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俱乐部发现】美的智能无人空调工厂把格力气哭了!


在干净、整洁的空调室内机和室外机自动化生产线上,100多台机器人、机械臂有条不紊地完成铜管折弯、安放压缩机、部件组装、粘贴产品标签、成品包装入库等步骤。空调各个零部件通过高空传送、皮带传输及AGV运输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输送连接各个生产环节的绿色走道上。在总监控室,管理人员通过液晶显示屏,及时监控生产、高空物流、地面物流等情况,所有的管理者均可以通过4G网络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及时了解用户订单的各个生产环节。这一幕幕场景并非在电影中才可以实现,2016年1月20日,美的空调广州南沙工业园揭开神秘面纱,《电器》记者有幸作为首批参观者进行探访。

着力打造智能工厂


对于家电企业而言,智能化并不是新鲜话题,《电器》杂志也曾于2014年针对机器换人做过专题报道。然而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智能工厂发展迅速。

整体大环境、传统制造业瓶颈、成本压力等诸多因素促使家电企业必须要实现智能制造,对于美的而言,现在的目标是如何做好。据介绍,美的家用空调智能制造战略分为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三个阶段,通过“信息化/自动化”融合实现设备自动化、生产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动化、决策数据化的智能化工厂体系。其中,第三阶段智能化将全面推行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相结合,初步实现制造智能化,打造智能工厂。

吴文新认为,全智能工厂应该内部、内外、虚实均实现互联,最终的目的是品质稳定、成本最优、柔性交付,这也是智能制造的价值体现。“比如客户想购买一台全智能空调,可以自主定制喜欢的外观颜色,通过手机下单后,APP转到业务部门,经过设计转化——计划系统——制造系统——物料采购——制造等环节,再通过物流系统送至家中。”

这次《电器》记者参观的是美的空调广州南沙工业园室内和室外机两条生产线。据美的南沙空调工厂厂长汪小进透露,这两条生产线从2014年开始筹划,目前自动化率为64%~65%,考虑到未来产品型号转换的问题,室内机生产线现可兼容4个系列100多个型号。

吴文新对《电器》记者表示,美的家用空调在国内共有6个工厂,武汉工厂将于2016年1月底打造完毕,届时将与广州全智能工厂一起,将作为家用空调的示范工厂。未来5年,美的空调计划投入40亿~50亿元,将其他所有工厂改造成标准化全智能工厂。


联手攻克多项难题

相信读者与笔者的感觉一样,最想知道的是美的空调这两条生产线是如何做出来的。作为美的空调的合作伙伴,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杨愉强颇有感触。杨愉强对《电器》记者表示,他专门到德国研究所拜访了提出工业4.0的博士,该博士称工业4.0概念是集金融家、企业家、科学家一起讨论出来的,需要15~20年去实现。而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导入是从2.0直接跳到4.0,这个过程非常“痛苦”。

据介绍,博众精工自2015年3月开始跟美的空调合作,当时双方谈C2M概念的时候,美的空调这个工厂产品数不多但是型号非常多,给博众精工带来了很大挑战,因为自动化必须是料物符合自动化的设备,而不能要设备去符合自动化。

杨愉强表示,在双方推进的过程中,主要难点集中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来料质量、尺寸的管控;二是工艺次序的调转会否对产品品质有影响;三是哪些地方用机械手、要有几个功能、投入多少、多久产生效益等;四是工艺、工序、工时上紧密合作。

“合作后期,美的空调组织了非常优秀的团队,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整个工艺流程,特别是我们在苏州工厂组装的时候,还派来品质、工程、生产、工艺等多部门人员一起装配,边检边调,这也是这两条生产线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出来的重要原因。这种合作模式是博众精工从事自动化行业15年来的首次,比肩美国、德国、日本的一些企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的空调技术部人员提出抽真空、母解、运行方自动等,是自动化行业几乎没有人敢做。我们和美的空调一起攻破世界级难题8项,行业级难题17项。”提起几个月前的经历,杨愉强感受颇深。

吴文新对《电器》记者表示,美的空调对推进智能化非常谨慎,空调行业竞争激烈,实施智能化生产在考虑成本节约的同时,一定要提升产品可靠性。“我们先做了3D模拟视频,还花费7万元做了模型,把每个工位标出来,并组织了一个团队专门来研究每个工位,充分论证后才敢真正动手改造。”

杨愉强进一步补充道,自动化一定要规划未来几年的产品形态,否则投资巨大的自动化生产线在几年后可能会过时,这一点美的空调早就考虑进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条线还具备可追诉性,自动化、智能化再配上C2M系统,生产线能够实时掌握数据,未来5~10年用户在使用中出现任何问题均可以追诉。


高自动化率目标确立

根据美的空调提供的数据,截至2015年,美的空调智能制造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机器人总数达到562台,平均自动化率为16.9%,节约工人数量2.2万人。

吴文新以一条生产线为例,诠释出全智能生产线为企业带来的巨大变化。一条普通生产线的换型时间为45分钟,一次组装合格率为97%,信息化品质控制点有6个,工人数量为160人,机器人数量为0个;与之相比,全智能生产线换型时间降至3分钟,一次组装合格率达到99.9%,信息化品质控制点升至108个,工人数量降至51人,机器人数量升至68个。

具体全智能工厂未来的计划,吴文新表示,2011年美的家用空调用工人数历史最多,达到5万人,2015年减少至2.8万人,2018年将进一步减少到1.6万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机器人数量从2011年的50个上升至2015年的562各,2018年将达到1500个;自动化率从2011年的3%上升至2015的16.9%,2018年将达到50%;空调月产量从2011年300万套上升至2015年400万套,2018年将达到500万套;交货时间也从2011年的20天降至9天,这意味着客户从下订单到交货,9天就可以完成。

“今后空调总装线将只保留三成工人;零配件的生产线希望实现无人化。”吴文新还特别强调,推动智能制造技术是基于对多重因素的考虑,成本是第三方面因素,最重要的是智能制造技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的提升能增加客户忠诚度。此外,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柔性化生产,转换产品型号的时间缩短至3分钟,让工厂可以生产多批次、小批量的订单,甚至满足个性化订制需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力、海尔、美的,这三大品牌的智能化工厂哪个更牛?
探访美的智能工厂:200多台机器人共舞,自动化程度让央媒记者直呼震撼
封面|豪掷50亿元打造的智能工厂长什么样?
【探秘】美的:布局“双智”战略大力投入工业机器人
美的工厂,这不是科幻片中的未来工厂吗?
格力、海尔、美的,这三大品牌的智能化工厂哪个更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