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单亲家庭”8岁男童个案服务 | 社工案例计划
userphoto

2022.11.10 广东

关注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陈文静

    单位 | 海口市龙华区滨海街道社工站

一、案例背景资料

1、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服务对象小星(化名),8岁,男孩,读小学二年级,单亲家庭,在父母离婚前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的小男孩,在其四岁时父母离异后性情大变,变得比较内向,孤僻,自卑,不愿意与他人说话,只和弟弟玩在一起,也不太喜欢去外面和其他人玩耍,陪同弟弟出门也沉默寡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2、个人状况

身体情况:服务对象身体一般,比较频繁的持续较长时间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心理状态:服务对象性格比较内向,虽然渴望与同学们交往,得到认可,成为好朋友。但单亲家庭结构的残缺让他产生自卑心理,在班里面很难融入进去。

认知层面:服务对象自诉母亲在他四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这个家庭,妈妈在家的时候跟妈妈的感情非常深厚,自己也很依赖妈妈,他非常羡慕别的孩子有妈妈,也非常渴望享受母爱,父亲喜欢赌博是街邻四坊众所周知的事,父亲的行为带来的流言斐语令自己非常的难堪。

由于自己的情绪管理方式不对,导致自己没有朋友,缺乏上进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学习成绩比较差,与同学交往也很少,表示想要找回原来那个活泼开朗的自己。

3、家庭成员情况及关系

服务对象抚养权归父亲,父母离异后和弟弟都跟随父亲及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弟弟比其小一岁,与弟弟关系很好。

父亲与爷爷奶奶经营着一家餐饮店,由于营业时间长,全天营业,很少有时间能好好照顾其服务对象及弟弟。兄弟两人的生活起居基本都在奶奶的闲暇之余进行督促,总体来说奶奶在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服务对象与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对母亲的思念很强,奶奶也希望孩子能和母亲保持联系,但母亲在离开后也变更了所有联系方式,只有服务对象的父亲有其母亲的联系方式。

意外和明天永远不知道哪个先到,在2021年的国庆,奶奶由于劳累过度突发脑梗离世了,给服务对象的心理带来了更大的创伤,失去了自己当前生活中最大的依靠,奶奶的突然离世使得服务对象的生活顿时就乱了阵脚,没人及时督促自己吃饭、洗澡、学习,父亲好赌、爷爷终究是个大男人比较粗心,加上也上了年纪,白天操劳一天的生意后晚上很早就累得睡着了。

由于生活大变,服务对象和弟弟的生活一下就变得非常的糟糕,跑到外面玩到了很晚也没人及时去叫回家去吃饭、洗澡、学习。

逢头垢面是常态,直到老师有意见了打电话回家父亲和爷爷才会记得带去理发整理仪容仪表,奶奶的离世对其和家庭的影响是非常的大。

4、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服务对象提供探访、做思想工作、辅导作业、纠正不良行为等服务。

二、案例分析

(一)问题分析

通过多次的走访、与服务对象和其家人面谈了解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分析预估其问题有:

1、母爱的需要

服务对象父母离异后父亲阻止其与母亲来往,跟着父亲生活,父亲因为生活需要忙于家里生意,闲暇之余喜欢去赌博,陪伴他的时间不多,奶奶的离世使他缺乏亲情,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氛围。

由于单亲家庭结构的残缺,他不太喜欢与人说自己的家庭,看见别的同学有母亲,他非常羡慕,十分需要母亲的关爱。

2.与人交往的需要

由于他性格比较内向,虽然渴望与小朋友交往,得到认可,成为好朋友。但是单亲家庭结构的残缺让他产生自卑心理,很难跟大家融入到一起。

3.理解的需要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接受了过多的外界情感暗示,和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一样他的父亲也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及问题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认为没有母亲陪伴的孩子都是放养式的,只要保证你吃饱穿暖即可。

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思想。比如,经常说“你妈妈已经死了,你没有妈妈”一类的话语,为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极大的阴影。社工需要进行介入,增加孩子对母亲的了解,以及对自身状况的全面了解。

三、案例服务计划

(一)介入理论

1、优视角理论: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以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小星从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挣脱出来,协助小星发掘自身的优势和潜能。

