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获”不顺,难以有恩

人之往来,无非于利。正当的给与获的关系,善于生发且促进人情。但现实中那些不理性的给或获,却是纠怨之因。

1.非理观点:不恰之给和不均之获

如何给,是门学问和艺术。给就要恰如其分,合情合理。若给之不当,就会适得其反。

超前给予。当对方想要做一定的事情,未行动就先给予,满足其提出的预先条件,这对于正劲正进者本是件好事,可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是,如果对方认为未有功先有得,功成后预期再奖不多,对方的积极性就会差很多。

超量给予。对方需要一瓶水足矣,然而你却给了他两箱水,自然对方对多出的水不会珍惜,对你的行动初有好感但长此以往就不有太大感恩。一商人给了孩子一张有太多存款的银行卡,任由孩子提款消费,孩子因钱太多反而对花钱没有太多感觉,对商人亦不有谢。

差异给予。羊需要青草,猫需要鲜鱼,往往相适甚美。但是,若用错方向,将青草给了猫,把鲜鱼给了羊,那就会效果甚恶。现实中,有些人认为为对方付出了太多,做了自认为的善事,但其付出并非对方所认准的得,就会出现一热一冷、一贵一践的巨大差异。

滞后给予。你先做事,事后再给,这种情况很普遍。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先学好习,之后再答应对方的要求。其实,这种后补后奖式给予在一定程度上是积极有效的。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让对方出现惰性,认为是在用给来强制衡,让自己预先承担风险,心理出现逆反。

不足给予。假若装修房子,成本框算就已经高于10万元,而给予装修方的承诺就只有7万元,结果就是对方要么不干,要么绝对弄虚作假。不足给予,就很难保证对方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并且引发的不满情绪也是很强的。

2.交易观点:应付之给和应得之获

经常遇到的情况就如市场上的买卖,你感觉物美价廉,主动有买,对方认为有赚有利,主动有卖。公平交易自然是最好的。但是,交易法则中的单纯的给和获,往往没有太多情感而言。商与客之间,既两厢能赢意满,又能相互知情多恩,则必须精心经营。

交易中的给和获若不当,就会引发太多矛盾和纠纷。若售者给不合其值而要求对方以高额,物不美且图以大利,就会令买者骂以黑心恶商。现实中,给必须等价其值,而不可乱行其商。有些人情往来中,我自衡给予多少,其实期盼对方要给予相当,或略高于自己,否则心理就会出现较大落差。

对于应给和应获,对于正常交易,本无可厚非。但若用于现实人际,总是不情以待,就会出现致命伤。就如企业经营中,老板根据员工的表现给予工资,员工以自己的付出来索得报酬,两相清冷,那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就很难提升,若认知有偏则更可怕。

人生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尽职尽责,这就势必为他人所应给,也在其中应获。但是,若仅此而已的话,人与人之间就很难再有给或获之上更高的情义。处事为人当礼义为先,人生不能机械呆板而生,或太过“铜臭”。

爱情不是买卖,想买也卖不来。在爱情之中,给和获都是建立在情缘之上的,不能简单地以利益交换或结伙而生。其实,人生很多事情都应比作爱情,凡事都不是买卖那么简单。给与获应当有其更高深的涵义,知悟者则精明,不知者则少情。

3. 偿债观点:欠债而给和偿得之获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是,现实中的给和获不能完全等同于借和偿,而失掉其他的本在。

父母抚养孩子,当为必作之责,失之不能成仁。子女赡养老人,理当神圣使命,不及难守良心。夫妻之间既相互有权有必当其职,朋友之间亦有信诺更需践行义务。虽有责任,但谁也并非真正欠谁的。如果完全以偿债心理要求对方,关系肯定会很糟。

善行为大德。但是,若受益方不领其情,反而认为他人施予的善是他人该给自己甚至是“欠”自己的,那就是难有心满而多有不足。让施善的人付出很多,且心里承受来自于他人认知不公而产生的太多委屈,这是很不公平的。

尊敬他人,不应清分他人是偿债还是主动承责。假如有人借了他人的钱,经过自己的积攒及早地偿还于对方,对于其努力而为和守信践诺,应当是很值得赞扬的。如果对方是在做职责所为的事情,比如看到环卫工人在清扫路面,对他们的劳动也必须给予敬仰。

应当自己做的,他人替自己去做或帮自己去做,就应非常地感激对方,而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方应多担责多卖力。对于父母的赡养,兄弟姐妹多付出,其实就是在帮和替自己,如果不情之待、甩手旁观甚至是无事生非借机生恨,家庭中就会出现失和,也会极大损毁自己的德行。

4. 惩罚观点:赎罪之给和霸利之获

给与获,双方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地位上来审视。那种站在高位强制对方以给,以霸凌之行和鱼肉他人之心而获,其实就会引发太大的矛盾和纠怨。

对待他人的给,端起碗来吃肉,扔下筷子骂娘。这种人品性是极恶的。不讲道义的获,先是人设的崩塌,就会自断其路,无论暂时走得多风光,其结果都会是人所不齿的。他人能给,必须从心里有所尊有所敬,这才会是君子之为。反之,对他人无义自必无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用于能人之成亦很有理。无论自己走到什么位置有什么样的权能,都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获既来自于自己的努力,更来自于他人支持和帮助的给。能力越强,责任越大,就应理解如何正对他人的给,而有情有义做好自己应为的责,而不是横行霸吃霸得。

若事错在己,必认其罚。因为自己的过失,对他人的付出和情感造成伤害,无论自己是否名利有损,都应不能轻易放过自己,必须以赎罪的心知虚心来做一切。改错的过程,该交的学费必须交足,该做的功课必须做到位,该付出的必须认亏相付。那些用各种伎俩逃避错失责任的,用句俗话说那就是出来混必然会还的。

人生永远离不开给与获。权力和义务,责任和践行,都应摆得更正,做得更理性。在给与获的基础之上,必须克服不良的恶俗劣行,让其成为人与人交际的最有理最有德最有力媒介,而不能使之成为错和恶的因和果。修之则美,败之则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不可不知的十三条为人处世之道
三观正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经典妙语(为人处世篇)
不管和谁相处,做到6个字你就赢了,这是高情商,也是大格局
为人处世的6个“潜规则”,看破不说破,都是情商!
《共情沟通》:如何敏锐的捕捉对方的情绪和反应?5个方法告诉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