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针一线说传承”石肯社区刺绣文化活化计划 | 社工案例计划
userphoto

2023.05.23 广东

关注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区淑珊

    单位 | 佛山市南海区扬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背景介绍


1、需求调研

“不识绣花,难为石(石肯)女”,这是多年来一直流行于石(石肯)社区的谚语。石(石肯)刺绣文化兴盛于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当时村中家家户户基本都有绣女,她们白天下田干活,利用晚上和空暇时间坐下来专心绣花。

绣女们绣出来的作品巧夺天工、活灵活现,经济价值比较高。当时,以制作龙凤被、枕头等床上用品出口海外为主,而小部分绣品会用于馈赠给自己的下一代或者亲友以用作装饰或者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器已经逐步替代了人力劳作,作为石(石肯)传统的手工艺刺绣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渐没落。

据了解,石(石肯)社区现在懂得刺绣的居民基本都是年龄层处于中老年的妇女,大概百名,少有年轻一代的居民愿意去学习和传承,刺绣的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可见,现代居民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容易导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流失。

2、问题和需求

(1)石(石肯)广绣面临着严重的文化断层危机。

石(石肯)广绣绣品以手工绣为主,初期常出口海外,经济价值高。然后,随着经济改革、科技创新,人工刺绣逐渐退出社会视野,石(石肯)刺绣手艺只寄存在年长一辈的手中,石(石肯)刺绣面临着文化断层的危机。

(2)石(石肯)社区大力推动社区刺绣文化活化工程。

近年来,在石(石肯)社区党委引领下,石(石肯)社区大力推动“弘扬传统文化”工程,旨在以“传统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基于此,社区以广绣(石(石肯))的名义先后成功申请了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有意向搭建传习所用于刺绣学习,从而活化社区刺绣文化。

(3)绣女们重燃对刺绣的热爱,有意识推动社区刺绣文化传承。

以前,石(石肯)社区家家户户都有绣女,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绣女们逐渐放下手上的绣花针,将刺绣手艺封存在那个年代及记忆里。

到21世纪,由于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重新认识到刺绣具有欣赏和装饰的价值,同时绣女们随着年龄增长,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她们将曾经对刺绣的热爱重新点燃并重拾起绣花针,甚至有部分绣女将刺绣手艺与孙辈教育相结合,坚持在家教导孙辈或女儿学习刺绣。

二、理论依据


社区营造把文化资产作为社区资源,按照“人、文、地、产、景”五部分进行分类。“社区文化资产”是指的是社区共同历史文化之延续,艺文活动之经营以及终身学习等,一个社区的营造关键的是爱,爱这个社区的民众,还有这个社区人对周围环境的热爱,对自己文化的热爱,对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的热爱(社区文化资产建设概念)。

促进社区生活与文化融合:建立文化生活的永续传承模式,转化在地生活经验,提升社区意识以及社区归属感(社区文化资产建设概念)。

三、项目服务策略


1、组建培育绣女导师团,充分发挥团员在刺绣传统文化的教学与推广优势,为绣才学堂的运营、推广工作建言献策,参与社区文化传承工作。

2、在石(石肯)社区幸福院五楼建立了“绣才学堂”作为传承广绣文化的空间,开展恒常课堂,面向社会招收刺绣学徒进行公益教学,为刺绣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注重“家校社”联动,推动传统文化进学校,让更多的儿童青少年了解并学习刺绣。同时,在公园、商场、社区开展刺绣推广活动,扩大石(石肯)广绣的知名度。

4、多渠道宣传媒介,扩大石(石肯)广绣的影响力。

四、服务实施过程


1、绣才导师团组建、培训

服务开展前期,机构通过多次社区走访、入户动员等方式,成功挖掘到9名60-75岁的绣女,并在2020年12月组建起绣才导师团,由石(石肯)社区相关领导颁发聘任证书。本项目期,针对绣才导师团的发展开展了相关会议和培训工作,提升了导师团队的能力。

另一方面为促进学徒与导师的互动交流,加强彼此的认识,组织导师与学徒开展团建活动。

2、服务开展阶段

(1)绣才学堂

从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绣才学堂开展刺绣课程共120节,服务807人次,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刺绣的学习中,共输出刺绣作品35幅。多数学徒学有所成,能够在导师稍微指点下完成作品,刺绣技艺愈加成熟。目前,绣才学堂初步制定了运营的规则和管理规范。

(2)推动多元力量共同参与刺绣文化推广行动

项目先后受邀到灯湖中学、石(石肯)中学和映月第六小学、映月第七小学、文翰中学、关爱公园、悦汇天地等多间学校、公园、商场及社区开展刺绣体验摊位、刺绣文化课程,使广大市民了解石(石肯)刺绣历史。

