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通话Or河南话,面对古代中原典籍,学好的普通话却不够用了?

网上一句火爆的话“学会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这话听起来很让人振奋,普通话,一个字“牛”!两个字“很牛!”

然而当国风潮起,很多非官话区的同胞面对中国古典文献时,就觉得普通话不够用了。

有些字明明认得,但却不知怎么回事!

或者我明明学过,但为什么生活中却从来用不上?

河南民权,逍遥之祖庄子

比如,我们还以《庄子》为例(因为庄子是古代中原人,且那时用的是当时的中原口语写作),拿逍遥游第一段,简单举几个例子:

1、怒:“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个怒,其意义同“努”,但在普通话中,努基本以词组的方式出现,比如努力,然而河南话中,努是个单音节词:

怒而飞,就是努了劲飞起的意思。比如:“努岔气了”,就是用力过猛伤了中气。

2、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这个可以理解,盘旋上升状,但“抟”字,多数国人都认为是生僻字。其实,这不过是河南话的常用语。抟,旋转揉搓的动作,比如,抟泥巴:把泥巴抟成球,抟面,等等,当你把抟的动作理解清楚后,庄子这句话的画面感就极其鲜活了。

3、决: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之二虫又何知!”决起而飞,相信河南网友都笑了,因为河南人让人离开,一般是一个字“决!”

4、之、虫:“之二虫”又怎么解释呢?一般网民看到“之”字就会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个虚词,然而,这里是个指示代词,即“这”,而且,河南话中“这”发zhì音,也就是说,河南话的这个指示代词,从先秦到当代,二千多年,都没有改变,因为这是日常生活的基础语,母语的最底层是很难改变的。

友请提示,“这”的口语,粤语一般说“呢果”,客家话一般说“哩果”,跟古汉语的距离,不比日本话与汉语的差距小,这玩意还天天说是古汉语……不知你笑了没了。

指示代词“之”写作“这”,大约经历了先秦“之”——唐、五代“遮”、北宋“者”、“这”,自宋代开始,“这”字定型。

当然,问题还不仅仅在这里,下一个“虫”字,很多人就更无法理解了。

之二虫(即“这俩虫”),一个叫蜩,一个叫学鸠,蜩,就是蝉,昆虫,可以理解;学鸠是斑鸠,这都是河南常见物种,但普通话教学中,斑鸠是禽鸟类,如何是虫?

唉,别急,当代河南人告诉你,在河南,老虎叫“大虫”、蛇叫“长虫”,麻雀叫“小虫”,鸟类通称为“虫羽儿”。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西汉戴德(今河南商丘人)编写的《大戴礼记》把所有动物分为“蠃鳞毛羽昆”五类,合称“五虫”。

禽类称为“羽虫”;走兽类称为“毛虫”;甲壳的虫类和水族等称为“昆虫”(后多称介虫、甲虫);鱼类及蜥蜴、蛇等具鳞的动物,还包括有翅的昆虫等被称为“鳞虫”;人类、蚯蚓、青蛙等裸露无毛无鳞的生物被称为“蠃虫”或“倮虫”。

麻雀,河南话叫“小虫,蛇叫长虫,鸟类统称为“虫羽””

嗯,你没看错,人类也是虫,叫“倮虫”,请不要有非礼之思,呵呵!

有次跟一个北京朋友聊天,我说,古代诗词讲“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字大家都好理解,“仄”在北京话里是常用口语吗?该君思考半天,说这个字是“侧”?这么犹豫,肯定不是他的日常用语。

嗯,你看,诗词这玩意儿,最早就是说唱吟诵聊以舒怀的,肯定得是先口语不是?仄字在中国很多地区,都不是口语了,大家认识这个字,多是学诗词才了解。

但是,这个字是河南话里是日常用语字,读zhái,请你不要用满人学的汉语承德话要求我,我们中原雅音就是这么读的。

“这块板怎么没放平,仄zhái着呢”,“你咋仄zhái着身子睡?”是的,平的反义就是仄。河南农民都这样说。

有一次,一个南方的朋友问我,为什么财务开发票“六”的大写写成“陆”?我说,因为古代中原人六就读陆,不读“溜”,对方问,现代的中原话六读什么?我说,还读“陆”(也许不能包括中原某些大城市被普语侵蚀的不正宗河南话吧)。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普通话其实是河北承德话,承德这地方相当于东北,最起码也是东北与河北过渡地带,还当过满清热河省省会。那里是满人的龙兴之地,占人口大多数的是满人,旗人的聚居地,满清皇室的避暑山庄就在这里。

