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企业社工视角如何帮助“新市民”融入城市? | 社工客征文大赛作品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何柳方

    单位 | 深圳市社联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摘要


社会融入理论通过不同层面看社会融入进行总结分析,从主观上定义社会融入,让社会融入的概念不再空洞无力。在我国,新市民群体占城市务工群体的大部分,新市民的城市融入依旧是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众多学者一直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社会融入理论出发,分析新市民城市融入现状,最终分析得出融入社会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市民,社会融入,城市融入

前言


在我国,大部分发达城市都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外来人员极多,他们通常会居住在城中村位置,集中分布。这些城中村与实际城市环境相比,无论是在经济、文化又或者是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一个差异,完全是因为这部分的新市民不能融入到城市中去,造成带来两极分化的现象。

当然,这个问题在发展比较快的城市里面普遍存在,也是这些高速发展城市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新市民到这个城市进行发展,是为这个城市做贡献,当新市民不能融入这个城市的时候,缺乏对城市的归属感,这与我国提出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不符合。

融入社会是一个人融入正常群体的一个必经阶段,融入社会代表着文化融入、生活融入以及市民化等方面的实现,是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基础。因此,新市民融入城市成了现今城市发展重中之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

一直以来,如何才算是融入社会,这都是极具争议性的一个话题,直到社会融入理论的提出,给这个极具争议的概念一个定性,也给这个概念一个解释的空间。社会融入理论的提出是从科学意义,实际价值等方面对融入社会进行一个抽象的、客观的定义,让这个无法解释的概念有一个可以解释的方向。

一、社会融入理论简析

社会融入理论是一个流传极广的专业术语,也是从三个角度分析以及定义社会融入的一个抽象性概念。如今,社会融入理论主要有三个代表性观点,分别是社会排斥论、社会融合论和移民融入论。三个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每一个理论都是从不同的视觉看社会融入问题,因此也会出现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一)社会排斥论:社会参与视觉

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不能融入某一个群体的时候,我们称之为排斥现象,也就是说这个人是被这个群体排斥在外的。社会排斥论也是如此,当一个人生活又或者是居住在某一个社会环境之中,却又无法参与当地的正常社会生活的时候,这个人就是被这个社会排斥的。当一个人对他所处的社会环境采取不参与任何政治、文化等活动的时候,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最终会被这个社会排斥,这是必然的。

社会融入意味着个体需要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必须要对这个社会环境的所有活动有足够的了解,最关键在于缩小弱势社区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差距。当然,要实现这样目标,需要个体有极强的人脉网络以及能力。当个体不能拥有足够的人脉网络以及能力去支撑融入社会的行动之时,所说的一切理论均是徒劳。

(二)社会融合论:社会公平的视觉

社会融入的最初概念是社会融合,很多人认为,社会融入就等于社会融合,实际上并不是。社会融合分为行为融合以及情感融合,其主要特征为个人或群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是在描述一个过程。社会融合要求社会有义务让公民知道他们的价值所在,并且主动地为这个社会做点事情,同时还需要对环境又或者是社会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

社会融合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一种相互配合、相互适应的一个过程,他的最终目标是为百姓谋取足够的福利,同时还必须追求人人平等的状态,最终达到互相融合、平等结合的目标。

(三)移民融入论:市民化的视觉

众所周知,大城市大部分的人员都是从其他城市进来的,也就是说,他们属于外来人员,也可以说属于移居民众,至于哪一部分人员属于移居民众,这是由人口流动的概念去界定的。大部分学者提出,移民在城市中存在着竞争、冲突、适应和同化的过程,也就是说,新的移民人员是通过与当地民众竞争而生存,他们会因为各种的差异出现冲突,但是当这些人慢慢融入到这个社会的时候,渐渐地就会出现适应和同化的情况,直至完全融入,这就是移民融入论。

这三种理论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将社会融入这个抽象的概念一个实质性的定义,让人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社会融入具体指什么以及要做到社会融入需要做什么。

