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0年前大旱灾,南凹和氏卖妻与子至甘肃盘马原,五辈人寻亲未果


2020正月南凹古槐 和国/摄

为了一大家子人的活命,曾祖俨便同妻子史氏商议出卖妻救灾的办法。于是,史氏便被卖到了“甘肃安化盘马原”(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为了活命,还带去了两个孩子。

和谷:我在前年给央视"等着我"申请了寻亲告示,编号成千上万,还在等待。我祖辈父辈几曾前往甘省盘马原寻亲,未成行。嘱我辈去寻,至今未如愿。

高建群:老兄呀!这才是你应当着力去写的文学呀!悲哀的北方大地,一代一代不屈的生存斗争。

和谷:此事在《还乡》一书中陈述过,未及拓展。又叙家谱中记:先人一辈妻病无后,在甘省掏钱买了人妻,离开时察觉系有夫之妇,未索要钱回孤身回还,惊之病妻愈,后生一子,延续和氏。

王若冰:找机会我陪你去寻。

和谷:好!但愿有生之年成行。你可留意一下线索。

和谷:庆城县有玄(盘)马村镇,郭或薛姓买了去。

高建群:一九四一年,于右任前往甘肃静宁寻亲。找了三天,也沒有找到娘寡家(赵姓),好个于右老,秦陇道上,静宁街头,当街一跪,泣道:不用找了,从此静宁县境内每户都是我的娘舅家。

和谷:先人自谦(时雍)清未秀才,终年94,从未仕。近来出土《高坪关公庙碑》,系自谦公撰文并书丹,现存王益区档案馆。

高山流水和有山:我查找清时安化县属庆阳府,现安化县改为庆城县,但没找到盘马原。

和谷:有驿马、马岭、玄马、马台村镇,玄马盘马?

闲云:我听和谷父亲讲过,民国十八年(?)年馑,和家卖妻至甘省财主家度日,待关中道丰收时,先辈牵一马到甘省寻妻,此时妻已给对方生有儿女。先辈自幼习武,去时带一根棍,先祖母小脚,先辈传话让妻骑上马,抡起棍将赶来抢亲之众全部打退,方回到故乡,自此和家逐渐兴旺。

和谷:惊回首!

从一百五十年前的分家契约说起

和成有


光绪三年(1877)年馑,“野无青草,室如悬磬,民皆饥色,野多饿殍”(家谱序三)关中灾民多有逃往甘肃,或将妇人女子卖与甘肃。我的高祖自谦公已年近六旬,也不得不“糊口於甘省地土”。

前几天,都蛮(和谷)堂侄传来十二爷保藏的一份一百五十年前分家契约,十分珍贵,他嘱我可印入家谱续本。 

分家契约原件

这份契约是我的曾祖俨(都蛮的高祖)同其父亲自谦(时雍)及伯父自祯两位老人的分家文书,立约时间是同治七年三月初八日,应该是公历1868年,距今152年。分家人渶是自谦公的叔父即潮的胞弟。据《和氏家谱》,高祖自祯和自谦的父亲潮(海涵)咸丰三年(1853年)去世,寿六十,十一年后,即同治五年,自祯和自谦的母亲付孺人仙逝,享年76岁。可以肯定的是,在母亲去世前,老弟兄两个没有分家,共同侍奉老母,在老母去世两年后,商议分家。当时的分家契约应该还有两份,即自祯和自谦各有一份,只可惜都不在了。
到分家,得先说南凹下和家的老宅。老宅应该是先祖潮所建,所建地方就在先祖武略将军手植大槐树所在地此地背有山坡相靠,前有河沟流水,面南朝阳,视野开阔。前后左右即是武略将军倡导开垦的田地,更有先祖手植古槐庇佑,实乃宅居佳地。老宅先建的是西院,面向南有两孔正窑,东西各有两孔厢窑,南面有土围墙,中间是龙门,人字形的门楼被小青瓦覆盖,两扇大木门,上下用铁箍包着,两个铁门环经常被孩子们争抢敲击,半米高的门墩石透黑发亮。门楼上铺着木板,放着农具及杂物。龙门外的西边,还有三孔厢窑,是喂牲口放草料及磨面的地方。前面一个打麦场和水窖。这次分家后,在两孔正窑的中间,筑起一堵墙,在龙门里边,各开一个小门,小门出来,通向大龙门。西边是自祯,东边 是自谦及大儿子俨,将老宅一分为二。到我的曾祖父(即俨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价成年以后,于民国初年,才在老宅东边另建一院地方,正窑三孔,东边三孔厢窑,西边两孔厢窑,同样是土围墙,中间有龙门,不过没了门楼,只有两扇木门。可想而知,经过蹉跎岁月,光景已大不如前。龙门外的东边,两孔厢窑,也是喂牲口和磨面的地方,也有一个打麦场和水窖。就此,形成了,东院和西院。那棵老槐树就在东西院前,两个打麦场的中间(如老宅示意图)。