因为这地方是满清权贵跑马圈地占的地方(当时土著汉人都逃光了),他们的语言,是满人在学习汉语,准确来说学燕语时留下的一种语言,换句话说,有的中原汉语,他们根本无法接触到,自然没学,或者学了,学走形了。

比如常用字“绿”,《说文》:绿,帛青黄色也。形声字。从糸,录声。

河南话这个绿字从古到今都是读“录”声。

可是在承德话里,满人大约是采用了清代吴人注的韵书(矛盾错误一大堆的东西),根据“力玉切”,于是就切出了个与“律”同音。但是,绿的“从糸,录声”没敢改。

既然绿、录同声,你咋没胆把“录”也改成“律”音呢?

这种错讹,估计被承德的满族同胞全盘学来了,于是,就变成现在这种样子了。

这么说,普通话,可能真是一种,满式汉语。

这类似于广东同胞学习普通话,能不能学准,你懂的。

我一直不明白,去一个这样的地方(承德栾平)采音,采这种满清旗人学的燕语(从清中期开始,之前都是采的洛阳读书音),在当今国风盛行、国人对正宗古代汉文化已然觉醒的年代,是否合适?

承德某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马场

无论如何,满式承德话推广已成风尚,在这种文化导向下,我们的普通话变成了一种简单的汉语,表达的都是一些粗浅的含义,他没有得到古汉语的精华,没有古汉语的雅致。语言决定思维,我们很多时候,有可能不自觉的回到那种满式汉语思维中,不能自拔。

于是,很多河南人的口语,在普通话里变成了古汉语,写出来变成了生僻字义。

比如,普通话粥从锅里溢出来了,会怎么说:“火太大,粥从锅里溢(或流)出来了”。

这种情况,河南话就两字:锅鬻了。

先说鬻,这字认识,旧社会“卖儿鬻女”的鬻,就是卖的意思嘛,但跟溢出有什么关系?

鬻字为会意字,鬲li为炊具,炊具内的粥冒出来了,自然外流了,河南话把这种装满欲流叫“弥流”(弥为满,过满则流),流出去了,就是“鬻”了,流出去的自然是多的,多出的东西就可以卖出,于是引申了“卖”的意思。

所以一句“锅鬻了”所有动作场景都有了,再说那么多干什么?

陶鬲,河南洛阳偃师出土(商朝)

但是,你看那些所谓的韵书,解释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古代的韵书基本没有河南人参与,也许古中原人没必要参与:字都是我们发明的,我手写我口,我需要这个吗?

但语言和文字无法一致的地方大把,大家需要啊,所以南方学习汉字的同胞们大量往里面塞私货,造成韵书解释越来越偏离古中原人造字本义的现象,流毒至今。

而普通话呢,又是一种满人学说汉语的话,肯定学的过程中偶尔也夹带点私货。

呵呵,于是用普通话读古代文献,特别是古代河南口语写的典籍中的特色河南话,比如“夜来”(昨天)、恁般儿(这般,这样、如此)、年事个(去年)、箔(帘子)……你就会一头雾水,这字我都认识,但是哪个意思?

而用河南话去读,则像与长者对话一样。

以上。

可以预见,如果不努力普及中原本土语言文化,某一天,河南人的子孙们,读到了古代中原先人写的口语典籍,同样是一头雾水。

因为从文化上,你也成了个外人。

“这是什么(啥)?我怎么(咋)看不懂?”

(注:啥这个语气词,别以为是个现代语气词,在《孟子》里,写作“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广西嫁河南发现河南话真的很省字,能用一...
河南话
哪里的河南话才是真正的河南话?
谁说承德没方言,承德话和普通居然差这么多!
【许言】你是河南人,但你说的话不一定是正宗河南话!别不信!
比河南话更难懂的就是河南普通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