二、新市民城市融入现状

新市民通常指外来务工人员,基本以户口所在地划分,外地人员到达一个新的城市,必然要融入一个新的社会,而他们融入这个城市就称为新市民的城市融入。

现如今,大部分城市的务工人员都属于外来务工人员,通过社区走访发现,大部分务工人员对于该城市的归属感并不强,甚至对于该城市的发展也了解不多。对于他们而言,这个城市仅仅是他们漫长人生中的一个落脚点,并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家,也不能感受到这个社会给他们的温暖。直至如今,大部分新市民依旧扎堆在同一个位置,并不能真正地融入当地社会,尽心尽力地为当地社会建设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新市民城市融入困难的原因分析

新市民城市融入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有薪资、居住环境以及生活质量等原因,每一个新市民到达一个新的城市以后,都会有些许的不适应以及陌生感。当时间过去,这种不适应以及陌生感依旧存在,那就说明他们完全没有融入这个城市的迹象,那么新市民城市融入困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一)薪资差距

众所周知,一个人之所以会离乡别井,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大部分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但现在很多城市都会出现对外来务工人员待遇不公平的现象,他们无论从就业还是从薪资组成上面,都有着一定的劣势。甚至有很多的企业会要求员工是本地户口,甚至是本地户口的人员要比外来人员薪资高数百甚至上千,这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是极其不公平的。一个城市不能公平对待他们,那该如何要求他们有城市归属感?

(二)居住环境不佳

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生活在城中村,一直以来,城中村都被称为城市里面脏乱差的代表,再加上租住的房子狭窄不堪,仅能支持日常的睡眠等需要,这让很多外来务工人员苦不堪言。环境稍好的小区租住房,房租价格极高,一般外来务工人员无法承担,相比起家里的居住环境,外来务工人员会更加倾向于家里的居住环境,自然而然就会对这个城市没有什么归属感,更别说融入这个城市了。

(三)生活质量不高

在这个提倡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环境下,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质量的提高速度以及生活质量的稳定度。所谓的高生活质量的概念很广,因此很多专家将生活质量的高低定义为生活幸福指数,据大多数的调查数据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在所在的城市的生活幸福指数不高,这主要和物质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文化水平这三方面综合考量。

四、融入社会的重要性

从社会融入理论出发,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对于所处的城市并没有多少归属感。首先,从社会层参与层面上看,很多的新市民受到地域的影响,无法参与到大多数的社会建设工作上去;其次,从社会公平层面上说,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本地居民的福利以及偏向性的政策,甚至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户籍问题,会出现办事难、看病难等等的情况,这会让很多新市民有一种无法融入的感觉。

从市民化的角度上看,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的时候,都会受到一些异样的目光,当地人也习惯称外来务工人员为外地人,这难以增强新市民的归属感。

人并不属于独居群体,任何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群体的合作,只有在群体之中,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融入社会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步骤,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够对自身的优缺点进行不断地放大,才能将优点进行延伸扩充,同时还能将缺点进行改正。与此同时,只有融入社会,才能体现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为这个社会群体做自己能做的事,才能让这个群体发展壮大。

社会是人类群体通力合作发展的结果,慢慢地,由于人类的技能不同,所处地域不同,才会出现社会分化的现象,这也是一种社会倒退的表现。对于新市民来说,融入当地社会能让他们更加适应这个生存环境,也能让社会和谐发展的步伐加快,更有助于城市的建设发展,这一点至关重要。

对于无法融入社会的新市民来说,始终将自己当作这个社会的外来入侵者,难以在社会获得足够的归属感,这将会增加新市民在这个社会的生存压力,无疑是对社会的进步极其不利的。因此,无论是该城市的原住民又或者是新市民,帮助新市民融入这个社会才是最为关键的任务。

作者介绍

何柳方,就职于深圳市社联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深圳市注册社工,中共党员、中级社工师、督导助理。

参考文献:

[1]“十五”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

[2]路小昆.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群体学习日报.20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城市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社区融入的障碍及对策
付一夫:你不知道的3亿“新市民”
淡化户口的福利符号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应规范化亲情化
尊严与梦想 农民工离“新市民”还有多远?-- 城市频道--20130314
2011中国城市十大年度生活现象揭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