同时,项目与桂城街道文化发展中心、网易佛山携手合作,以录播的方式向社会人士介绍石(石肯)刺绣文化的发展进程和目前状况,通过参与广东卫视春晚节目录制,进一步宣传石(石肯)刺绣,扩大石(石肯)刺绣的知名度,营造良好的社区刺绣文化建设氛围。

(3)刺绣宣传片和刺绣教案产出

项目组织社区青少年走访绣女,了解刺绣故事,共同梳理访谈内容,确定脚本和拍摄素材。经过半个多月拍摄和剪辑,完成刺绣宣传片,并在微信平台和多个自媒体平台宣传。

同时,项目邀请了7名绣才导师团成员参与刺绣教案的录制,其中包括讲解刺绣历史、道具介绍及组装和针法展示等,以线上的形式进行推广,并制作纸质资料刻录进光盘。

五、服务成效


项目以“强组织—建基地—传学艺—齐参与—缓断层”为服务思路,缓解现在面临的传承人老龄化以及断层断代的危机。

1、强组织:党建引领下,项目社工通过多次走访及动员,成功组建了一支年龄介乎60-75岁的9人绣才导师团队。

随着绣才导师团的培育发展,绣女导师发挥所长,协助社工创建并跟进绣才学堂的道具采购和整理工作,定期出席课堂并手把手教导学徒学习刺绣。

其中,更有一名绣才导师自愿参与公益创投的辩论,为项目争取到公益基金的资助,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

2、建基地:在石(石肯)社区党委的支持下,搭建起“社区+学校”两个刺绣学习平台。首先,项目在石(石肯)社区幸福院五楼创办“绣才学堂”作为文化传承空间,搭建起学堂运营机制,每周四下午、周六早上开展恒常刺绣课程,本项目期内开展120节,共服务807人次。

其次,项目与石(石肯)中学达成合作,与驻校社工共同努力,成功在学校内建立刺绣学习基地“绣芳斋”。每周三下午会有3名的绣女导师进入学校参与刺绣特色课程的开展,传播刺绣技艺。

期间,有一名初三级女生对刺绣文化充满兴趣,但因学校课程仅面向初一级学生开放,特咨询社工后参与“绣才学堂”周六的课程,同时通过导师和社工的协助,购买了刺绣工具在家学习。

3、传学艺:第一,项目邀请社区青少年与绣女共同制作具有本土特色的刺绣宣传短片1支、线上刺绣视频教案7期、刺绣教案书籍1本。

第二,项目期内,绣才学堂成功招收了约40名学徒,共输出刺绣作品约36幅,学徒中不乏来自广州、佛山其他社区(如三山、东二)的居民通过媒体报道、刺绣推广前来学习,他们从一开始练习小片枝叶到现在已能绣出50cm*50cm的作品,而这些技艺纯熟的学徒也有意识地协助社工进行刺绣推广活动,认为社区给了这么好的公益学堂,要回馈社区。

第三,在寒假期间,组织面向石(石肯)小学学生的刺绣兴趣班,促使年轻一代感受非遗魅力。第四,石(石肯)中学绣坊斋也招收了18名学生学习刺绣技艺,参与到社区刺绣文化传承及推广工作中。

4、齐参与:项目通过“社区+学校+社工+绣女导师团”四方联动,举办廉政刺绣作品比赛,也先后受邀到石(石肯)小学、映月第七小学、灯湖中学、石(石肯)中学和文翰中学等学校、多个社区、公园开展刺绣文化推广活动超20场,达140000服务人次,受到政府的热切关注,广东卫视、珠江时报、网易佛山等媒体争相报道。

5、缓断层:项目引导“老、中、青”三个群体关注石(石肯)社区刺绣文化,共同参与社区事务,打破隔代群体的交流阻碍,促进各个群体共同交流和加强居民的关系纽带。

桂城街道石(石肯)社区

“锦绣石(石肯) 幸福+”服务计划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在“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桂城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石(石肯)社区居委会主办,佛山市南海区扬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以“133”为核心服务理念(打造1个幸福社区,搭建“个人、家庭、社区”3个服务网络,惠及儿童青少年、妇女及家庭3个群体),聚焦儿童青少年、妇女及家庭的服务需求。

为儿童青少年搭建社区实践及参与平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及综合能力成长;为妇女及家庭搭建支持网络及学习平台,传授正面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家庭和谐发展。发挥党员、巾帼及团员的力量,推动社区儿童青少年和妇女家庭关注和参与社区治理,促进社区融洽发展,打造“家庭和美、多元发展、文化活力”的幸福石(石肯)社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广州非遗开放日-广绣之行6.1-6.10
广绣传奇,一针一线演绎岭南经典文化
专访|王新元:从“广绣花佬”到工美大师
针尖上的画意•广绣精品与岭南绘画展亮相广州艺术博物院
丝绸工匠(62)广州戏服:镶嵌在广绣中的一颗夜明珠
惊艳千年的指尖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