之前的文章《我摊牌了|小公司的保险产品还能买吗?》里也提到,保险是一份合同是一份契约,和日常消费品、大宗商品的购买逻辑是不同的。

我们投保时做好健康告知,出险的时候符合条款约定,人身险理赔并不难。

很多人担心保险公司能不能赔的起这笔钱,关注的是偿付能力。

不仅《保险法》有相关规定:当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时,保监会会采取监管措施,比如不允许开展新业务、限制股东分红.......

而且银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每季度公布一次偿付能力,并且要求综合偿付能力不低于100%,核心偿付能力不低于50%。

今年1月25日还增加了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的条件,监管更加严格和完善。

咱们买份保险,就别操监管的心了。

当然,偿付能力也不是越高越好。

偿付能力太高,意味着保险公司要么没有开展好新业务,要么没有进行有效的投资增值。

以上这些都是保险公司不会主动挑明的真相,也是读者朋友们常常陷入的误区,希望大家能更加理性且客观的看待保险公司和产品,完善自身风险保障!


如果您有配置保险或者协助理赔的需求,扫描二维码可以获取一对一专属服务:

打破刚性兑付后,多家银行理财出现负收益的,余额宝跌破2%,年终奖、压岁钱存哪里无风险收益不错?推荐一个终身年复利保底3%的“余额宝”。

2月24日晚八点T博士团队直播分享,欢迎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加入直播。

相关阅读,点击链接可直接跳转

  • 重疾险

拆解主流重疾险套路
来来来 ,带你读懂重疾险条款
消费型重疾险性价比高?储蓄型都是坑?
如果不幸大病,你的另一半会拿多少钱救你?

  • 保险公司如何挑选
我摊牌了|小公司的保险产品还能买吗?
没有网点,没有业务员,线上买保险靠谱吗?
突发!两家险企解散,我的保单怎么办?
知道这些真相后,你是否还会为保险公司的品牌溢价买单?

  • 理财和储蓄安全
为什么我劝你近几年少买银行理财
开门红眼花缭乱,储蓄险到底应该怎么选?
继银行理财后,国企债也连续暴雷!刚性兑付只剩这三种产品

  • 定期寿险
买保险时,这个最严重的风险大部分人都忽视了!
华贵大麦又又又降价了?

  • 养老规划
我为什么害怕长寿?
高端养老社区,要交200万才有排队资格?这里有一条捷径
回乡我看到两个老人不同的人生终局,才明白人性经不住考验

  • 年金险
干货:买年金险务必搞清这4个利率,顺带扒一下中国人寿年金险的底
功能 | 年金险七大功能超乎想象,你意识到时,可能最好的产品已错过
年金险是有钱人的专属?不,普通人更需要!

  • 资产保全
保险到底能否欠债不还、诉讼不给?
离婚率这么高,子女结婚送房送钱还安全吗?一套可以一直“收租”的“金融房子”

  • 保险规划和投保理念 
建议收藏|看了平安人寿5年理赔报告,我发现90%的人保险都买错了
家庭保险方案如何搭配,使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 健康告知与理赔
买保险时怎样健康告知,才最有利?
保险理赔到底难不难?用数据告诉你真相
几字之差,理赔少了几十万

  • 医疗险
同一家保险公司的百万医疗险,知道内幕后,我为何选贵的?
百万医疗险是便宜,但为什么我却更推荐中端医疗险
什么样的医疗险,可以让你拥有最好的医疗资源 | 年终盘点

  • 意外险
揭秘 | 检查下,你的意外险不一定保意外哦
产品 | 为什么有更便宜的意外险,我还会选择贵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保险,你是我受益人,最新成人投保方案组合~
单身女性投保建议 单身女性怎么样买保险
给孩子买保险,500元就搞定了!值得收藏!
2017年最新解读医疗险与重疾险的区别
读懂这7条,买保险这件事,100%没人能坑你!
【保险科普】保险入门,看这篇就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