老宅示意图
曾祖俨的母亲,即自谦公的第一任妻子姓赵,于咸丰四年七月三十四岁便因病去世,当时俨才十二岁。自谦公续娶史孺人,于同治二年生子价,即我的曾祖父,至同治七年,俨已二十一岁,已经娶妻,也可能生子了,可以独立门户,伯父和父亲便商议分家,让他另过。我的曾祖父当时只有五岁,随父一同生活。
分家后的第九年,便是的光绪三年年馑,“野无青草,室如悬磬,民皆饥色,野多饿殍”(家谱序三)关中灾民多有逃往甘肃,或将妇人女子卖与甘肃。我的高祖自谦公已年近六旬,也不得不“糊口於甘省地土”。在家主事的只有曾祖俨,弟弟价只有十四岁,还有堂弟僚一家他也得他照看,这时俨也是有二男二女的父亲,为了一大家子人的活命,曾祖俨便同妻子史氏商议出卖妻救灾的办法。于是,史氏便被卖到了“甘肃安化盘马原”(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为了活命,还带去了两个孩子。从分家契约看,曾祖俨当年所分土地有五十多亩,高祖自祯和自谦所分土地,应该比俨的土地只会多不会少,加起来应该近二百亩。这么多的土地,竟还要卖妻求生,可见年馑之惨烈。由于曾祖俨大难时刻,顾全亲族,勇于担当的情怀,才使一大家子度过了灾荒。灾后,俨的大儿子就随母入籍甘肃安化县。曾祖俨继付氏,子二人,长子茂春,便是都蛮堂侄的曾祖父。

老宅、古槐

光绪三年过后,到了光绪十六年,即分家后的二十二年,曾祖俨的堂弟僚(自祯的儿子)不幸病逝,其儿子兴春(我叫三爷)才一岁左右,幼儿寡母无法生活,这时分家另过的曾祖俨,便令子侄经常帮忙。麦子熟了,先帮他们收,打场凉晒后,子侄问俨怎么办,曾祖俨叹了一声说,还分什么呀,全到一块吧。就这样,俨又和他们一同生活,照顾三爷母子,直到三爷成人。

在我小时候,父辈们经常给我讲述“四老爷”(曾祖俨排行四,所以我叫四老爷)这些故事,他高风亮节的品德,在后辈子孙中传颂至今。

先祖潮在续家谱时曾说,记述先人的这些崇高的善举,并非是“夸耀先祖,而争光后世”,而是'先人之美谊善行,即后人之旧章成宪”。在全国人民奋战恶役之时,防病毒,宅斗室,成拙文,常念先祖之亲,敬慕手足之义,乃吾成文之深心也。

相关阅读:
庚子春雪一百五十年的先祖墨迹
来源: “高山流水21936” 新浪博客

 作者近照 

和成有,四十年代人,黄堡当地乡贤,曾在国企任职。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谱的体例(一)
家谱知识简介[历史文化]
老头,一路走好 | 会员投稿
“家故事”征文|泽润四方:家谱中的血脉偾张
陈益峰:风吹罗带,陈氏亿万富翁的祖坟
免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