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然教育视域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儿童亲环境行为的实践,以S社区“一小时探索家”项目为例 | 社工课
userphoto

2023.08.14 广东

关注

 单位 | “绿益计划”绿色社会工作论坛

一、背景及需求


工业革命以后,城市中的钢筋水泥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出,各种新兴的高科技产品应接不暇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不论是成人还是孩童,与自然的接触时光也所剩无几。一些学者指出,当代城市儿童普遍通过书本、电视、网络、博物馆和实验室来接触自然,导致儿童远离自然环境、过度依赖室内活动,失去了对自然的直接体验所能带来的身体的健康、人格和道德的养成和创造力的培养,自然缺失症越来越显现出来。而自然缺失症会导致儿童对自然界缺乏足够的尊重,儿童不再理解食物的起源,不再认识动植物,不再对地理感兴趣,儿童越来越少的自然体验对社会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不仅仅是对未来的一代健康体质的影响,也影响着其亲环境行为,最终将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有巨大的影响。

同时,近些年来,因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粮食与水源不安全而造成的全球性危机已经成为滋生全球不平等的“沃土”,社会工作因其在人民与政策之间的交叉作用,一种新的社会工作版块——绿色社会工作被世界各国学者关注和研究,并开始更多关注绿色社会工作在实践中的运用。儿童青少年群体的自然缺失症和亲环境性行为则是最受关注的。吴泳琪、陈家祺(2020)的研究指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电子科技产品的普及程度加深,自然缺失症、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及亲环境行为均没有地域上的显著性差异,自然缺失症在城乡学生中均普遍存在,通过开设自然教育课程解决城市和乡村学生的自然缺失症状况将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一大举措。通过解决自然缺失症提高学生的自然认同感,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产生积极影响。[1]但由于学业压力繁重、参加自然教育服务出行较远、对自然教育认知不足等原因,不少儿童及家长从未听说或者参加过自然教育服务。因此,提供更为便捷的身边的自然教育服务,帮助儿童增强与身边环境的自然链接,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认识到与自然友好相处的重要性,显得非常重要。

社区原本就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社区也是儿童最为重要的生活场景之一,社区资源是儿童自然教育不可多得的天然环境,因此,利用社区资源进行自然教育、针对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开展亲环境行为的培育也就成为首要选择途径。

二、理论依据及分析


(一)亲环境行为理论与绿色社会工作实践

亲环境行为是国外环境相关问题的研究者广泛使用的研究术语。指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对环境有利的一类行为(Mykolas,2016)。我国学者也纷纷对于亲环境行为概念进行定义,如刘辉(2005)将亲环境行为归纳为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一切能够对环境产生好处的积极性行为。本项目结合国内外界定以及相关实践经验,将亲环境行为定义为,个体或者群体为了避免生态环境恶化,自发地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行为。

在有关个体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当中,Hang(2000)发现,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要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情境因素三类。认知因素是指个体环保知识、行动策略能力及意识,可以帮助个体认识到环境与自身生活及人类生存的相关性;情感因素是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情感,可以唤起个体参与当地环境保护的激情;情境因素则包括外部情境相关的信息及资源,可以提供组织、信息、经济等方面支持。Hinds(2008)通过研究发现,如果个体的自然关联性水平高,就会在情感上更亲近自然,更容易表现出积极的亲环境行为;反之,则会在情感上疏离自然,在行动上表现出消极环境行为。   

作为促进社会、人权和环境权利的社会正义和转型的倡导者,绿色社会工作将“人在情境中”从社会环境拓展到了自然生态环境,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因此,如何增进个体的亲环境意识,促使个体作出积极的亲环境行为,是绿色社会工作理论及实践当中应有之义。综上分析可知,通过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及服务手法,从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情境因素三个维度来增强个体与自然的关联性,可以达到培养个体的亲环境意识、强化个体的亲环境行为的目的,从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二)SOR理论与项目介入策略分析

SOR(stimulus-organism-response)理论模型,即刺激-机体-反应模型认为,个体在外界物理环境和社会体验的刺激下,产生内在情感和认知状态的变化,进而激发特定的行为反应[2]。该模型已成为解释人们行为过程的重要分析框架,并被应用于亲环境行为研究[3]。

本项目基于SOR模型,在社区儿童缺少直接自然体验、进而可能影响到儿童做出亲环境行为的背景下,将社区儿童自然体验活动作为“S:刺激”,也即本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做法;将儿童由此产生的情感、认知、情境等方面的自然联结反应作为“O:机体”,即本项目的希望达成的目标;将由此激发出儿童的亲环境行为意识作为行为反应“R:反应”,即本项目希望达成的成效。据此,制定出本项目逻辑框架图如下:

