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心教育,静待花开”亲子教育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userphoto

2023.08.28 广东

关注
单位 | 漯河市益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小组背景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但因为身份的不同,亲子间的关系经常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
在前期的调研中,社会工作者通过访谈的形式向家长了解,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收集了10份有效访谈资料,其中80%的家长,有与孩子沟通不良的情况;
85%的家长,不知道应该怎样与孩子沟通;80%的家长不了解暴力语言对孩子的伤害。
为了增进亲子互动交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而温馨的家庭环境,阴阳赵镇社工开展“静心教育 静待花开”亲子教育小组,旨在提升组员的亲子沟通技巧,促进亲子共同成长。
同时,建立家庭之间的互动支持网络。
二、小组基本信息
(一)小组名称
“静心教育,静待花开”亲子教育小组
(二)小组时间
2023年7月24日至2023年8月5日
(三)小组对象
辖区内5—7岁的亲子家庭
(四)小组规模
5组亲子家庭10人
(五)小组性质
教育小组
三、分析预估
(一)服务需求分析
在亲子沟通中,家长们当下掌握的教育方法,是从自己前期所受到教育经历中获得的。
但随着现代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孩子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尊重、关爱、认同。
而绝大部分家长还依然信奉“打是亲,骂是爱”的传统的教育观念,造成诸多亲子关系问题,继而影响家庭的和谐氛围。
从项目前期调研走访中了解到,亲子关系的处理是辖区内家庭遇到的主要困难,家长们需要学习有效的沟通方式、引导方法。
(二)小组工作介入可行性分析
1、本次小组活动主题满足组员的共同需求
在活动前期,社会工作者通过走访、随机访谈等方式,了解到大部分家长存在亲子教育方面的困惑。他们有较强烈的学习意向,却没有合适的平台。
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开展亲子教育小组,为辖区内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
2、活动时间地点安排合适
本次活动定于家长工作及孩子暑假班后的时间开展,不影响家长和孩子的时间。
活动地点安排在社工站的小组活动室,小组活动室设施齐全,能够为小组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
3、小组工作的专业性保障
社会工作者了解亲子教育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在开展小组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引导小组成员,确保小组正常推进。
四、小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小组的开展,搭建亲子互动平台,增进儿童与父母的互动,协助组员掌握亲子沟通的技巧。
同时,增加不通家庭间经验的交流和互动,建立家庭之间的互动支持网络。
(二)具体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使90%的参与者学习到至少2种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
2、使90%的组员积极参与,享受游戏带来的亲子相处时光。
3、达成90%的组员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并将正向沟通运用到生活中。
五、小组理论的内容及运用
家庭沟通理论:沟通是彼此传递信息与分享信息的过程。沟通有利于家庭成员化解家庭冲突和紧张,促进家庭成员角色的实施和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转。
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组员通过情境模拟、沟通、讨论等形式,觉察自身家庭的沟通模式,并在了解其他家庭的沟通模式的过程中汲取经验。
组员在小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影响,良性互动会带给组员正向的改变。
六、小组计划
具体节次/环节安排
节  次
时   间
环节名称
内容设计简介
所需物资
第一节
2023.07.24下午
让我认识“你”
① 小组成员签到,在第一节的活动中,引导组员将自己的名字及家长的名字填写在签到表上。
②小组成员自我介绍,制定小组契约。社工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请与家长通过“交叉介绍”的方式,让亲子间有初步的了解。并与组员共同制定小组契约,邀请组员将制定好的小组契约书写在黑板上。
