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发布 | “真实与虚幻之间”瑞士电影《红地毯》观后感


作者:为爱成伤

在瑞士一个移民社区内,有一群年轻人他们没有工作,整日无所事事。有一天,其中一个年轻人说他想要拍一部电影,于是召集社区中的年轻人商量着怎么拍这部电影。想拍电影的年轻人把他的想法告诉了社区内的社工,在社工的帮助下,这群年轻人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剧本,并踏上前往戛纳寻找制片人的旅程。

这部电影的导演以前做过社工,他说他之所以要拍这样一部影片是想要向观众展现瑞士移民社区中的年轻人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文化融入困难、家庭不完整、缺乏榜样,并探讨社工在改善这些问题中的存在价值。在影片中社工起到了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当想拍电影的年轻人来找社工时,其实他并没有一个完善的剧本,于是社工从帮助他们写一个剧本开始,将想拍电影的想法一步步落实。

完成剧本后,社工带着社区实习生和年轻人们一起去戛纳寻找电影制片人,希望可以将他们的剧本推介出去。在旅途中,社区的年轻人、社工、社区实习生发生了不少争执和冲突,导演说,这其实反映了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在经历了各种针锋相对之后,反而增进了这群年轻人、社工和社区实习生间的了解,之后他们相处的才更加融洽。

这里面让我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是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社工与服务对象这种真性情的相处方式是否合乎专业伦理?影片中,社工与社区年轻人的关系亦师亦友,年轻人指责社工时,社工也会比较激烈地回应。我们所知道的社工的专业伦理要求社工要尊重、接纳服务对象,保持价值中立,但是这亦要考虑到特定的情境。

导演告诉我,瑞士的外来移民一般都会在一个单独社区中居住,离本地居民的社区较远,受到排斥,很难融入本地社区。因此外来移民的年轻人很难找到工作,而且他们的家庭大多不完整,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父亲的陪伴,没有榜样可以指引他们要如何做。知道这样一个背景后就比较好理解社工和年轻人的关系及相处方式了。

再反观我们当下的社工服务,社工对于专业伦理的理解很容易陷入教条主义,在和服务对象的相处中,规规矩矩,尽量避免矛盾和冲突,但这样一些服务很容易浮于表面,并不能促成服务对象的转变。电影给我的一个提醒就是,不要害怕与服务对象发生矛盾和冲突,因为这也许是增加你和服务对象相互了解的契机,亦有可能是服务突破的转机。

《红地毯》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它没有完整的剧本,它的故事亦真亦假。这部电影里的故事改编自真实的生活,现实的确有一群想要拍电影的移民社区年轻人,他们也的确找到了自己社区的社工帮忙,社工帮他们联系到了导演。不过这群年轻人本来是想要拍一部动作片,但资金有限,所以就拍了这样一部“公路电影”。开始时这群年轻人大多只当拍电影这事是个玩笑,直到导演请到了瑞士一位有名的专业演员来扮演社工,他们才认识到这是认真的。

影片中,除了主演社工的那位主角是瑞士知名的专业演员外,其余的演员都是真实移民社区中的青少年,他们并未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所以他们在影片中的表演都是自然的真情流露。正是这种真实让人感觉信服,难能可贵!

导演最想通过这部电影传达的一个信息是,当我们的服务对象有诉求的时候,社工要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并试着去回应,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不要让他们觉得社工只是“传声筒”,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提醒。


【原创发布】为“社工客”推出“鼓励原创文章”的栏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乐益行·新春暖心服务】吉秀社区:福气“益”起到家
瑞士社工电影《红地毯》中国巡演(仅剩8城):讲述一名街头社工和一群愤怒青年如何走上戛纳红毯? | 附...
社工,一份看似不起眼的工作!
原创社工歌曲《明日》唱出社工人的希冀
黄妙: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和维系关系的10条务实技巧
顾东辉:社会工作要助人自助,更要有社会情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