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医保?NO,我选定心丸

在之前的标准配置方案里,百万医疗的部分我选了定心丸。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不选好医保?







好医保有很多优势,已经算是不错的百万医疗险了。我不是让大家不选好医保,但让我选,还是选定心丸(标准体)和平安e生保(非标准体)。





非标准体选平安e生保,这个理由很简单,因为平安e生保可以智能核保,保进去就不错了,能不能续保已经不在考虑范围内。

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心丸,今天说一下我的理由,欢迎大家讨论。

1、定心丸是5年期合同,好医保是1年期合同。这是根本区别。

挽起袖子,咱们开始抠条款。

△这是定心丸的条款,清清楚楚写着合同有效期5年。根本不用考虑什么续保不续保。你今天买完,就算明天就停售,也不影响你5年之内的保障。△

△这是好医保的条款,合同有效期只有1年,所以为了想证明自己能续保,后面打了一大堆关于续保的保证。△

所以你以为这6年妥妥的不会出问题了?那请问,这几条怎么解释?

△保留了调整费率的权利,保留了更换产品的权利。看着是留了条缝,未来谁知道会开多大的口子?△

我向来是比较严谨的,说话不喜欢太绝对,但我今天再说一次,

市面上的续保,

只要是1年期的短期合同,

就没有一个是真正百分之百保证的

百分之百,大家对这个词有什么异议吗?百分之99.9都不是百分之百。玩文字游戏有意思吗?

2、保障续了,理赔能续吗?

继续抠条款。

△医疗险的理赔不是没完没了的,定心丸的理赔时间是「合同到期日前发生的」「且延续至本合同到期日后30日内」。好,合同是5年,咱们把60天等待期去了,也就是说,如果住院了,可以赔付的时间长短是 5年-60天+30天。也就是4年零11个月。△



△好医保1年期合同,等待期30天。同样的道理,可以赔付的时间是1年-30天+180天=1年零5个月△

还没明白?看一下这个条留言。





反正都是有限的期间,有长的,为什么不选?

图好医保的保证续保,还不如图他的便宜。

3、定心丸是严进严出,好医保是宽进严出。

大伙儿都知道,是个保险就有免责条款。

百万医疗险的免责条款,最多。

定心丸有16条,好医保有18条,多一个【被保险人未遵医嘱私自服用、涂用、注射药物】和【被保险人在非本公司认可的医院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

这都不重要,细枝末节。

百万医疗险,保险公司担的风险大,把免责设置全,降低逆选择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合理。

但是百万医疗险有一条共同的条款,叫做【既往症不赔】。

△这是定心丸的免责和释义中关于既往症的部分

△这是好医保的免责和释义中关于既往症的部分

表面看免责条款,定心丸会更严格一点。只要是既往症都不保。而好医保只针对「未如实告知的」和「保单签发前24个月」的既往症。

但是,我们去看既往症的定义。定心丸的定义就要比好医保严谨的多。

什么叫「应该知道的」?这标准怎么定的?法律合同有这么用词的吗?好医保的法务是吃干饭的吗?

这还不是重点。咱们继续。

一个医疗类保险产品,如果想防止逆选择,两个重要的措施:

1、健康告知拦一下

2、免责条款挡一下

咱们再看两个产品的健康告知。

定心丸一共8条,1546个字。该问的都问了,非常严格。





△截取一部分感受一下△

好医保,一屏就截完了。





肯定有人要问,关哥,难道不是健康告知宽松更好吗?

是,健康告知宽松了,更多的人可以买。可理赔没跟着宽松,反而不清不楚,除了增加逆选择的比例,增加未来理赔扯皮打官司的可能性,还有什么用呢?

想象一下购买的场景。我打开好医保的链接,觉得不错,点投保,然后出来健康告知,看了一圈,发现虽然我不是标准体,但是健康告知没问啊?关哥说了,有限告知嘛~可以买!

有几个人会仔仔细细去看免责条款?

好了,买是买进去了。等要赔的时候,保险公司把免责条款往你脸上一甩。你「应该知道的」既往症,我们不赔。

续保有什么用?便宜有什么用?