③破冰游戏:接力棒。让左右组员一字排开,手持U型接力棒,在保证海洋球不掉落的情况下,将海洋球运到指定终点。
④总结,分享。互相分享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感受。并提前告知第二节小组活动的内
签到表、笔、粉笔、接力棒
第二节
2023.07.27下午
爱的陪伴
①小组成员签到,从第二节活动开始,在对应的时间栏里画对号进行签到。
②重温上一节小组内容及小组契约,并告知组员本节活动的安排。
③爱的陪伴之游戏一:“我是你的眼”。社工提前设置好行走路线,并准备好行走过程中的障碍物,请家长用口罩遮盖眼睛,由孩子牵着家长的手行走,然后交换。通过此游戏,增加亲子之间的信任感;
④爱的陪伴之游戏二:“传话筒”。组员排成一队,社工向第一位组员说要传的话,然后请组员依次向后传。最后一位组员说出接收到的话。通过此游戏,提高亲子间的配合度以及团队的合作能力。
⑤总结分享。通过两个游戏,你的感受是什么?引导组员表述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提前告知第三节的活动内容。
签到表、口罩、各种可以设置障碍物的物品
第三节
2023.07.31上午
爱的语言
①小组成员签到,从在对应的时间栏里画对号进行签到。
②重温小组契约及上一节小组内容,并告知组员本节活动的安排。
③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家庭沟通模式,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分享亲子之间的沟通模式。
④我该怎么说?通过视频短片“暴力语言的伤害”及“我对孩子这样说”,让家长感知: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是语言暴力,哪些是鼓励孩子的话语。
⑤总结分享。通过本节活动,结合自身的生活,说说自己的感受。并与组员沟通下节活动的内容。
签到表、视频短片
第四节
2023.08.03下午
有你真好
①小组成员签到,从在对应的时间栏里画对号进行签到。
②重温上节小组内容并告知组员本节活动的安排。
③孩子为家长送上《听我说谢谢你》舞蹈;家长共读《牵着蜗牛去散步》。此环节,让孩子懂得家长的爱,让家长了解孩子是需要慢慢养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需要父母细腻的呵护。
④爱的抱抱:引导家长和孩子相互给一个爱的拥抱,并说出想说的话。
⑤总结分享。根据本节活动,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并告知下节的活动内容。
签到表、提前给孩子、家长单独辅导舞蹈及散文诗
第五节
2023.08.05上午
亲密无间的我们
①小组成员签到,从在对应的时间栏里画对号进行签到。
②角色表演,家长和孩子互换角色,通过社工给出的情景进行表演,比如:妈妈带你去超市,你看上一个玩具,哭闹着非要买。
③分享总结。带领组员总结回顾整个小组历程,引导组员分享在小组中的感受和收获,启发组员将小组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④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顺利结束本次小组活动,并与组员沟通回访的形式及时间。
⑤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并合影留念。
⑥组员和社工共同还原活动现场,进行卫生整理。
签到表、满意度调查表、笔
七、小组过程
(一)小组服务过程
1、第一节:让我认识你
社会工作者通过交叉介绍的方式,让组员之间相互认识,为组员讲解服务理念及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提升组员目标意识和小组归属感;
通过破冰游戏,消除组员之间的陌生感,促进组员彼此了解,营造良好的小组氛围。
另外,通过与组员协商共同制定小组契约,提升组员的规则意识。
2、第二节:爱的陪伴
通过游戏“我是你的眼”、“传话筒”,让亲子家庭体验到信任的重要性,促进亲子之间,以及各亲子家庭之间相互配合。
在游戏和互动的过程中,提高组员的语言表达能力。
3、第三节:爱的语言
社会工作者在带领组员观看视频、分享讨论等过程中,引导组员表达内心的感受。
同时,社会工作者适当的利用自我披露的技巧,向组员分享自己的沟通方法和经验,与组员形成共鸣,协助组员掌握有效的沟通方式及技巧。
4、第四节:有你真好
通过设计家长参与的散文诗“牵着蜗牛去散步”朗读环节,以及孩子参与的舞蹈律动“听我说谢谢你”环节,让亲子之间感受到对方的爱和感恩,体悟到教育是需要慢慢来的,倡导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一些耐心。
5、第五节:亲密无间的我们
社会工作者引导组员参与“超市买玩具”情境模拟环节,鼓励组员运用小组中学到的沟通技巧进行现场演绎,学会用正向的沟通表达方式,让孩子喜欢听、爱听家长说话,进而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同时也引导家长在这一过程中,反思自己之前的沟通方式。
为巩固此次小组活动的成效,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活动结束后一周,与家长进行面对面和电话沟通,了解与孩子的相处过程和变化。
家长表示,在与孩子沟通时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孩子的意见,使亲子关系变的更加融洽、亲密。