2、社会支持网络:指个人能够从中获得的资源和支持的自然人际关系网络,包括了亲人、老师、朋辈,完善小星的支持网络,增加朋辈、老师等网络对小星的支持。

3、结构家庭治疗:结构家庭治疗法假设一个人问题与家庭的动力、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特别重视家庭结构的影响,认为个体的问题症状都是家庭结构缺陷造成的副产品,必须在家庭结构发生良性改变后,个体的问题才能够减轻或消除。

通过与小星父亲的交流与介入,协助其更好的教育小星,也增加爷爷对小星的照顾,完善家庭结构。

(二)、介入目标

通过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进行评估后,社会工作者与其一起制定了以下目标:

1、与服务对象的家人做好协调与沟通,帮助服务对象的家人在认识自身问题的前提下积极配合社工的工作;

2、协助服务对象本人处理情绪及人际交往问题,让服务对象能够很好地融入朋友圈,建立良好的朋辈支持网络;

3、帮助服务对象说服父亲允许与母亲来往并联系到母亲,得以享受到母亲的关怀与爱。

(三)、介入策略

1.对服务对象提供心理疏导,协助他认识到自身非理性信念,开导他的思想和心情。帮助服务对象学习人际沟通技巧,鼓励服务对象主动去与同学交流。社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服务对象提供探访、做思想工作、辅导作业、纠正不良行为等服务。

2.与服务对象父亲沟通,肯定服务对象父亲对他的爱以及这些年为服务对象的付出,理解与支持,与服务对象的父亲一起学习家庭教育技能与亲子沟通技巧,纠正服务对象父亲对他教育方式错误的行为。

3.走访服务对象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鼓励服务对象,上课时能够多关心他,鼓励他学习,让他能感到被重视,让老师经常引导学生一起做团体游戏,增进他与同学之间的联系。

4.为服务对象联系上他的母亲,为他与母亲建立联系,让服务对象享受母亲的关爱,使他有一个更好健康成长的氛围。

四、案例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收集资料,建立良好关系,提供个案辅导。

社会工作者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服务对象的情况,在深入了解中发现服务对象非常羡慕别的孩子有妈妈,也非常渴望享受母爱,在他了解到我们的工作之后,他主动询问社会工作者是否能够帮助她联系妈妈。

首先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提供了心理疏导,协助他认识到自己那些不理性的想法,倾听他内心的想法,和他一起分析她内心所面对的困境,及时给予事宜的肯定与鼓励,鼓励他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开导他的思想与心情,与他一起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并且鼓励他大胆主动的去与同学交流。

第二阶段与服务对象父亲沟通全面了解信息

其次与服务对象的父亲沟通了服务对象本人的想法,服务对象的父亲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愿意社会工作者过多的参与他们自己家庭的事情,并且对于服务对象的母亲,服务对象的父亲并不愿意过多提及,也不想让服务对象与母亲有联系。

社会工作者从侧面(服务对象的奶奶)那里了解到服务对象的父亲害怕服务对象的母亲把他带走,因此不愿意让服务对象与母亲有联系。

社会工作者调动服务对象的奶奶一起去做服务对象父亲的思想工作,在和他交谈中社会工作者倾听他的诉说,用同理心去支持、肯定、理解他作为一个单亲父亲,既当爹又当妈把孩子拉扯长大的不容易,同时也把他在教育孩子中出现的错误给指正出来,希望他能够及时改正,不要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

从孩子的角度阐述,有母亲关爱的重要性,孩子有权利享受母亲的关怀与爱,我们应该去尊重他的决定并且与母亲联系,可以有多一个人去关心他,多一个人去爱他,让他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氛围。

出发点都是对服务对象好,最后他同意了,并且把服务对象母亲的联系方式给了社会工作者。

第三阶段联系服务对象母亲帮助他们建立联系

社会工作者拨通了案主母亲的电话,向她说了服务对象的情况,在交谈中得知母亲也极度的想念孩子,在刚离开家庭的前两年都常给孩子买衣服,提出希望周末带孩子去玩并与其同住两天,但买的衣服都被服务对象的父亲丢了,拒绝服务对象母亲所提出跟孩子见面的请求并且还会恶言伤害其母亲。

多次的被拒绝和被恶言所伤后母亲也很无奈的选择了彻底离开他们的生活。社会工作者问清楚了她现在的情况,得知母亲未改嫁,也没有新的感情生活,自己一人在外打工,服务对象的母亲告诉社会工作者她很想服务对象,如果可以她也很想弥补服务对象缺失多年的母爱,在这半个小时的通话中社会工作者也能够理解作为母亲骨肉分离的无奈,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难处。