还不如老老实实去试试平安e生保的智能核保。

把健康告知完完整整放上去,买的人不看,这是一回事。

买的人看,可根本没问,这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百万医疗险,只是配置中的一环,也还好,有重疾险傍身,也算多几分保障。

但最可怕的是,有大批大批的用户,并没有机会了解和学习保险知识,看到这个便宜,这个宽松,就买了,就觉得自己「有保障了」。

这才是最可怕的。

想多了,背后隐隐发凉。

这么看,水滴筹轻松筹还是有存在的意义的,就算买了保险,也有可能拒赔啊。

我以前总说,百万医疗,买哪个都行,大家半斤八两。反正保证续保都是说来听听的,买一年算一年。

但非要让我选,定心丸吧,省心。健康告知不通过的,选平安e生保吧,还通不过的,认了吧。(逆选择我不肯定会教你的)。

补充知识:

为什么百万医疗险这么麻烦?就干脆做成长期的不行吗?

百万医疗险,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最大的坑,既不是免赔额,也不是能不能保证续保。根本的问题是:

百万医疗险

本来就是「不正常的」的产品

看问题一定要本质。

传统的医疗险,只有两种。

一种是低保额低保费的普通医疗险,比如泰康的「成人住院宝(计划一)」。

医疗住院的保额只有2万元,每年的保费也要249元。

而且,还有诸多限制。

  • 想买,要健康告知;

  • 只能报销社保范围内的支出;

  • 自己没有社保的,只能报80%;

  • 又有免赔额,又有等待期。


一种是高保额高保费的(真正的)高端医疗险,比如BUPA和MSH。(这里不做展开,感兴趣自己查)

保障超全——生孩子也管,治牙也管

保额超高——终身保额能达到上千万美金

保费超贵——每年保费贵的能达到上万美金,纯消费型的

反正我买不起。

说白了,医疗险,非常复杂,赔付几率大,覆盖面广,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控制风险。不续保,就是最重要的一种。

倒是有无条件续保的医疗险,社保呀~~保障有限,还要靠国家各种补贴才能维持下去。

保险,毕竟不是慈善。

百万医疗险,虽然通过较高的免赔额和健康告知降低了一定的风险,但对保险公司来说,仍然是一个超高风险产品。

用来获客没问题,但是当成一个长期的常规产品,肯定有问题。

为什么百万医疗险出现的时候,市场震动这么厉害?旁人没感觉,业内吵翻天。

为什么一个续保问题,被拿出来当卖点,反复做文章,又是解读又是对比?甚至惊动保监会下文规范?

链接我给出来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http://bxjg.circ.gov.cn//web/site0/tab5216/info4106330.htm





附件1 人身保险产品开发设计负面清单

再透露一个消息。本来有个十年期合同的百万医疗险要上线,结果被保监会喊停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不合规。保险公司为了占领市场,无视公司自身的风险,去推一些明显超出市场水平的产品,也是不被允许的。

打个比方。

房地产商盖房子,人家就想赔本赚吆喝。只要房子质量没问题,监管才不管你赔不赔钱,这是市场行为。反正房子已经交出去了。就算明年房地产公司就倒闭了,对咱们不影响。

但保险不一样,保险合同虽然是现在签的,但保险的作用不一定什么时候体现。理赔可能是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以后的事。

那么,保险公司绝对不可以随便破产,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才是保障客户利益的最大前提。

虽然我们说不怕保险公司破产,但这是用户的角度。从行业的发展来看,竞争必须是健康的。监管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保险公司干这种「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事情发生。

所以,珍惜5年合同的定心丸吧。指不定能活多久呢。

最后,此文要感谢@lyx星Andy 同学,为人严谨细致,给了我非常好的思路和启发。非常骄傲有这样的读者们。


医疗险相关:

知识点|重疾险和医疗险的区别

百万医疗、普通医疗、意外医疗、社保,都是报销的,到底啥关系?

如何给爸妈买医疗险,快来对号入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定心丸测评】只花几百块,搞定200万医疗险
【十步读财】惊呆了!百万医疗险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坑?
女子患癌平安e生保只赔50元,保险公司又坑人?!?
太平百万医疗:莫把“垫付”当“直付”忽悠
目前市面上值得入手的百万医疗险,有这4款!
深度分析,等待期内体检,对保单理赔有没有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