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助力社区社会组织成长的“三板斧”工作法 | 社工课
userphoto

2023.05.01 广东

关注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贾昊 王婷

    单位 | 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

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康园小区为回迁安置小区,居民类型以失地农民和上岸渔民为主,小区总共38栋楼,67个单元,4824户,现居住居民约 15000 人,整体呈现“三多一少”特征:老年人多、退休人员多、儿童多、周围单位少。

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公共资源有限,居民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2017年3月,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康园志愿10号服务队在方兴社区康园党委的支持与实创公益发展中心的孵化下成立,志愿10号得名为每月10号固定开展的一场志愿服务活动,经过五年多的发展,该组织目前已从发展阶段进入成熟阶段,我们将包河区方兴社区康园志愿10号服务队的发展经验概括为“三板斧”。

2022年2月10日,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康园举行“志愿10号”便民志愿服务活动,牙科医生为康园居民检查牙齿

(一)第一“斧”:运营机制筑牢“内功心法”

1.“党建+五社联动”社区治理路径:方兴社区坚持“全域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新路径,打造“党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机制,党建“搭桥”,点燃志愿服务红色引擎,“五社联动”发挥多元力量。

目前康园志愿10号服务队在册志愿者36人,党员志愿者占到志愿者总数将近三分之一,党员发挥“排头兵”作用,带领专业社工与志愿者链接慈善资源,提供居民需要的便民服务,明确的实施路径,可以有效助力组织长效发展。

2.“1+1+1+N”志愿服务模式:方兴社区依托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充分发挥“五社联动”机制,建立了相互支持、协调互动的“1+1+1+N”志愿服务模式。“1+1+1+N”为组建“1”支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每月10号开展“1”场大型志愿活动,拓展“1”对“1”上门志愿服务,志愿10号服务队链接辖区内24家优质专业资源形成了“N”个社区慈善资源的联动,公益理发、小家电维修、爱心义诊、推拿按摩、门锁维修等多家“爱心供应商”,将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激活了社区治理“神经末梢”,提升了社区治理“软实力”。

3.“两固两一”常态化活动形式:志愿10号立足居民实际需求,通过引导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服务,把便民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形成了“两固两一”的常态化活动形式,“两固”:固定时间——每月10号、在固定活动地点——康园南区北广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两一”:志愿者们统一着装,所有服务一律免费。简单但明确的运作模式,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从2017年至今志愿10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服务居民30000余人次。

(二)第二“斧”:团队管理彰显“招式套路”

1.多渠道招募 维持团队稳定性: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招募不同群体志愿者加入。特别是通过与辖区物业公司、企业单位合作,允许参与的志愿者或其所属机构在志愿10号活动中进行摆台宣传等,通过资源置换,扩展志愿者来源渠道。

志愿10号服务队还将团队所有志愿者纳入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并发放“义粉护照”,由社工对志愿服务时长进行统计,志愿服务时长能够兑换精美礼品并作为评优依据。

志愿10号服务队通过多渠道招募,从几个人的团队发展到36人,扩大了团队人员不同年龄段的覆盖面,团队成员平均年龄45岁,80后占到40%。

2.全方位增能 构建团队支撑力:社工发挥着“使能者”的作用,对团队负责人进行常态化督导,链接培训资源,以“线上+线下”方式,培育团队成员的志愿服务意识和相关技能,并在微公益项目实施过程中常态化督导赋能,以“督导+实操”的“新招式”,引导志愿10号团队骨干的角色从参与者转变成实施者。

针对成员人际层面的增能,社工发挥着“组织者”的作用,线上微信群常联络,线下组织入户拜访、座谈会、外出团建等活动,织好团队成员间的情感“关系网”,增加了成员对团队的认同感,提高了团队凝聚力,保证了团队稳定性。

3.多角度搭台 激发团队驱动力:社区多角度“搭台”,让社区社会组织上“擂台”演武,激发团队驱动力。

首先,搭建“表彰台”:通过召开志愿者表彰大会,评比优秀志愿者,提升团队成员成就感和积极性;

另外,搭建“关爱台”:开展座谈会、茶话会、生日会等活动,为团队成员送去切实的帮助,让大家感受的社区的关心;

后,搭建“广播台”:社工站通过设置可视化设施宣传团队服务成果,如:拉横幅、设置宣传栏、播放宣传视频等,还制作纪念相册、帽子、纪念章等团队周边鼓励团队成员,激发团队驱动力。

志愿“10号链接资源为居民提供眼科义诊

(三)第三“斧”:不忘初心打造服务品牌

1.“独门招式”打造服务特色:志愿10号之所以能够成为居民认可度高的品牌,是因为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做到了以下几点:首先,志愿10号的实施流程明确,居民们知道志愿10号是什么,是做什么的,每月10号一场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是志愿10号最基本的特征;

而且志愿10号操作方法清晰,五年多的时间,志愿10号始终坚持每个月10号在康园居民区小广场为群众提供一场大型志愿服务活动,真正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志愿10号技巧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五社联动”、“1+1+1+N”、“两固两一”这样的基本服务模式可复制性强,服务效果好,志愿10号的服务模式也在整个方兴社区得到推广。

2.创新发展 焕发团队生命: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邱哲老师提出:“公益组织要利用方法创新、技术创新、角度创新、理念创新等链接社会资源,解决社会问题,构建和促进专业化、精细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关系,助推公益项目可持续化运作。”

志愿10号服务队通过每月一场的志愿服务活动构建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充分发挥“五社联动”机制,通过链接社区志愿者,开展“一个人剧场”活动,将暖心节目送到辖区孤寡老人家中;

通过社区慈善基金“暖兴”工程,为特殊群体精准提供救助服务,把居民捐赠的爱心物资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多方资源的联动与创新意识助推了志愿10号的可持续化运作。

3.不忘初心 彰显品牌力量 :志愿10号服务队成立之初是为了解决康园居民回迁后遇到的因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不便和缺乏归属感问题,在五年多的实践中,在专业社工的培育指导下,团队初心不忘,让居民的诉求有回音,后续有举措,服务看得见,反馈听得到。

现在康园居民提起志愿10号无一不竖起大拇指。志愿10号用一年12场便民服务有效回应了康园居民需求,充分发挥了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慈善服务领域的作用,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

志愿10号项目在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承接包河区“乐治方兴”微公益创投项目,团队实施的“志愿10号”项目也在合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要求,到2023年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相关领域管理、提供专业化社区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和社区服务的有效载体、社区社会组织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成为参与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志愿10号服务队这一颗志愿服务的“种子”,在方兴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渐渐长成一颗扎根公益慈善精神的“大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巧用社区网格 筑牢防疫屏障
【基层】让“文明”搭起百姓连心桥,共建文明城市“幸福果”
社工与志愿者的合作模式 | 启智队的成长历程(六)
【乐益行·嘉宾】火热七月,爱在延续
【携手战疫·乐益行社工在行动】孵化培育显成效,丹凤社区志惠战疫!
“三社联动”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