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方法:五大奥义

最近琐事较多,推迟了更新,现在接上篇(点此跳转)继续更新。

四、朱熹读书法:博而后约

04

“泛观博览而归于约”。

“学之杂者似博其约者似陋,惟先博而后约,然后能不流于杂,而不掩于陋也。”

——《中庸或问》朱熹

朱熹是影响深远的大学问家,我有幸读过他注解的诗经,当时年少,以注疏过于讲究道德而弃之未读,从此对于朱熹的著作也敬而远之。但他的渊博和影响的深远,却是躲不过去的。

他的读书方法大概是:先进行无所不学,无所不看的读书学习(“凡天地万物之理,无所不学,修己治人之方,无所不习”),然后再精选其中一些门道深入研究。

这个无所不学的“博”,并不是我们平日所说的什么书都看,杂志期刊小书一窝蜂遇到什么看什么,这样的读书朱熹也是鄙弃的,所以他说这些人“博”是“学之杂者”。

这个“博”是有深度的,而且阅读的过程也是经过思考的,在生活里面也会对所读的疑难的地方处处反思,并不是不费功夫的翻一遍了事。

“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所以这个博的过程,我理解是有一定的规划的,就是要想好,自己大概有哪些比较感兴趣的领域,要读哪些比较经典有深度的读物,然后再在这个范围内进行博览。

所以博览群书,不是范围一任地扩大,需要的是自己对各个方向有个大概的明了,并且要有好奇心,读书时有疑问,生活也要有疑问,去处处质疑明辨。

这里可能有的读者会说,那我没那么多好奇心怎么办?建议从读文学书或者感兴趣的领域入手,文学为万学之学,读文学稍有基础后就会自然对各事物感兴趣,从而也能大概了解自己的读书方向。

五、徐志摩读书法:跳跃式

05

徐志摩谈读书方法的大概是在中学读到的,网上找不到原文了,大概意思是:

一本书中自热蕴含着另一本书的线索。

一般某方面积蕴深厚的人书中总有一种包罗万象贯通灵动的东西,自然很容易就会发现其他的甚至更多的类似书籍。

按照此线索,自然能够串成系列的读书方法。这种读书方法随机而有内在联系,有时候是看缘分的,可爱而又意思。

我有时读书就是这样的,读朱自清而冰心而何其芳,由阿德勒而及《死亡否认》。由一种类似的风格自然而然地导引到另一个地方。动漫也是如此,由《哈尔的移动城堡》到宫崎骏全集,到宫崎骏到新海诚。

所以如果你喜欢一本书,自然可以由此及彼,逐渐夸大面积,无形中提高这方面的见识。

以上为本人在读书过程中比较有心得的五种经典读书方法。

这些方法大概有各自的作用。

歌德的经典读书法是用在筛选初涉领域的书籍。

陶渊明的大概是在读诗和初读某些比较难懂的书,取其神要。

苏轼的集中读书大概是某方面有较强兴趣的可以优先贯注。

朱熹的则是比较人为的有目的的规定一些领域,比较大。

徐志摩的也适合比较感兴趣的书和事物之间贯穿了解。

我个人在读书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一些习惯,比如无事可读历史,有兴致可读诗歌,难过而读哲学,根据心情选书来读,也是一种调剂,和对生活的一种对冲加强。

而分辨一本书的好坏,其实除了口碑和大师级的推荐线索,自己也是可以辨别的,这就是书中道理的通透和气魄,还有情绪的分辨,这个专门的问题可以写成一篇文章,有空再谈。

也许你们会有更多更好的,可以在后台消息给到这边,高兴为你解答读书的问题。

点击抬头“蜂鸟读书”关注,一起读书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家读书谋略
读书之妙全在得法
名人读书方法
朱熹“二十四字”读书法
古今名人读书方法
图文详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