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哲学普及】8月2日 《中国哲学史分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
中国哲学史分论

指物论

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 来自燃烧的火焰 19:20

在公孙龙子《指物论》这篇文章中开始告诉我们说:“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看到这篇文章时候,好像在绕口令,总是百思不得其解,实质上《指物论》所讲“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所引申出来的意义,代表一种存在和思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承认:物是“有”。我们看到面前桌子是有,椅子是有,茶杯是有,在收音机旁收听广播,收音机也是有,因为它们都是物,而那个“指”就是“无”,而这个物就不是“指”。 不能把“指”看作客观独立存在的“有”,也不能把物归结为“指”。那么意思就是思维和存在之间虽然有关系,可是存在的事物就是存在的事物,桌子就是桌子,椅子就是椅子,而我们如果“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有所“指”,但指涉(Reference)不同的时候,我们思维之中也会有不同认知,所以这句话第二个意思是说:“非有非指者”,代表天下是没有客观独立存在的“指”,而“物”却不可以说无“指”,可见我们这个解法,这个“指”它不是客观独立的,又是没有任何一个物不具有这个“指”,所谓的“指”是一个称谓,或者是个名,就逻辑学角度来讲就是一个称谓,或者是个名。当我讲桌子概念时,它不只是适合我眼前的桌子,只要这样的类型东西,我们都叫桌子。即使我们在书房听广播,书房里可能没有热水瓶,于是我一想热水瓶,脑子里马上就形成热水瓶概念,这就是个“指”,可是实际讲到“物”的时候,这热水瓶可以是不锈钢做的,它能够保温,这样的状态,这样的形状,我就叫它热水瓶,它可以不锈钢做的,它也可以是塑胶,里面有内胆,它只要能够保温,我们就叫它暖瓶,或者热水瓶。就好像今天说“你是不是帮我可以倒杯水”,于是旁边朋友或学生一定帮我们拿了一杯水,他不会拿大茶壶(面前没有杯子)说:先生或老师,请用水,那不可能。因为请你帮我拿一杯水,于是他脑子里就有杯子的概念,然后用杯子去装这个水,这个杯子,当然可以不锈钢做的,塑胶做,纸杯都可以,只要能够盛水直接供人饮用的器具,都可以叫做杯子,可是我们不会用大茶壶当成杯子用,茶壶不等于杯子,只要是杯子概念的我都叫杯子。所以公孙龙子所谓这个“指”就是代表一个称谓,或者是个名的概念。他又说:“天下无物,谁径谓指?”也就是说如果天下没有“物”的存在,也就没有“指”的称谓。

 