图1:基于SOR模型的儿童“自然教育-自然联结-亲环境行为意愿”逻辑框架

三、社会工作介入儿童亲环境行为的路径探索


(一)项目目标

坚持“社区为本”基本理念,以SOR理论为介入策略,充分利用在地自然与人力资源,通过开展社区里的自然体验、自然教育服务,挖掘环保骨干人才,培育社区绿色自组织,帮助儿童建立起与社区环境的认知联结、情感联结以及情境联结,使其能更好地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美好,提升儿童对社区环境问题的关注,激发儿童亲环境意愿及行为,并能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共建,为建设绿色社区贡献一份力量。

(二)项目具体内容

1、探究式自然体验,提高儿童与环境的认知联结

为了帮助儿童获得自然体验的刺激,社会工作者从儿童特点出发,以探究式、体验式学习为指导思想,充分整合在地自然资源,在社区开展“家门口”自然教育体验活动,让儿童得以系统地了解自然,并与身边最熟悉的环境建立起链接。首先,社会工作者开展了十场自然教育体验活动,通过图片、绘本、实地讲授等方式,以社区常见的植物、动物及其他自然资源为切入点,教授种子、叶、花、昆虫、鸟类、土壤等自然科学知识,提升儿童的自然科学知识;其次,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注重引导儿童打开五感对身边的自然环境进行观察、跟踪、记录,鼓励儿童自主探索与思考,让儿童学会如何在自然中进行观察与记录的能力同时,提升对环境的兴趣,并借助望远镜、放大镜、直尺等科学工具的使用,让儿童掌握到运用自然科学工具对自然进行探索的能力;最后,社会工作者坚持助人自助基本理念,重视社区骨干力量的挖掘,招募到一批对自然教育感兴趣的志愿家长,并开展了两期自然教育家长带领课程,使其具备独立带领自然教育活动能力,建立起一支社区志愿者骨干队伍,从而在后续能以点带面影响到更多社区居民。

2、沉浸式社区探索,增强儿童与环境的情感联结

为了帮助儿童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思考自己与环境的紧密关系,建立起与身边自然环境的共情,社会工作者一是融入生命教育元素,通过开展社区自然种植、干花制作等体验环节,帮助儿童在认识自然基础上,能充分感受到自然生命的独特性、坚韧性、永恒性,使其对自然中的生命产生真切的感悟与尊重;二是鼓励儿童多元情感表达,引导儿童在自然游戏、自然艺术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带领儿童以自然笔记、自然诗歌、自然手工等多种表达形式,将对自然的情感以图文方式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热爱自然环境,体会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是开展理想社区家园共商。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社区漫步,鼓励儿童对日常生活环境进行探索,发现所处社区自然环境的独特之处,共同绘制社区绿地图,搭建理想社区家园模型,共同商讨理想社区家园建设,激发儿童对社区环境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促使儿童对社区自然环境的情感得以提升。

3、整体式自组织赋能,强化儿童与自然的情境联结

社区是儿童最为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也是儿童参与环境保护最重要的实践情境之一。儿童要与所处环境建立起归属感、认同感,外部情境同样需要为其提供信息、组织、资源等支持,才能达到双向的情境联结。在此阶段,社会工作者一方面针对社区自然教育志愿讲师开展两期自然社团培育工作坊,并开发一套标准化自然教育课件,提供为期两个月的督导陪伴服务,为志愿讲师进一步的组织建设及管理、服务督导赋能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为建设起了一支全部由社区居民组成的自然社团,为社区持续且自发开展儿童自然教育、环境教育提供可能。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积极整合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公司、基金会等多方资源,为社区居民自发开展环保相关活动提供资金、物料、人力及场地等方面的支持,达到一定五社联动的初步成效。有了内部组织及外部的持续资源支持,儿童与环境的情境联结变的更加紧密牢固。

四、服务成效


(一)项目产出

项目落地于龙岗区S社区,以辖区内 7-9 岁儿童及其家长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了10场社区自然教育系列课、1场自然达人培训工作坊、1场自然社团培育工作坊,累计服务S社区儿童180人次、家长240人次、社区居民873人次,共计1293人次;参与者共同绘制了S社区绿地图1幅,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将服务进行标准化汇编出了社区“一小时探索家”自然教育指导手册(课件)1套。

(二)项目目标达成情况

1、通过活动签到表对比统计,活动平均出席率82.3%,其中有8对亲子持续参与活动次数超过5次;