(二)小组发展状况
1、小组初期阶段的发展状况(第1节)。在小组的初期阶段,组员之间比较陌生;
在活动中,比较被动,社会工作者利用交叉介绍的方式,获取组员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信任,通过游戏,使组员与组员之间相互熟悉,获得信任。
最后,社会工作者与组员共同制定小组契约,并约定共同遵守小组契约,使小组活动顺利开展。
2、小组中期阶段的发展状况(第2节、第3节)通过不同的游戏,使组员之间的相处更加轻松,组员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分享交流、共同合作,达成默契,组员之间相互信任,共同完成游戏。
社会工作者转变角色,成为整个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倾听者,组员也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分享,沟通、表达与合作的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3、小组后期阶段的发展状况(第4节、第5节)小组后期阶段,社会工作者通过散文诗朗诵、舞蹈表演、情境模拟的形式,引导组员利用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现场演绎,组员之间相互鼓励、认可、肯定。
社会工作者利用游戏的形式缓解组员的离别情绪,使得小组活动自然结束。
最后,社会工作者邀请组员对小组进行评估,填写小组活动意见反馈并约定回访时间,组员也表示下次愿意继续参加此类活动。
八、小组评估
(一)评估方法
1、问卷测评法
在小组的最后一节活动中,通过开展意见反馈表的填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组员对小组活动的满意度以及小组目标的达成度,从而总结出本次小组的活动成效。
2、观察法
社会工作者在小组的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对组员参与分享讨论积极性进行评估。
3、访谈法
通过与小组组员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小组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二)评估结果分析
1、参与者满意度分析
通过对组员的填写的意见反馈表的进行汇总分析可知,组员对小组活动各环节内容的打分平均值是5分,由此可见组员对小组活动内容的满意度很高;
组员对小组活动形式的打分平均值是5分,由此可见组员对小组活动形式的满意度较高;
组员对活动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打分平均值是5分,由此可见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很认可的;
组员对自己在活动中投入程度的打分平均值是5分,由此可见组员参与小组活动的投入度是很高的;
组员对本次小组活动的综合评价的打分平均值是5分,说明组员对本次小组活动的内容、形式都比较满意。
2、目标达成情况分析
整个小组活动已达到预期的服务效果。组员自己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多利用游戏的方式,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在沟通中,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孩子的想法。
通过本次小组活动,90%的家长成员学会了两种有效的沟通技巧;通过不同的游戏,90%的组员能够体验到游戏带给亲子的快乐;
结合活动的时间、安排、内容,使90%的组员达到对活动的满意度。
九、专业反思
1、活动中的游戏设计应根据场地进行考虑。比如在游戏“你是我的眼”中,因为户外天气太热,只能在活动室的大厅里进行,地方比较小,人员较多,显的有点拥挤。
可考虑大一点的室内活动场地,专门做游戏,保证组员的积极性及兴趣度。
2、在沟通、分享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留意每位组员的状态,比如有的组员沉默、有的不愿意分享、有的不知道如何表达,社会工作者要考虑组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时的给予相应的引导和示范。
3、由于组员的年龄平均在6岁,对于沟通、讨论的方面,社会工作者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活动的内容,设计适宜孩子回答、分享的话题,引导孩子根据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突出活动的主题,达成活动的成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工如何做好线上儿童小组活动?
【乐益行·平新】安全“童”行我做主
小组契约
​五社联动|非遗集市——方岗村传统文化体验小组
“家庭系统理论”在亲子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详细!“我是情绪小主人”情绪管理线上小组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