在公孙龙子《指物论》这篇文章真的不好懂,不太容易,从白话文翻译就能抓住它的意涵。如果我们用西方语言哲学来解释可能比较好懂,我们在西方语言哲学当中,谈到语言有三个重要层面,一个语法(Syntax)层面,一个语义(semantics)层面,一个是语用(pragmatics)层面。语法代表了语言的结构,美国语言学家沙毕儿告诉我们说,任何语法(文法)都有它的漏洞,当我们学习外国语文时候,就会发现它有许多文法、特例或有一种别的文法比它更严谨的状态,学法文时总觉得比英文来的严谨些,读德文时发现比法文时来得严谨点,个人觉得任何国家的文法没有比中国语文文法那么复杂和多样性。第二就谈到语义问题(semantics),包含两个意义,一个含义sense,一个是reference。 我们知道一个语言、一个语句要有它的意义,它一定包含有“指涉”。一个有含义的语句,未必有“指涉”。一个有“指涉”语句一定有含义,也具有 它的意义。我眼前的书桌对我来讲是桌子,它是“指涉”的事物,于是对桌子就形成某种含义,什么含义呢?书桌是让我读书的一个用具,书桌不等于床,书桌不等于柜子,另一方面讲了,一个有“指涉”一定有含义,具备语言的意义,可是不是什么概念,什么样人的观念都有“指涉”,不是这样的。我们思想上只有含义而未必有“指涉”,有含义而未必有“指涉”不能说没有意义,一样有意义。比如说抽象性语言表达,像庄子告诉我们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当我们读了这句话,不敢想,到底哪有这句话里这样的人,神人是什么,那可见非常抽象。又比如说,庄子第一篇《逍遥游》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哪里有这样的东西,鱼卵大到几千里大(的鱼卵),乌鱼子的鱼卵也没有这么大,这鱼卵有一天变成大鹏鸟,这是突变,量变到质变,又如何可能呢?由小而大,由大而化,可是我们却发现庄子,表达思想意境,后来发展一种逍遥境界跟功夫有待 ,跟境界无待意义的表达。可见,像这样子来说,这语句本身有含义未必有“指涉”。语言表达常常有含义并不一定有“指涉”对象,但并不因为语言没有意义,刚才说公孙龙子说:“天下无物,谁径谓指?”意思说:也就是说如果天下没有物的存在,也就没有指的称谓了,这物的存在帮助我们“指涉”对象必然性 ,如果“指涉”对象更容易为我们人去掌握。当我们说桌子是什么,当我们说门是什么?可是我们不要忽略了在我们思维当中,其实不是每个存在物才被我们认定它有所指或有它的意义,上句非常抽象性概念,像一二三四的“一”你怎么解释?“一”的概念。像真善美的真的概念、善的概念、美的概念,它是 非常抽象的,未必有“指”的称谓。

通变论

公孙龙子的《通变论》非常像西方亚里斯多德逻辑的所谓逻辑分类,或者概念种属关系变化。在亚里斯多德讲分类时,第一个是分类主体,第二个是被分的肢体,第三分类一定要有标准性。一般方法上讲分类一定有二分法、三分法、多分法。比如性别而言,人可以分为男人、女人,这是二分法。什么是三分?像三角形就其角度而言,三角形分为:钝角、直角、锐角,这就是三分法。可是也有多分法,像博物学上的宇宙万物中生命现象的物,我们可以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这就是多分法。像我们人是动物界;门是脊索门(人是脊椎动物);纲:哺乳纲; 目:灵长目;科:人科;人属人种,这是多分法。我们所碰到多分法很多只是举例说明而已。另一方面逻辑学概念种属关系:类概念,种概念,种与种之间有差别,于是有种差。有的概念与本质有关,有的概念与本质无关。产生所谓固有性,还有偶有性,公孙龙子《通变论》某些地方在谈这些问题,比如说:“羊合牛非马”:羊和牛并不是马。“牛合羊非鸡”:羊和牛不就是成为鸡。但是“牛羊足五,鸡三足”,牛、羊有五个脚,鸡有三个脚。为什么说牛五足?因为牛站在我的面前,它有四个脚,可能我们脑子有牛脚的概念,四个实际的脚加上一足(概念的脚),加起来就五足。所以才会说“牛羊足五,鸡三足”,这说明一种逻辑分类,概念种属关系变化一个探讨。

坚白论

公孙龙子也谈到《坚白论》,他说:“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得其所白〕者”,我们的眼睛看,只看到石头的颜色,却不能够得到它是不是硬的石头(多硬的石头)。“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眼睛所达到颜色作为它的对象。“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我们手去摸石头,手只感觉到石头的硬,却没能感觉石头的颜色是灰色,还是白色的?眼睛和手作为感觉观能来讲,感观功能不一样的。坚白石的概念,包含坚就是所谓手去摸的坚(坚硬的坚)是代表一个概念,白代表颜色的概念,而石头代表实体的概念,坚白石包含坚的概念、白的概念、石的概念。它也包含坚石的概念,也包含白石的概念。硬的石头,白色的石头。同时也包含坚白石的概念。又硬又是白色的石头。我想就是西方逻辑学复合概念(集合复合的概念)。就好像说我们人,人是一个概念,加上大就是大人。狗是一个概念,加上白,就是白狗,又是一个概念,再加上大,就是大白狗,还是一个概念。