2、通过活动满意度调查统计了解到,92.3%的参与亲子表示满意及非常满意;

3、对活动参与者亲环境行为的后测中了解到,81.3%的儿童反馈他们户外活动时长增加了,每周接触自然的时间超过3小时,且与小区同龄人在小区的活动增多,对小区植物种类、树叶及花朵形状等都有更多认识,开始关注花木等的变化。由此可见,参与儿童通过参与活动与身边环境的自然连接增加,社交能力、观察能力等都有变化。

4、从参与的家长及家庭方面,家长不仅增加了与孩子互动的时间,增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且一起探索社区里的自然知识,大大增加了自然科学的知识,与孩子做朋友一起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更加了解孩子们的特性,发现孩子的优势。亲子户外互动时间增加,过程中亲子双方发现了更多对方的优势与不同点,亲子关系拉近。特别是参与了培育活动成为自然达人的家长,在角色上有新的转变,从参与者转变成实践者、探讨者和发现者。

5、社会效益/影响力: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区级平台、自媒体、合作方宣传累计对项目活动进行宣传报道12次,阅读量超过1000人次;同时,通过实施地物业中心宣传及参与者口口相传等,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小区居民活跃度,并在调动社区资源参与方面有初步涉及,这为后续的社区居民关注和参与社区事务及建设有积极影响。

五、总结及反思


(一)亲环境行为理论与绿色社会工作实践总结

该案例实施过程中,通过身边的自然环境做自然教育,从身边发现大自然,从自然里学,从体验中学,从互动中学;以社区为本,探索一条可持续、自运营的社区自然教育模式,增加社区亲子家庭的亲子自然时光,重建社区儿童与自然、他人、自我内在的联结,远离自然缺失症、培养或增强参与者的亲环境行为。这些内容本质上是“自然接触与体验-认知型自然联结、情感型联结、情境型自然联结-亲环境行为意愿”项目介入的模式的真实反映,是绿色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一个有效尝试。

(二)实践反思及经验总结

结合案例项目的背景及实施情况,参与者在认知型自然联结及情感型联结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和提升,主要体现在:

1、在认知型自然联结上:通过12场活动的自然教育分享及自然达人培育,学习和探索到大自然的知识;且孩子、家长、社区居民在自然及环境知识、行动策略能力及知识、自然教育知识课以及自然达人培育的知识意识层面上均有提升,均是通过体验式、感受性的内容达至。

2、在情感型自然联结上:态度情感层面,通过自然教育通知分享和引导,建立对自然的情感;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识去关注自然界的事物;对生命、对自然以及对社区情感上有转变,从不关注到有意识去认识和了解,从不在意到爱护去保护自然,从独来独往到组织活动去探索社区,去联结、去关注拉进邻里之间的互动。

3、在情境型自然联结上:通过实践、观察、社团组织等形式及载体,加强儿童与环境的情境联结,也在另一个层面引导社区更多居民开始关注社区环境,在认知型自然联结上有思考。

综上,通过自然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参与者在自然接触、观察、体验和教育等的刺激,让参与者在认知型自然联结、情感型自然联结和情境型自然联结有不同层面的体现,最终都增强了他们的亲环境行为意愿。同时,整体实践流程是螺旋式推进的,贯穿于整个意识和意愿改变增强过程中。另外,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主要起到倡导者、支持者、组织者、资源整合者的角色。

(三)发展建议及展望

该案例中以项目方式来增强参与者的亲环境行为意愿的养成,有一定成效,但也受项目周期影响对如何持续保持持续性有待进一步实践。鉴于此,希望后续能有专项服务能致力于推动社区居民的亲环境行为的意愿培养和实践,能更系统化,从本质上推进人和环境的友好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吴泳琪,陈家祺,自然缺失症和地方依恋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参考网.

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804/8020687.shtml.2020.08.04

[2] MehrabianA,RussellJA.AnApproachtoEnvironmentalPsychology.Cambridge,MA:MITpress,1974:31.

[3] TangZ,WarkentinM,WuL.Understandingemployees'energysavingbehaviorfromtheperspectiveof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Resources,ConservationandRecycling,2019,140:216-223.DOI:10.1016/j.resconrec.2018.09.0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对儿童心理的探索可以脱离其生活经验吗?
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及总结
四类人的学习
预防性侵儿童,应该和孩子“谈谈抚摸” | 冰川新知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实践探索|云·看见幼儿园
(上)扩展循证矫正模式——循证矫正在中国社区矫正领域的处境化理解和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