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与55岁志愿者是这样相互配合的…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周航

    学校 | 华南理工大学

随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深入倡导,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有序合作,不仅拓展了专业交流道路,而且有利于实现共赢目标。
这一点在我们愈发蓬勃壮大的社工界表现得鲜明,最常见的也最突出的,那便是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之间在共同进步过程中构建的友好合作关系。

作为一枚社工实习生,我与志愿者结缘于探访服务,正是在这社工实务最基本的工作方式中,我们经历了从相知到相爱的些许故事。

一、探访工作:奠合作之基

探访工作虽然不是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之一,但却是实施专业方法的前提和基础。延续本科阶段对老年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且结合自身实际兴趣,最终选择市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项目点之一的白云街社工服务站长者组进行实践学习。

为了能够让居民尽快了解社会工作者,帮助居民解困答疑,我们从恒常性探访服务着手走进居民的视野;为了探访服务在有限时间内高效运行,社工站与志愿者组织建立了良好联系,他们成为了助推我们深入社区的“引路人”。

新入社工服务站,从文本上无法直观的了解街道、社区的背景和当下发展,在主管和同工的带领和支持下,以探访服务为依托,我与志愿者开始每周两次合作开展长者恒常性探访,这最基础的服务给予了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与志愿者相处的机会,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从“相知到相爱”的真切转变。

二、从相知到相爱:皆有可能
恒常性探访中,我的“合作伙伴”是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的志愿者阿姨,年龄上的跨度、工作经验及专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让我们彼此经历了初期工作中的思维碰撞,中期的相互理解适应及后期的相互信任。

(1)初期:相互认识,思维碰撞
初次接触志愿者阿姨们是在驻南大街星光老年之家,穿着统一志愿者服装的她们精神抖擞,活力满满,笑声爽朗,在愉快的自我介绍之后,阿姨们表示对恒常性探访服务充满兴趣,并且了解服务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相关事宜,可以说探访经验基础优于我。有趣的是,我们的“博弈”恰恰始于此。

在入户后,志愿者用惯有的“拉家常式”的入户探访模式,而这与我基于自身对专业认知形成的服务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志愿者阿姨们用热情化解了探访的尴尬,这一点值得认可,但不得不提的是她们在探访中的谈话内容涉及范围广,缺乏整合思维,过于占据主导地位,使得我几乎没有插话的缝隙。
当直率的我向她们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志愿者们在表示理解的基础上认为她们的工作方式是多年经验累积,是应对人情世故的正确处理方式,在她们的思维中经验形成的服务模式要重于社会工作者强调的专业指导手法。
接近年底去探访,志愿者们传统的想法是上门看望长者理应带些小礼物以表关怀心意,而我认为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用服务质量说话,“送礼之风”应当摒弃,既不收取服务对象的礼物,也不会送礼回馈,这是秉持专业伦理守则的要求。
于是乎,在是否送礼的问题上我与志愿者面临着相异观点,双方认识的差异性虽并未影响整体服务进展,但却始终留有信任度提升的空间待扩大。
(2)中期:相互适应,彼此理解
经过前期多次与志愿者的合作之后,我看到了她们为达到“助人”而表现出的积极,感受到了她们对服务对象的耐心和真诚,体会到了她们对与社会工作者合作的认同心理,这都是推动我们深入合作的有利因素,而我们之间需要的还包括相互适应度的提升及服务配合的彼此理解。
每一次探访结束后我习惯与主管及同工一起分享在探访服务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将发现和问题记录下来,并寻求主管在关于与志愿者共事服务的技巧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主管曾幽默的从年龄、经验、文化等角度帮助我分析双方合作中出现的不足,她所提及到的适应与理解令我记忆犹新。
为了防止出现前期的问题,我在每一次探访前对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制定明确的访谈提纲,以目标为导向,将自己的计划说与志愿者听,倾听她们的想法,以之前的探访中时间和内容把控不合理导致服务目标无法实现的前提下,我检讨了自己偶有的缺乏耐心和走马观花的行为,并未站在志愿者的角度去深入考虑问题,并未真正理解志愿者的思维和服务方式,导致服务效果不如人意。
在反馈中,志愿者感受到了我的真诚,逐渐认同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并表示我们的服务流程很规范,她们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应朝着专业化方向学习,大家为了同样的目标而开展服务,理应彼此理解。
在接下来的服务中,志愿者会仔细浏览我制定的访谈提纲,将自己的想法融入提纲;合理控制谈话时间,并主动将时间留给我和服务对象交流,让我感动的是甚至有些志愿者还会将服务内容进行文字记录。
当我遇到关于多种政策无法梳理清楚的时候,她们会帮助我解释给服务对象,许多无法出门的服务对象感慨:你们真是让我不出门也尽知天下事呀!这让我真实感受到了相互适应与理解带来的高效率,而这正是双方在磨合努力后达至的成果。
(3)后期:相互信任,合作共赢
“我们本次探访很顺利呀,长者们很需要我们噢”!进入实习末期阶段,每次探访结束都能听到志愿者诸如此类积极反馈,我意识到自己与她们的关系更进一步,志愿者从初期不太认同、信任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方法到逐渐认同到尝试着学习运用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模式以及在活动结束后分享个人想法,询问我对双方合作的感受,这无疑是信任程度的提升,是对我的关心和未来深入合作的希冀。


恒常性探访工作给予我时间综合考虑志愿者提出来的建议,譬如说志愿者始终对“送礼文化”的坚持,除了企业及社会组织为贫困长者提供的捐赠物之外,我们长者组将小组活动中制作的手工艺品。

如围巾、手套、帽子等针织物利用礼品袋进行包装,并在袋中放入中心的宣传期刊和长者切身利益相关的医疗保健知识清单,让“礼物”更具情意的同时促进服务对象对社工站的了解。
在特定节日“送礼活动”的推行让志愿者感受到了社工站对她们建议的支持,并表示这样的“送礼模式”意义十足,冬日手工劳动送温暖,既将劳动者的爱心传递出去,又让服务对象珍惜礼物的可贵,此举虽算不上新颖,但确是对志愿者意见的积极回应,让志愿者感受到了被信任,被需要,同时达到了扩大社工站公众影响力的效果。
长期合作需要信任支撑,一方面,我们信任志愿者为人民服务的初衷,结合实际采纳志愿者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前期磨合中,志愿者并未对经验浅浅的我表示不满,正是由于对我的信任与关爱,促使我们的有序合作贯穿整个实习阶段,为社区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三、扬长避短:未来可期
不可否认,志愿者是社会工作开展服务的有力帮手,是助推社会工作者联系社区居民的桥梁,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志愿者组织存在的不足,看到双方合作过程中的待改进之处,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专业优势,共同探讨专业本土化发展路径。
社工站在白云街虽然年龄幼小,但发展潜能无限,在以后的工作中,探访服务依然是也必然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仍需与志愿者保持紧密合作,仍需结合环境变化不断改进合作模式,在“相亲相爱”的和谐氛围中面对未来的挑战。

新课上线

如何打造特色项目?

有理论依据,有案例实操

感兴趣快学起来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志愿者感受到了我的真诚,逐渐认同社会工作的专业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工 志愿者”联动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对策——基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视角
【何言欢语】(2444)你身边的社工
动态丨建立“社工 志愿者”协作机制!《江西省志愿服务条例》10月起实施
【乐益行·社工周】龙胜社区:睦邻话社工
嵌入社区居委会的社工服务如何开展? | 社工课
养老社工,能为机构带来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