 

西方逻辑学上就很好懂。他说:“离也者,天下故独而正。”什么意思呢?他说:感观不能互相替代,而产生各自分别不同感觉,耳朵不能看,眼睛不能听(眼睛是看,耳朵是听),所以感观所达到对象把握当然不一样,事物各种特殊属性,它所有的独,才能被正确分辨出来。这个事物与那个事物之所以不同,那是属性的不同。桌子和椅子为什么不同,因为除了性质不同外,它的长度,宽度、高度,它的扩延性是不同的,它的属性是不同的。人有人的属性,动物有动物的属性,正因为它不同,所以我们感觉观能经由理智判断,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自然做一个把握。我们人对所有 物来说,物既然是存在就说存在的物,动物也存在,植物也存在,没有生命的物也存在,都叫它物,可不可以?就观念上来讲,物的群体概念,可是要分清楚牛是牛,樱树花是樱树花,桃花是桃花,绝对不同的,这个地方要分辨很清楚。

《坚白论》特别提到说:“离也者,天下故独而正。”,就是指:我们感觉观能不能互相替代,而产生各自分别不同感觉。鼻子一定是闻,闻到香味绝对不是眼睛闻到香味,它不可能。感觉观能所达到的对象,它一定有它的对象,我们必须把它分辨出来。

名实论

公孙龙子谈到的《名实论》,探讨名实关系。他说:“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意思是说:天地与其所生的一切东西都是客观存在的物体,很像西方哲学一些概念。他又说:“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意思是说:具体的物,在形成某个的物时候,具有确定范围和具体的内容,我们不能够随便超过它的范围,也不能空泛没有内容。的确是这样子,当然对物的概念定了后,一定代表物的本身,这物有它的特色,这物有一定的内涵,有一定的外延,物的本身是自立体,它是独立的实体,可是依附体很多,包括量的问题,质的问题,占有时间与空间,与别的物发生关系的问题,主动的问题,被动的问题,它有它的装饰、装备的问题。那么,很多像这九个不同的状态,都构成存在物本身的依附性,可是不论怎样依附它,这物与物之间的不同,没有办法说,不给他具体内容给它一定范围,人一定是这样的群体才叫做人,内涵上讲: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外延上讲:凡是符合有理性的动物的内涵都叫人。所以猪不是人,牛不是人,因为内涵不同。可外延的量来讲,不管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都叫人,不因为在不同的地域,它就不是人,或者我们所称的人,一定不是这样的。

 

任何一个物,作为具有确定的内容、形式和空间位置客观的实体,占有时间与空间,所以才说:“夫名,实谓也。'意思说:名是用来称谓实的,名必须符合实,也需要随时而变。“正其名”,须先要正其实,也就是名实相符,当我说桌子就是桌子,名符相实,那么如果我说请你帮我拿一杯水,这杯水名实相符。因此我们探讨名实时候涉及到名实关系的问题,名实相符代表我们称谓的对象,跟我们所要把握的思想概念是等同的,我们把它称为名实相符。

 

个人觉得中国哲学虽然在方法学的欠缺,不像西方那么严谨。在很多解读方面通过西方逻辑思维,汇通到公孙龙子某些思想,发现老祖先也有这样思维能力,发展上来讲中国哲学更重视文化层部分,道德上强调要成为圣人、君子、贤人,比较着重这些,往往因为如此,方法论比较偏废一些,不过不代表中国哲学没有方法论,这方面提供给我们听者做个参考。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做更深入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什么是奇石小品?应该赋予它什么内涵?
婴幼儿烫伤的预防与紧急处理
是什么一直霸占着我的桌子?
双引号的作用ppt
世界最“怪”的石头,最怪的一处在中国!
不知道这是什么石头杯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