社会工作者找到服务对象的母亲之后告诉了服务对象的父亲并且在他的同意下,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及其母亲建立了联系,第一次通过微信视频让他们见上了面,视频接通,服务对象微微湿了眼眶,母子两人在分开四年后第一次见面有些隔阂,服务对象有一些拘谨,母亲询问了儿子的一些日常问题,并且表达了很想念他的想法。

挂断视频后,服务对象躲到房间去处理了自己的情绪。之后服务对象表示见到自己的母亲让他很激动,也很开心。最后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服务对象的母亲给孩子配了一个电话手表,以方便其与母亲保持联系,随时都可以联系上母亲。

第四阶段社会支持网络与家庭支持网络联合

社会工作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服务对象提供探访、做思想工作、辅导作业、纠正不良行为等服务,服务对象的母亲也会经常和服务对象微信聊天、视频,询问他在学校的行为表现,与他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增进母子感情,母亲会引导他讲述在学校的一天生活,引导服务对象行为表现背后的信念,使服务对象明白人人都喜欢表现好、努力的孩子,进而启发服务对象上进心。

并且服务对象的母亲会继续帮他买应季的衣服以及生活、学习上的必用品,会去关心他的心理,生理上的变化,会引导他去处理和父亲相处时的小矛盾,服务对象有什么不好的情绪,不高兴的的事情他也会第一时间去和母亲诉说,母亲会马上去安慰他、开导他,让服务对象体会到了有母亲关怀、关爱的幸福感。

五、案例总结评估

(一)评估方法

1、观察法:社会工作者从介入前后观察服务对象的心理、行为、态度等方面变化

评估目标达成情况。

2、访谈法:通过向服务对象的家人一对一深入访谈,了解其和家人间的关系,了解其变化情况,以及心理情绪变化。

3、个案反馈评估:填写个案结束评估表,从服务对象对个案工作的结果的满意度作为评估。

(二)服务成效

服务目标基本达成,服务对象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父亲对他的教育方式有了改变,与同学之间的朋辈关系也有所改善,不良的学习习惯也有了改变,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并且服务对象还与时隔四年未见的母亲见了面,常和母亲相聚,与母亲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享受到了这些年错失母亲的关怀、关心、关爱。

社工人的能量卡!每天一虹能量卡,需要的拿走↓

六、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注意运用倾听、同理、尊重、鼓励等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整个服务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融洽,采用面谈辅导和资源整合的方式,加速了服务对象的改变,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都获得了成长。

(二)反思

1.社工应该让服务对象多思考,并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自决的能力,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

2.社工要灵活的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并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在个案的跟进中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3.社工在面谈前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有能力引领案主的讲话,不能由服务对象盲目的引领谈话。

4.社工要合理运用个案工作技巧,包括交流技巧,解决问题技巧,改变行为技巧。利用倾听,引导反馈,总结,打断等沟通技巧。

七、结案

(一)结案原因

服务对象现已与其母亲联系上,各方面的都在往好的趋势发展。社工和服务对象制定的服务目标已经达成,所以经过与服务对象商讨后,社工决定结案。

(二)服务对象现状

在改变后的生活方式下,服务对象找回了以前活泼开朗的自己,在学校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改观,沟通交流能力增强,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成绩也逐渐有所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断上涨,在家和父亲的关系沟通交流增多,并表示自己现在长大,理解母亲的不易和难处,心里没有再怨恨母亲丢下自己离开家庭。也渐渐接受奶奶已经离世的事实。

(三)目标达成情况

服务对象的自卑心里得以缓解,并为自己制订了合理的生活学习规划和目标,纠正非理性信念,正确的规划自己的人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家庭生活,并得到很好的改善。综上所述,该服务对象的服务目标已基本达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案例研究】打开爱的枷锁 用微笑面对人生
让爱开启失亲未成年新人生 | 创伤性应激障碍危机介入
社工服务优秀案例 | 书包里藏菜刀的小孩
敞开心扉,拥抱自我 | 家庭教育个案服务
国际视野|社会工作个案管理标准(NASW)
社工案例——由哭泣到欢笑的丧偶老人个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